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才是真正的江湖。拋開憐憫弱者的慣性思維,從策略與結果出發,還你一個真實的武林別樣的英雄。
【1】
令狐沖在中立于五岳勢力與日月神教勢力時,也并沒有閑著。一方面自己加緊擴張,一方面麾下高手田伯光也在加緊擴充,所以當他們默契的配合聯手拿下五岳之一的衡山的時候,令狐沖的勢力急劇膨脹,甚至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然而擴張的太快,也有些問題的困擾,那便是勢力內部良莠不齊,需要重新整合,所以此時令狐沖的側重點在內調整,而不在外繼續擴張。
但這并不代表他就對于外部形勢毫不關心了,相反他在調整內部勢力的時候,對外部環境極為關注,甚至于暗中插手以影響事情的走向,所以他并不是放棄了擴張,而是暫且蟄伏,在等待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就是當除了衡山的五岳門派為爭奪武林盟主便必然會產生一個實力最強者,而這個最強者便也會迅速整個五岳其他門派以擴張勢力,以在與日月神教的決戰當中不落下風。所以即便此時令狐沖有了足夠的實力去干預,但他并沒有,而是放任五岳勢力互相征伐以有一方勢力能最終處于統領地位,而這時候令狐沖只需要征服五岳的最強者,這些勢力便就都屬于他了。
若是他在擴張中貿然進攻五岳,那么作為外部勢力,令狐沖個人能力再強大,也很容易被其他門派聯手打壓,那就得不償失了,但若是退一步,就能消除外力的作用,而使得五岳內部競爭,當到一定程度時,便是令狐沖的機會,一個逆襲的機會,統一五岳的機會。所以,令狐沖并不著急再次出手,只是以雷霆手段迅速整合其內部勢力。
言歸正傳,在岳不群將林平之帶到華山后,為了得到林家的“辟邪劍譜”可謂是智計百出。因為此時的他極需要提升實力,難道他的實力不強大嗎?
非也,作為掌門他自然是有相當水準的。但是他還不夠強,其一是在回山途中被深深刺激,是被令狐沖刺激,被任我行刺激,因為他們的實力讓岳不群看到了危機;其二是五岳此時暗流涌動,危機四伏,首先是衡山被令狐沖吞并,而在有日月神教為其撐腰的情況下,其他五岳并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也只能忍受此次屈辱,只是積蓄力量。
之后便是任我行回到日月神教后開始整合勢力,若任我行成功奪回教主之位后,下一步便是開始吞并五岳勢力,從而一統江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五岳若是在一盤散沙,就很容易被各個擊破從而全部被吞并,在五岳與日月神教的矛盾白熱化情況下,五岳勢力的整合就顯得極為迫切。但五岳勢力的整合之后誰當領頭人物,誰又能當得武林盟主,這就需要有足夠的實力,而五岳掌門個個都是高手,沒有誰愿意居于人下。所以基于以上幾點,岳不群對自身實力的追求也就更加的迫切,而提升實力的捷徑便是“辟邪劍譜”,所以他對林平之百般討好。
【2】
而林平之是怎樣想的呢,他真的心甘情愿的將“辟邪劍譜”交給滅門仇人嗎?他就沒有自己的思考嗎?并非如此,他不會輕易將劍譜交給仇人,但卻不得不交給岳不群,因為他也很無奈。首先他若是靠自己去報仇,那么結果很有可能被仇家滅殺,還有可能是在其露出要報仇的動機之后,便會被岳不群打壓。所以單純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報仇的,所以他需要有人站出來,并且以劍譜為籌碼加以收買,而當他看到岳不群的迫切的需求的時候,他便以一種詭異的方式將劍譜變相的送給了岳不群。其二是一旦岳不群習得劍譜,那么他對林平之就不會那么快的抹殺,而是會集中精力角逐武林盟主之位,而爭奪盟主時,自然會大打出手,這種情況下,不管誰輸誰贏,對林平之而言都是有利的,這便是借力打力,借助岳不群之力為自己報仇。而自己在五岳勢力角逐時,只要能練成辟邪劍譜,若能殺了岳不群自然是極好,若不能則自己有了自保之力,日后報仇也是可以的。其三,有了足夠的緩沖時間,無論是對岳不群,還是對岳靈珊。所以經過以上的考慮,林平之選擇了將辟邪劍譜交給了岳不群,而岳不群也是以極快的速度練成,并成功奪取武林盟主之位,但林平之雖也有所成,但卻最終報仇無望,反而再次栽在了岳不群之手。
岳不群得到辟邪劍譜后,他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并在爭奪武林主導權與左冷禪的對決中,以辟邪劍譜險勝,最終便是成為五岳第一人,成功問鼎武林。但這個劍譜有一個不可挽回的缺陷,就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所以在修煉辟邪劍譜的那一刻起,岳不群就不再是個完整的男人,而這個生理上的轉變也對他日后行事有著直接的影響。反觀林平之,也深受其害,也為了報仇而成了不是男人的男人,從而性情大變,并最終殺死與自己互相利用而朝夕相伴的岳靈珊。想必林平之此時的心情是及其矛盾的,一方面,他以辟邪劍譜為誘餌,釣出岳不群,并期待岳不群能以一己之力蕩平其他五岳,從而間接的為自己報仇。所以當初他就是以一種半推半就的矛盾的心理將劍譜交給仇人,但為了讓岳不群能在爭奪中反殺,他也只能如此選擇,林平之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響。但無奈城府心胸都不是能比擬岳不群這樣的老江湖的存在。所以他希望五岳內斗從而坐收漁翁之利,但結果是內斗之后五岳重新整合,而江湖再沒有他的容身之所。也因此,他對岳不群的恨已經上升到極致,各種恨疊加在一起重重的壓在心上,林平之的精神已趨于崩潰。
另一方面,是他對岳靈珊的感情,或許從一開始都存在互相利用的意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由最初的利用而變得彼此相互依靠,在華山派林平之離開了岳靈珊的支持則寸步難行。岳靈珊正是看中了林平之的潛質所以才處處忍讓并暗中支持,所以他們都用心了。但對于江湖中人而言,最大的危機便是動心動情,所以他倆都不再是最初的彼此,而是互有好感而情愫生的伴侶,但林平之無法接受的是,他愛上了仇人的女兒,而岳靈珊不能接受的是她愛上了利用的對象,兩個人在這種充滿矛盾的心思下走到了一起。但隨著林平之的性情大變,最終還是親手打碎了愛情,結束了岳靈珊的生命。
或許對林平之而言,只有如此才能讓心緒稍微平和一下,但對于岳靈珊而言,只有死在愛人的手上才算是最好的結果。總歸是難逃一死,這樣也算是最好的歸宿了。此外,岳靈珊的死也是自己求死的結果,一來父親岳不群修煉辟邪劍譜,那么自己的存在就再沒有價值,一個失去利用價值的人便也沒了心氣兒,哀莫大于心死,或許只有死了才是解脫。其二當林平之也修行了辟邪劍譜后,岳靈珊已生無可戀,聰慧的她知道愛人與父親的水火不容的關系,他們之間的決斗無論誰勝誰負,自己將再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所以死,才是最好的選擇。其三,岳靈珊終于發現自己是錯了,在第一次與令狐沖合作時,因有更大潛力的林平之而放棄前者,而在第二次與林平之合作時,卻發現原來自己太天真,一念之差而遺憾終生,她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令狐沖,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林平之,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唯有一死,才能盡快的結束這一切。
岳靈珊不是無情之人,林平之也不是,但一旦相愛便是便是死局,若有生,則必死。其實林平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復仇,他也并沒有什么野心,所以無大志者必為其心所累,而令狐沖則不然,他從自保到崛起,到擴張,到統一武林,他有大志也有大智,所以他成功逆襲。而在岳靈珊死的時候,想必令狐沖的心情也是及其復雜的,只是他將這種復雜轉變為對五岳和日月神教的態度的變化,時而趨附,時而打壓,此時的他才是真正下決心統一武林的令狐沖,而他接下來的動作更加快了,擴張也更加迅猛。
【3】
令狐沖在岳不群統一五岳勢力,岳靈珊香消玉殞之后做了什么呢?對江湖大勢有什么影響呢?其實若以令狐沖此時的實力在岳不群統一五岳的時候出手阻攔,岳不群也很難有所建樹,但他并沒有。因為此時他的想法大致與林平之相似,就是岳不群統一五岳,而整合之后才具備與日月神教正面決戰的能力,在雙方筋疲力竭之時再出手便能輕易拿下江湖超級勢力。所以令狐沖需要的是坐收漁翁之利,而不是將自己卷入其中。
若岳不群或是令狐沖任何一人出面阻止,則林平之不會得手,但他二人都忙于整合力量,無瑕他顧,所以岳靈珊之殤有她自己求死的結果,還有外部的相關因素。岳靈珊雖然是一介女流,但他的死卻成了引爆江湖勢力紛爭的導火索。對岳不群而言,他將痛失愛女的帳算到日月神教頭上,卻不能宣稱是被“愛徒林平之”殺害,這樣對自己不利,對五岳不利。所以日月神教成了為岳靈珊之殤買單的冤大頭,岳不群也很快將矛頭指向魔教。而令狐沖則將岳靈珊之殤歸于岳不群,虎毒不食子,而岳不群竟不顧愛女生死。所以以令狐沖為首的新興勢力從此刻便占據了道德的制高點,也從此刻起,令狐沖才正式叛出華山,徹底與華山派決裂,因此令狐沖接下來的動作便是同日月神教合作,既同任我行合作,與之一起與東方不敗決戰黑木崖。
這種選擇,有諸多方面因素,其一,任我行與任盈盈多次邀請令狐沖出手相助,而當時令狐沖待價而沽并沒有當時就表態,但他的存在,都是兩方勢力需要爭取的籌碼;其二,任我行雖然有利用令狐沖的意思,但東方不敗是敵是友,更不知其態度,所以支持任我行比支持一個不知根底的東方不敗要明智。而此時的令狐沖,已經開始將勢力向日月神教發展,而出手相助任我行不僅僅是擴張,還是試圖插手其內部事物;其三,岳不群統一五岳勢力的壓力,此時的令狐沖個人戰力可謂是頂尖了,但麾下勢力并不是五岳勢力對手,所以為暫避其鋒芒,實行戰略收縮,而將重心轉移到日月神教,這時候便是雙方在賽跑。若有一方緩過神來率先動手,則必然占據主動,所以令狐沖便一邊倒倒向日月神教,依靠任我行的勢力與岳不群抗衡;其四,令狐沖在華山的時候本就是以傀儡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對于華山并沒有多少情感,只是對于小師妹或許是有些愧疚的,而這愧疚最終則有岳不群來買單,但日月神教則不一樣。
前面說過,令狐沖本就是任盈盈勢力打入華山派內的間諜,所以在情感的歸屬上,更是存在與日月神教合作的基礎的。基于以上幾點,令狐沖除了與日月神教的合作之外,并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即便是再想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已經沒有了更好的條件,所以無論怎樣,五岳勢力與日月神教最終都有一次決戰,而他與五岳勢力最終也有一次決戰,躲不過的,那就面對,能面對的,那就不躲著,江湖紛爭,本就是弱肉強食,若不設計別人便可能會被算計,崛起不是偶然,求存才是正道,所以在這種求存的壓力下,沒人能獨善其身,只是看誰能笑到最后。
【4】
話說岳不群統一五岳后,勢力也空前膨脹。此時令狐沖的優勢此時并不明顯,甚至可以說是處于弱勢的,雖然令狐沖田伯光作為高層戰力有能力抵擋岳不群,但五岳麾下勢力都是硬茬子,令狐沖勢力的底層戰力根本無法抵擋。所以在與五岳正面沖突時,令狐沖田伯光依琳桃谷六仙等必然會被岳不群等人牽制而無力顧及麾下勢力,所以這種情況下,令狐沖的勢力勢必會受到不小的沖擊。
力量對比之下,日月神教此時相對于五岳勢力而言也并不占優勢,而教內新舊兩股勢力相互碾壓碰撞,極有可能會被岳不群各個擊破,一旦岳不群回過神的話。所以任我行自然也能認識到這種不利局面,進而與令狐沖的接觸就更加頻繁,若兩股較弱勢勢力不能抱團,那么在面對五岳勢力的攻擊時,結果就有一個,那就是唇亡齒寒,合則兩利,分則兩弊,這個道理令狐沖懂,任我行也懂,所以在有共同利益的訴求下走到了一起。以任我行的眼光來看,令狐沖作為女兒曾經的勢力的一員,與任盈盈之間自然是有些默契的,所以存了利用感情的心思,只有如此才能將令狐沖及其勢力拉到自己一邊,為己所用,而令狐沖也是在壓力下脫離了華山投入了日月神教的懷抱,雙方合作以共同對敵。
任我行與令狐沖合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殺上黑木崖與東方不敗決戰,而這之前,任我行重新回到日月神教之后便開始整頓,對東方不敗的余黨開始逐步翦除,東方不敗此時成了孤家寡人。但作為頂尖高手,依然不是任我行可以抗衡的存在,但為何他對于任我行的行動沒有絲毫表示呢?為什么能在任我行被囚禁時期沒有對任盈盈不利呢?其中緣由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他的可疑的舉動中看出些許端倪。其一他不動任盈盈,是存在收買人心的意思,任盈盈是作為前教主任我行的女兒的,在任我行被鎮壓之后,她的女兒就成了爭奪教主的熱門人選,只是被東方不敗搶先一步取得,但卻寬容對待舊部,尤其是抬高任盈盈在教中的地位,封其為“圣女”,也是僅次于教主的二號人物。但僅僅有懷柔的手段還不足以使得東方不敗信任任盈盈,這時就需要一個臥底,能安插在任盈盈身邊的臥底,而令狐沖便進去了他的視線,令狐沖是個孤兒,是被日月神教插入到華山的臥底的,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本來是被作為任盈盈身邊的臥底的,陰差陽錯之下,令狐沖獨立于東方不敗的勢力,成了任盈盈勢力的一份子。但東方不敗施恩威于任盈盈,也是為了掌控教中勢力,而東方不敗之所以對任我行的歸來不管不顧,其一是其絕技的缺陷,而其二是他與令狐沖相識。只有如此,才能解釋他的可疑舉動。令狐沖不認識他,但他卻對令狐沖了如指掌,在令狐沖崛起時,若以東方不敗的手段,很輕易的就能將其斬殺,以將對自己不利的因素扼殺在搖籃,但他并沒有,甚至在令狐沖要置于死地的時候,東方不敗依然沒有對其出手,只是出手重創任我行,因為令狐沖開始就是作為一顆棋子的,最初是東方不敗放在任盈盈身邊的棋子,而后是任盈盈放在華山派的棋子,再之后則是被岳不群放在大師兄位置上的一顆棋子,但他自己只知道后兩層關系,卻不知道真正的幕后老大乃是東方不敗。
東方不敗本就是江湖第一人,絕頂高手,那么像這樣的人最害怕的不是死,而是擔心死后無人繼承遺志,所以自負如東方不敗這般,自然不愿意輕易表露出不利于自己繼承者的信息。而且他在令狐沖身上看到了潛力,以及崛起的速度和令狐沖本身的智謀,所以這樣的一位絕頂高手最終選擇的是不是孤獨的活著,而是欣慰的死去。與其說他是被任我行與令狐沖聯手斬殺,不如說是自己求死求敗,高處不勝寒,而他已寂寞了太久,他曾播下的種子如今已不能被其他人輕易撼動,所以東方不敗再沒有可留戀的,若因自己的繼續存在而破壞自己的計劃,那將得不償失,所以自己唯有一死,后面的局面才會更加精彩,自己布下的棋子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以己之死,成其之名,棋子的地位將更加穩固,遺志也將有人繼承。
【5】
道相同,則可與之謀,令狐沖從來都不是甘居人下之人,從最初的傀儡,到下山歷練發展勢力,到認同日月神教救出任我行繼續發展,到吞并衡山空前發展,他的崛起之路,每一次都是在大危機中找到的一絲的機遇的。而他的道就是統領江湖,以在自己的代領下走向更好的發展方向,所以令狐沖也是孤獨的,從叛出華山被人唾罵,叛出日月神教令人不齒,但他所追求的是他的道,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實現,都是別人無法理解的。既如此,還不如以自己的方式去得正大道,而在此處,他的道與東方不敗是一脈相承的,而為何那么多有野心的人東方不敗只看中了令狐沖呢?因為他相信令狐沖,而這信任不會無緣無故,所以只能是他太了解令狐沖,也從側面證明他對令狐沖所抱的希望。只是那時的令狐沖并不知,也不懂,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令狐沖幫任我行奪取了日月神教教主位。
日月神教重新統一之后,令狐沖并未貪戀功名而是激流勇退,迅速脫離日月神教,而專注于發展自身勢力,而統一之后的神教又有了與五岳抗衡的實力。此時令狐沖只需要養精蓄銳,以靜制動,或許也正是從此刻起,令狐沖才真的走向獨立了,在徹底與華山決裂后,又叛出日月神教,從此在正邪兩股勢力之間游走,他的野心也不僅僅是收縮,而是主動出擊。因為此時他的名望正如日中天,能斬殺東方不敗,其戰力自然被武林忌憚,所以他利用這個優勢又迅速吞并了五岳的嵩山,和武當道教。這個時機把握的很好,雖在江湖引起關注,但并沒有多大反彈。沒有誰愿意此時與之叫板,任我行不愿意,岳不群更不愿意,所以任我行在令狐沖坐大之后已無意在控制,索性任其發展。同時,五岳勢力錯綜復雜,內部不穩,岳不群便無瑕他顧,所以面對令狐沖繼續吞并嵩山與武當,他也只能選擇隱忍,在令狐沖勢力鋒芒正盛時,不與之正面沖突。所以此時的江湖經過岳不群統一五岳,任我行統一日月神教,令狐沖空前擴張,在三方勢力縱橫交錯下,反而相對穩定,三足鼎立局面已經形成。此時的側重點都是整頓內部,而不是消滅外在威脅,任何一方若想單獨消滅其他勢力,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此時都在等待,等待一個機會,一個誰先坐不住而主動出擊的機會。
這詭異平衡之下,誰先出手就意味著失敗,但誰后出手就可能被其他兩方勢力聯手打壓,因而此時氣氛異常緊張,卻是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在令狐沖斬殺東方不敗后,他贏來了第三次的大轉折,這次轉折是前兩次不具備的,其中就有名望,以及炫耀武力的機會,這兩點就為他繼續擴張掃平了障礙,至少在正邪之間暫時不會有人敢于挑戰。
三方勢力之間都在等待,而最先坐不住的卻是岳不群,他不敢讓形勢繼續平穩的發展,若是任我行與令狐沖再次結盟,那么等待岳不群的就將是毀滅性的打擊。而岳不群雖然以絕對的武力統一了五岳,但并非是人人臣服,而一旦反對勢力坐大,那么岳不群面臨的將是內憂外患。所謂遲則生變,就是這樣了,再等下去對他極為不利。而同時期的日月神教則不然,任我行本就是前教主,自然有一定的威望,而在斬殺東方不敗后,其震懾力已經達到巔峰,沒有人敢于站出來挑事。令狐沖的勢力自是不必多說,雖然人員構成頗為復雜,但有田伯光依琳等高手坐鎮,倒也沒人敢捋胡須,而令狐沖自己的實力本就是極大的震懾。所以一時間他的勢力內部反而不存在生有二心之輩,同時,令狐沖也不用擔心五岳勢力與日月神教結盟,正邪之間勢同水火,在沒有足夠的利益的誘惑時,雙方不可能合作,至多也就是保持眼前的這種局面,而時間越長,對令狐沖越有利。如此一來,岳不群的處境就相對尷尬,若再不動手,就很有可能未開戰而先處于下風,這不是岳不群想要的結果,所以他鋌而走險劍走對偏鋒,決定擄掠日月神教圣女任盈盈。
他之所以會這樣做,目的很簡單,其一將任盈盈充當人質,以便于日后同日月神教開戰時不至于魚死網破,同時使得任我行投鼠忌器,不會輕易與之正面沖突。其二,逼迫令狐沖,在如今的形勢下,無論任我行,還是岳不群誰能爭取到令狐沖,誰就能立于不敗之地,在岳不群看來,雖然令狐沖與華山徹底決裂,但未必不會在日月神教的壓力下與華山結盟,此前的師徒名分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岳不群對令狐沖抱有一定的希望,而拘拿任盈盈也可以再加一層保險,畢竟令狐沖與任盈盈之間是有些曖昧情愫的,所以便以此脅迫,逼令狐沖做出選擇,雖然不一定能站在岳不群一邊,但至少能保持中立,在五岳與神教開戰時不去幫村任我行方勢力,而任盈盈在手,就能夠同時威脅兩方勢力。此外,這一步棋的暗招更是高明,一方面,在之前任我行早已認可令狐沖有意讓其成為自己的女婿,而令狐沖也并沒有實質性的表態,但如果令狐沖不救任盈盈則可離間他們的關系,以便扼殺他們再次結盟的可能的態勢,而若令狐沖來救任盈盈,那么岳不群正好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將任盈盈交給他,那么如此一來,令狐沖則欠下岳不群一個大人情,而還可以讓不明真相的人誤以為令狐沖再次與神教結盟,而作為曾經的師尊,岳不群就能立于一個道德的制高點。另一方面,若是任我行鋌而走險營救任盈盈,則五岳勢力趁機攻打日月神教,從而占據先機;但若任我行不救任盈盈,則會被詬病,從而進一步分化令任。無論任我行與令狐沖怎樣選擇,在這件事上,他們從一開始就處于下風,而兩方勢力相互攻訐;所以岳不群的這個舉動,無論是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非常成功,可以一舉多得,不禁讓人拍手稱絕。
在接下來的事態的發展過程中,也的確達到了岳不群的預期目的。令狐沖左右為難,任我行投鼠忌器,兩個勢力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痕,所以岳不群通過這一步棋同時制約了兩個強敵,而就為自己爭取了更多的緩沖時間,從而使得自己處于漁翁之位,反觀任我行與令狐沖兩大勢力相爭。一時之間岳不群的威望與風光一時無兩,在本來略處弱勢的情況下占盡優勢。之后的事態還會向著岳不群預期的那樣發展嗎?而岳不群在后來又如何收場,任我行與令狐沖接下來又如何動作以解決眼前窘境?
【6】
在岳不群拘拿任盈盈之后的一段時間內,事態大致上是朝著岳不群預期目的發展的,但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神教勢力與令狐沖勢力都明白其中道理,而岳不群更明白,此計并非長久。所以他在任我行,令狐沖兩方做出動作之前,他又率先出手了,一方面岳不群自己親自游說令狐沖,一來可以暫時穩住令狐沖,以免他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舉動。其二,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可以放下成見爭取結盟。而另一方面,則是秘密集結五岳勢力做出戰備準備,以武力向日月神教施加壓力,岳不群本人則在后方運籌帷幄。此時,若是五岳勢力與日月神教火拼,則可能是兩敗俱傷。雙方實力相當,但五岳手中有任盈盈這張王牌,所以日月神教并不會輕易出戰,只是窩囊的戰略收縮。而五岳勢力的氣勢如虹,所以這時能左右時局的只有令狐沖了。在岳不群加緊與之交涉時,任我行也沒有閑著,也是親自下山與令狐沖商談,所以此時令狐沖又成了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他的選擇將左右大勢走向。最終岳不群做出讓步,既送回任盈盈以表明誠意,而令狐沖顯然也領了情了,他又選擇了中立,在五岳勢力與神教方面全面交戰時,令狐沖并沒有介入,而是冷眼旁觀事態發展。
雖然岳不群與任我行兩方都極不愿意看到令狐沖再次中立,但卻又非常希望令狐沖中立,因為他們并不敢逼的太緊,一旦令狐沖與他們任何一方起了沖突,則可能會被另外一方利用而聯手打壓;所以他二人在對令狐沖的態度上又有些默契,那就是支持其中立,但又戒備著不能讓其勢力有可乘之機以摘取勝利果實。但令狐沖再次中立也是無奈之舉,他若輕易表態則可能將自己及勢力拖下水,這與他借力打力并不相符。所以他只能不偏不倚的對待兩方勢力,否則一旦自己過早暴露,則可能會被五岳與神教聯手打壓,基于這種考慮,他只能這樣。令狐沖的中立,為五岳勢力與神教勢力創造了機會。岳不群與任我行在這種情況下全面開戰,而令狐沖此時反而鎮定自若。
將焉取之,必先予之,任我行與岳不群的爭奪,不過是在為令狐沖掃平道路。所以他此時做的就是泡妞,依然是自己擅長的喝酒與把妹。他知道,任我行與岳不群在此次戰爭中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所以任盈盈就是自己必須爭取的盟友,而有了之前的曖昧關系,與任盈盈的交流就容易很多,也不用直接面對任我行,而仍然是曲線結交的模式。只要拿下了任盈盈,則神教勢力在戰爭過后也會被其吞并,因而這時候的令狐沖表現出的是對江湖紛爭的厭倦,以及對任盈盈的愛慕,便經常與之合奏“笑傲江湖”曲,更是能擄獲任盈盈芳心。在令狐沖的攻勢下,任盈盈很快就被拿下。但她自然也是有她自己的考慮,一方面她也是厭惡了爾虞我詐,厭倦了江湖紛爭。而另一方面,她也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對于愛情懵懂也渴望,而令狐沖本就是她曾經麾下勢力,自然也是認可的,所以在令狐沖的一系列的舉動之中早已認定他為自己一生的歸宿。所以在雙方都有意的情況下,令狐沖與任盈盈結盟之勢已成氣候,無論五岳與神教誰勝誰負,都將被令狐沖以雷霆之勢吞并。
此時的任我行與岳不群自然不知道他們雙方早已被盯上,已然成了令狐沖的獵物。在沒有獵物時,令狐沖便不動如山,有獵物時,令狐沖就將是他們的噩夢,而他們此時并無瑕他顧,雙方的戰斗已到白熱化,已不僅僅是低層戰斗,而是有頂尖戰力介入的戰斗,尤其是任我行與岳不群這兩個勢力的大佬出手。但他二人都沒想到對方的實力如此之強,可開弓沒有回頭箭,若不殺則被殺。所以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再沒有回頭的可能,除了將對手斬殺,便是自己被斬殺,在雙方都置之死地的情況下,只能爭取最后活著的希望。最終還是岳不群稍勝一籌,險勝擊敗了任我行;但此時的他已不復往日的巔峰,戰力更是受挫,所以此刻若有人出手,則岳不群必死無疑,但雙方勢力都攝于岳不群的余威,都不敢輕舉妄動,也才有了岳不群能緩口氣的功夫以便于恢復體力恢復戰力。但這樣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真的沒有人利用嗎?岳不群此時戰力十不存一,是他最虛弱的時候,他能順利渡過嗎?
【7】
本來按照令狐沖的想法,任我行與岳不群兩敗俱傷就已經是難得的結果了,沒想到結果居然比預想更加有利。此刻的任我行已戰死,而岳不群戰力低迷,正是一個機會,一個令狐沖等待已久的機會。他已經潛伏了太久,也等待了太久,這樣的機會令狐沖自然不會錯過。所以他動了,若雷霆之勢。在令狐沖面對岳不群的時候,或許令狐沖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岳不群必死;岳不群有活著的理由,但令狐沖卻有斬殺他的借口,只是岳不群此時再不能挽回頹勢,而死已成定局。
無論從哪方面講,岳不群都不可能再活著。在他最虛弱的時刻,便早已被剝奪了生存的權利。其一,此時令狐沖已與任盈盈結盟,而其父被斬殺,作為女婿自然要為岳父報仇,而斬殺岳不群不僅可以得到神教殘余勢力支持,更能震懾五岳勢力,所以令狐沖只能殺了岳不群作為投名狀,所以他必死。其二,令狐沖可以打出岳不群殘害弟子,屠戮同門而在女兒遭遇不測時見死不救的旗號,這就將岳不群逼到死角,一下就處于一個道德對立面。所以令狐沖的這個旗號可謂是誅心之語,也就是雙方再沒有回旋的余地。其三,令狐沖的大道,岳不群的存在阻礙了令狐沖統一的腳步。王者只能有一個,那只能是令狐沖而不是岳不群。
所以雙方的道路以及利益訴求的不同追求也是導致其必死局面的必然因素。此外,或許也有令狐沖有泄憤的意思的,在華山時,岳不群只拿令狐沖當作傀儡,除了驅使便再沒有任何情感,而令狐沖成長到如今的地步,則是自己爭取的結果,而不是岳不群能給予的,所以為了證明自己,岳不群再沒有活著的可能,除了死,只有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總之是岳不群必然不可能繼續活著,他是令狐沖成名的墊腳石,卻也是絆腳石,所以令狐沖的崛起也必然會有岳不群的隕落。
【8】
岳不群死后,令狐沖當之無愧的成了天下第一,無論是實力,還是勢力;在這風頭之下,日月神教的勢力在任盈盈幫助下迅速被吞并,而五岳殘余勢力也都攝于武力選擇歸附。加上令狐沖自己的勢力,已經糅合了三方勢力,所以此時的令狐沖成了江湖無冕之主。他雖統一了武林,卻并沒有選擇在名利中擔任盟主,而是選擇了歸隱,與任盈盈一起歸隱江湖,從此遠離江湖紛爭而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他此舉使得他的名聲達到巔峰,再沒有人能企及,卻只能是仰望的金字塔巔峰人物。
他之所以選擇歸隱,或許正是他厭倦了江湖紛爭,所以在巔峰時期退出,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明白了東方不敗的苦心,他與東方不敗的道雖相同,卻也不甘做東方不敗的棋子,從崛起一步步走向巔峰,本就是踩著無數人的肩膀,所以他對于紛爭殺戮早已厭倦,選擇歸隱也正符合他的道。我們見證了令狐沖的大道,卻也更希望他成名之后能深藏功與名,所以他的存在,已不僅僅是為了正大道,而是證明我們選擇令狐沖是正確的,他有他存在的價值,便也在我們的思想寄托中回歸自我,實現自我。
令狐沖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即便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也都在危機中找到了崛起的之道。他也有缺陷,無論是性格,還是行事風格,但我們卻賦予了他在這樣的缺陷中不斷崛起的能力。他也并不完美,可卻不會被超越,他早已不再是只存在于小說,存在于影視的形象,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存在于我們的世界,我們需要這樣的英雄。
反觀岳不群則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不群,不與眾人一樣,他也有著自己的道。可在我們的視線里,他只有著一個虛偽而陰險的形象,卻似乎并沒有多少可以稱道的地方。但他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作出最佳選擇,但有的選擇也僅僅是于他而言。他不是無情之人,而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偽君子的形象,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大道而舍棄了太多,甚至于妻女,但他也并非就是錯的,只是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大道,可恨之人也是必有可憐之處,他看似可恨,卻也是可憐人。
岳靈珊和任盈盈兩人,最開始都是抱著一定的目的而接近令狐沖,但江湖紛爭,又有幾個女子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確實是擺脫了命運而在不同的時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然而最終卻還是被命運掌控,不知其生,亦不知其死,原來深處江湖,身不由己,是真的。若可能,她們寧愿不要在江湖求存而在山林歸隱,或許那才是她們的世外桃源,但她們是幸運的,卻又極其不幸。
東方不敗本就是武林第一人,卻活的太寂寞,他的道太遙遠,他的心太沉郁?;蛟S對他而言,江湖中除了令狐沖,再沒有誰能正其大道,或許前塵里只有令狐沖是他的夢,只是這江湖,他早已厭倦,所以他成全了令狐沖,而自己依然是獨自一人離開江湖,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任我行給人的印象就是豪邁而心思細膩,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獨來獨往。無拘無束,才應該是他追求的常態,但卻被名利束縛了心緒束縛了身體,在武林盟主的誘惑下,他最終還是沒能獨善其身,在江湖的大漩渦中葬送了自己,若活著是為了死,那他的死便是為了更多的人活著。只是有的時候,一旦有了野心,自己便再不是自己,或許只有死才是他最初的常態。
他們并沒有錯,或者說很難判斷誰對誰錯,他們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別人活著,而有的活著卻是為了自己活著,雖然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但對于生命的追求卻是正道的基礎,只是有的人付出了代價,而有的人卻讓別人付出了代價,或許活著本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所以活著應不僅僅是為了活著,生是生的狀態,而自己才是自己的常態。
“大膽猜測,合理懷疑;客觀理性,自圓其說”一直是我們所堅持的原則。我們希望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強化自己的思維。我們更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前兩篇看的怎么樣呢?如果細心看了的話你一定會有收獲?。ㄋ季S很嚴密有沒有?說理很充分有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笑傲江湖有沒有?)今天是最后一部分,整個笑傲江湖部分就到此結束了。歡迎關注獲取更多優質內容。感謝閱讀!
微信公眾號:淺夏聽潮(qianxiatin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