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前幾年,教育界一直有個提法,就是要把“英語”改成“英文”。這種提法認為,作為語言本身,English 當然是英語。但是語言不可避免的是文化的載體,內涵極其豐富,因此English 應該被叫做“英文”。
這是一種很有指導意義的認識轉變。往往叫法一發生變化,社會心理和行為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單詞就可以是展現文化的一個個小窗口,如果你足夠有心的話。即使窺不到文化,單詞背后的故事和道理也是很有啟發意義的,至少可以作為一種獨特的記憶法。
本篇僅以幾個簡易詞為例,為大家增添一點英文學習的趣味。
Teenager 之惑
Teenager 這詞特別有意思。很多人以為它是根于 ten, 所以認為它表示的是“十幾歲的人”。這個理解非常有說服力,秉持這種想法的人也就不會再進一步追究。
可是如果你足夠仔細,就會發現它的釋義非常明確,那就是“13至19歲的青少年”。由于這詞屬于英語初學者必備,所以很多 beginners 大惑不解,為啥就偏偏是“13至19”?
原因非常簡單粗暴——因為從13到19,這七個英文單詞都以 -teen 結尾, 而11和12并不是!
同理可得:
She is in her teens. 她十幾歲(13-19之間)。
I can't remember the number of his house, but it's in the teens. 他家的門牌號我記不得了,不過總是在13至19之間。
Friendly 之孤
這也是一個英語初學者必備詞匯。記得我的英語啟蒙老師在教我們時,每次都苦口婆心:“同學們哪,friendly 以 -ly 結尾,非常像副詞,但是大家可千萬別上當啊,一定要記得它是一個形容詞,特殊的以 -ly 結尾的形容詞。”
此后幾年里對于 friendly,我一直帶著點崇敬的心情,覺得它與眾不同。直到我遇到了sisterly, brotherly, ?motherly, ?fatherly 等等。
突然間我就懂了,這類詞是表示“如……般的”。比如:
Brotherly love 兄弟般的情誼
Fatherly advice 慈父式的忠告
-hood 類,-ed 類(我指的并不是 excited 之類,而是 three-legged 這類)都可以用類似的“集聚效應”來增進理解和記憶。
Breakfast 之裂
Breakfast, lunch?和 supper, 以及后來的 dinner 對于吃貨來說,是不需要記憶的,自動就在存儲系統中了。
但是這幾個詞也是有道理的,比如breakfast=break+fast。
Break 是“打破、打斷”的意思,那么 fast 呢?
Fast 是指“禁食”。晚上一般人類不進食(當然“深夜食堂”粉除外),所以早上起來吃的第一頓飯就打破了前一晚的禁食, 也即 Breakfast=break one's fast。
當然像很多名詞一樣,breakfast 也可以作為動詞,比如:
The hotel regularly breakfasts 500 people.
這家賓館通常供應500人的早餐。
這詞算是對于 fast“禁食”義項的一種補充記憶吧。
Moonlight之光
Moonlight?作為“月光”,是沒什么稀奇的,地球人都知道。
Moonlight?作為“兼職”解,可能就一半地球人知道了吧。
這是因為很多人的兼職是利用夜晚的業余時間做的。比如風靡一時的滴滴司機,就可以說是 moonlight as a driver。
也正因此,moonlighter 并不是指在月光下散步這樣的浪漫之士,而是披星戴月在努力賺外快的人呢。
BTW, “moon”也不是一個很單純的詞哦,在《成長的煩惱》里(我到底是有多大年紀?),moon 的這一俚語意義是 Jason 和 Maggie 初識的原因。但是鑒于有點不雅,我就不寫出來了。
好吧,我承認 moonlight 是用來湊數的,它不算什么道理,頂多是義項而已。
英文中的象形
經常有人說漢字是象形文字,而英語就是個拼音系統,似乎英語跟象形搭不上邊。可事實上,英語擁有為數眾多的象形詞。比如,最簡單的 "eye"
就是高聳的鼻梁上面兩只眼睛啊。估計造字的人很困,“eye”中的眼睛就像睡覺時閉著的形狀。
說起睡覺,"bed”就是另一個典型的象形詞。
(請忽略被子的中式疊法,中西方疊被子有文化差異。)
作為一個睡覺愛好者,發現這個單詞是象形時,我頓時被戳中了笑點。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象形單詞,比如:she, face, water 等等,可惜我畢生的繪畫功力已經全部花費在上面這兩張圖片中了。
結語
單詞多有趣,愿君多采擷。此中有真意,愈辨愈熟練。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公眾號“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