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您家中的家長是誰?家長有沒有威信?家人聽不聽家長的話?……
我們通常會用非常多溫馨浪漫的形容詞,來感性的描述家人及家庭生活。但如果從理性上分析家的感覺就不同了,比如我從工程學概念和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家是什么。
家就是造人工廠,一個董事長、加上一個總經理,現在只帶一個兵,都還沒有經營好,是不是我們的經營管理水平低了點兒?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為事業曾經花了多少時間來儲備知識和技能。在這里我想說明的是如何經營好一個家庭,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不比我們的事業成功來得輕松。
古人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但今天我們當了父母的家長,常常無準備但都已經打過仗了。那么,戰果如何呢?成敗自知。
我們都有過各種各樣的生活感受,我們應該深有體會。當遇到很多生活實際問題時才發現,在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時,生活中的許多事便已經發生了,為此,付出的人生代價是十分昂貴的。有準備的家長,我相信會有好的結果;無準備的家長可能會錯過孩子的成長機會,結果是不理想的。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認為:國家之命運與其說掌握在當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家長手中,每一個合格的公民都是從一個具體的家庭中走出來的。
今天的家長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明天我們的家庭社會與民族將收獲什么樣的未來?教育有兩個偉大的目的,他不僅要使人智慧、更要使人高尚。
思考:“有準備的家長,我相信會有好的結果。無準備的家長可能會錯過孩子的成長機會,結果是不理想的。”你遇到過這樣的案例嗎?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