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也是一次重大沖擊。IMF認為,全球經濟將出現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滑坡。我國經濟同樣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據悉,今年以來,人民銀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加大總量逆周期調節的同時,創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累計達5.9萬億元的宏觀對沖措施。主要包括:及時果斷向金融體系提供充足的流動性;精準支持防疫保供和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引導市場整體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行。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還及時開通了支付清算、國庫調撥、現金投放、征信管理、外匯管理、債券發行等“綠色通道”,確保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得到及時有效滿足。
陳雨露認為,前期出臺的各項政策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貨幣信貸逆勢增長
一是貨幣信貸逆勢大幅增長。1至4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8.8萬億元,同比多增近2萬億元。4月末,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1.1%和12%,均較上年末有較大提高,體現了有力的逆周期調節。
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二是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4月份,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81%,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個百分點。4月末,10年期國債利率較上年高點下降0.9個百分點。
中小微企業融資“量增、價降、面擴”
三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量增、價降、面擴”。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別高1.5個和2個百分點。4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5.24%,比上年12月份下降0.77個百分點。前4個月所有金融機構已支持中小微企業超過2800萬戶。
債券市場融資增強
四是債券市場融資功能增強。1至4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同時,債券市場利率下行明顯,4月末1年期、5年期AAA級信用債收益率分別大幅下行1.42個和1.37個百分點至1.76%、2.9%。
股市、匯市平穩運行
五是股市、匯市平穩運行。2月3日,金融市場堅定如期開市。在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背景下,我國股市跌幅明顯低于其他國家,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市場預期穩定。今年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下跌6%左右,深成指還累計上漲接近4%;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累計貶值2%左右。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增長,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近期經濟數據呈現好轉態勢,4月份制造業PMI為50.8%,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方。我們對經濟未來加快復蘇充滿信心。”陳雨露說。
穩健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
當前,經濟社會中一些挑戰仍較為突出,既有疫情帶來的短期困難,也包括一些長期性、結構性問題。對此,陳雨露介紹,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在確保總量力度足夠、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三方面進一步發力,對沖疫情影響,服務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局。
一是總量力度足夠。就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逆周期調節,把握好信貸投放的總量和節奏,實現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應對疫情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適應。
二是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就是繼續通過央行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LPR進一步下行、加強利率定價自律管理、銀行讓利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一步促進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行。
三是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就是在繼續發揮好前期出臺的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的基礎上,抓緊落實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剛剛宣布的穩企業金融支持政策,進一步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至明年3月底,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