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讀了萬維鋼的《能從13歲看老》這篇文章,我把少年時的記憶再次被翻了出來,努力的把那些記憶的碎片拼接起來,總算模模糊糊的還原了我的13歲。但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13歲了,多了很多后來的加工和美化。我的初中是并不愉快的三年。
? ? ? ? 我是94年上的初中,那時候才12歲。因為小學只讀了5年,所以比班里的同學普遍的小1歲。入學第一天,我的美女班主任王萍老師,一個屬兔的剛從師范院校出來的大女生,讓我們寫寫自己在小學都當過什么班干部。我小學當過衛生委員,當過副班長、班長,還當過中隊長。我就一股腦的都寫上去了。結果可想而知,我陰差陽錯的就被老師選為班長。現在,回想一下,這個班長的經歷或許給了我很多不同的東西,帶我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 ? ? ? 我那時候只有一米四多點,還沒開始長個子,排隊都排在前面,座位也在第三排。班里同學各個人高馬大,女生都比我高,有的男生都開始長胡子了。大家給我起了個名字,叫“小班長”。我在3班,1班的班長是這次小升初的第一名,也是我后來的好哥們,蝦米,現在在余杭安家了,做醫藥行業。2班的班長,是這次小升初的第二名,名字想不起來了。我呢,小學升初中考試,還差了0.2分,爸媽還拿了1000塊的贊助費,這是另一個故事了。當時當班長內心是既興奮又不安,興奮是當個被老師認可,當了個干部,回家可以跟父母吹牛了;不安是,其他的班長都好優秀,而我比他們真的差了不少。但要當好這個班長,難度是很大的。那時候懵懵懂懂不覺得啥,跌跌撞撞的過了3年。這段時間聽了老萬的這篇文章,才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 ? ? ? 萬維鋼在文章里提到的,過了13歲,我們就有了社會地位的概念,逐漸的開始獨立。上學之前,父母說啥就是啥,乖得很;上了小學,老師說啥都是啥,有時還拿老師的話去頂父母;上了初中,我們更在乎朋友和同學怎么評價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甚至會反著來。
? ? ? ? 那時候,小孩第一次有了“社會地位”的概念,開始尋求建立“社會地位”。那時候社會地位最高的是那些“酷”或者“壞”孩子。抽煙喝酒,打架,甚至偷東西。當然他們一般都比較高,比較壯,或者長得比較好看。這樣的人最早交到男女朋友,是同學眼里的明星。我們學校管的嚴,交男女朋友的比較少。
? ? ? ? 還有一種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就是欺負別人。你沒招他惹她,他為了建立自己的權威,故意來欺負你。這種通過打擊別人建立地位的方法是靈長類動物的本性。現在很多校園霸凌現象,根源就在這。我上初中的時候,個子矮,瘦瘦的,頭發還有點發黃,整個一營養不良,還是班長,就成了很多人建立自己權威的對象。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班級里同學打籃球,我在旁邊圍觀。我只踢足球,不打籃球,主要是因為個子矮,又瘦,一下就被撞飛了。他們不知道怎么爭執起來了,我忘了我在旁邊說了句啥,結果過來一個大哥,一下就把我摔地上了,還惡狠狠的說,“你去找班主任告狀啊!班主任不是最喜歡你嗎!”哎喲,我當時那個心情,還好沒哭,我默默的就離開了操場。
? ? ?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建立社會地位。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能提高社會地位的技能是不一樣的。小學生聽話和取悅老師家長獲得社會地位,中學生靠逆反心理和欺負同學獲得社會地位,大學可能又得靠學習成績,哦,還有就是體育很好。工作以后,就很復雜了,比如有的靠欺下媚上獲得社會地位。
? ? ? ? 那些在初中、高中的社會地位很高的小孩,后來怎么樣了呢?
? ? ? ? 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鎖定了一批十三歲這年在學校地位最高的小孩。研究者等了十年,十年間這些孩子各奔東西,現在干什么的都有。在他們二十三歲這年,研究者走遍全國,把他們一個個找到,看他們還那么酷,那么吊嗎?
? ? ? ? 他們現在一點也不酷,也不吊。有很多人酗酒或者吸食大麻,生活的一塌糊涂。當年越酷越吊的孩子;現在越不容易交到真心的朋友。我跟我初中的同學們已經基本失去了聯系,不知道自己的初中同學是個什么情況,是否符合這個規律。你讀初中的時候,是否被那些校園的大哥大或者大姐大欺負過呢?那些欺負過你的人,現在怎么樣了呢?
? ? ? ?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有沒有一種優秀品質,十三歲擁有,能夠讓受益終生呢?如果有,是什么?這或許可以給當父母的提供了一些指導。這些問題,我們下篇文章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