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最近我們團隊日漸壯大,業績也有明顯提升,由衷替你感到高興,團隊的進步離不開你的努力,離不開你給團隊注入的優質資源。
作為創始人,或者說領頭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時刻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創始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把控好大方向的前提下,提升團隊整體做事效率和凝聚力,進而提升店鋪的業績。
作為項目創始人,應該做的事,可以分為三大類:
1.把項目拆分,把具體職責分配到人,并隨時調整。
首先,創始人要把項目的大模塊分好,比如說一個直播間,分為主播助理,氛圍管理,后臺數據,發貨,客服,財務,店鋪管理等幾個模塊。
然后把每個模塊涉及到的具體事務列出來,并分配到具體人去執行,這個過程可以跟模塊負責人一塊完成。事務列的越細,每個人的職責就會劃分的越清晰,日后就不容易出問題。
當團隊發生變化或者項目處于不同的時間段,每個人的職責會發生變化,一定要及時調整,給每個人重新分配好。當一個人的任務過重時,就要增加人手,反之,當其任務過少,就要給他分配更多的職責。
像我們之前店鋪管理模塊中,拍品一直有人在弄,最近團隊擴張,之前負責拍品的人拿出精力去忙其他事,使得拍品處理不到位,導致優店取消,這就是因為職責沒有分配到位,也沒有調整到位;再比如淘寶的助理鏈接不會開,這也是職責沒有分配到位,負責人也沒有調整到位。
另外,我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出現了某個問題,只是在群里說一聲,說的很模糊,也沒有指定到具體人,這就做了很多無用功,也不會真正解決問題。
職責分配清楚了,就要設立問責機制。出了問題,直接問責具體模塊負責人。
出現了問題,我們不能拿道德去要求每位員工,讓他多么上心,多么負責任,這是不現實的,想讓他們井然有序一定是把職責分配得清晰詳細。
比如今天換主圖的事情,瑞麗主播都說不會,而前端負責人和我們都說教過,這就應該問責負責人,不管主播會不會,讓他去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讓負責人解決的問題越多,他對員工的把控度就越好,以后就越不容易出差錯。
這里有個注意事項,就是不要越權,直接對話負責人,盡量不要直接對話普通員工。
普通員工的工作做不好,說明負責人和員工都有問題,負責人監督不立,或者他容易忽視一些問題,導致他跟普通員工的溝通是存在問題的。直接對話員工,員工的問題可能解決了,但負責人就出問題了,他會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因為創始人把他的活給干了。
所以要直接問責負責人,給他提出解決辦法,或者讓他自己想辦法,甚至去盯著負責人,看他問題出在哪里,這是在培養負責人。培養好了,幾乎是一勞永逸的事。
越權還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著眼細節,丟了全局。摻和一處,勢必會忽略了另一處。直接對話員工,一出問題他們就來找我們,我們哪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比如創始人覺得助理寫單子有問題,直接代替他寫,那項目的其他模塊就沒精力去盯了,導致這幾天拍品出問題沒法發現,沒法及時調整,優店直接被取消。
2.協調好負責人和普通員工,提高團隊做事效率。
大家做事的時候,遇到問題不知道問誰,這可能是職責分配不清的問題,也可能是大家對自己職責之外的事不知道應該問誰。
這時我們就應該協調好,員工拋過來的問題,屬于他直屬負責人的范圍的,我們不要接,要推給負責人,讓負責人跟他對接。
比如,我們借來的貨,都已經標好價格了,就跟前端負責人交代好,如果助理有疑問,就讓他找負責人。
只有協調好大家自己應該做什么事,出了問題應該找誰解決,團隊做事效率才能提高,而不是我們自己全包攬了。
同時,照顧好團隊的情緒,該打雞血時打雞血,該批評時批評。
在協調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此時一定不要急躁,慢慢來,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一些事情產生的情緒傳給團隊,否則,很容易產生離心力。
3.自己直接負責的事,必須要自己做的事。
每天都要按照項目的每個大模塊,去思考目前模塊有什么問題:每個人的職責是否分配明確,有沒有任務分配不到位的;每個人的任務是否超負荷,是否很少……然后跟負責人溝通,也可以讓負責人每天寫日報或者寫反饋意見,說一下當天他負責的模塊有何問題,然后想出解決辦法,這是創始人每天都要做的。
接著,就要去尋找并對接一些人和貨的資源;思考直播間該怎么做,怎么調整,怎么利用資源,怎么合作等等。
什么事情不要做?就是丟西瓜撿芝麻的事不要做。比如,直播間氛圍不好,自己花費了很大精力利用個人賬號在里面互動。本來可以讓助理通過機器人或者號召大家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就不用自己勞心費神了。
再比如,一直在現場盯著直播間,熬到很晚,這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業績無非就直接跟主播和直播間氛圍相關,如果這兩點都沒問題,或者說做的事情是在這兩點之外的,在現場盯著是沒太大意義的,不會額外增加業績。一直盯晚上還會存在“幸存者偏差”,賣貨不光晚上,白天也在賣貨,晚上賣貨好說明工作做得到位,本來不需要再去投入太多精力,相反白天賣貨不好反而更值得投入精力,白天存在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協調,去解決。
以上兩個例子,本質上還是沒搞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
要知道,創始人精力有限且寶貴,要始終把它用在能直接或間接增加店鋪業績的事情上。保護好自己的精力,保持良性的作息習慣,才能打持久戰。商業向來都是持久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綜合來講,創始人做的事情大致分為這三大類,要時刻搞清楚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屬于哪個分類,不要混淆。
一旦混淆就是什么事都得親力親為,自己累不說,團隊做事效率是下降的,而且團隊也會越來越混亂。
我們作為創始人,要給團隊每個人耐心,給自己耐心。給耐心的本質是管住自己,不越權,給團隊犯錯的機會,讓他們成長得更好。
同時,每個崗位,每件事,尤其是容易出問題給團隊帶來損失的事,盡量設置賞罰的標準,這樣就提高大家積極性和做事的專注度。
搞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不但能讓自己更輕松,同時也能大幅提升團隊做事效率與穩定性。
當然,團隊會時不時遇到資源不夠的情況,在職責分配到位的情況下,自己再去適當的承擔一下團隊無法承受的剩余部分,然后盡快引入新資源,解決這個問題,把自己從中“挪”出來。
老婆,這一個多月走來,你進步很大,成長也很快,團隊也因為你獲得飛躍。老婆,你真的好棒,我為你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