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坐在書桌前你冥思苦想,確實不知該寫什么了。天還沒完全亮,窗外的景色依稀可辨。一座座樓房靜默的矗立著,像個戰士守衛著這一方領土。
持續寫作也有一段時間了,我的生活因為寫作與以往有了些許改變。但文章的質量卻沒有多少提高。總說,文章日積月累會寫得越來越好。可為什么我的文章卻是停滯不前,沒什么進步呢?那需要做哪些方面努力的呢?是文章的框架不夠完善?還是文章不具有美感?知識面不夠寬廣?
前幾天,我將《為什么你不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篇文章發給一位要好的同事閱覽,她給我反饋的信息是:有重復羅嗦的句子,講述事件陳述過于復雜。把我的文章稍作改動后發給我。重新改動過的文章,立馬思變路得清晰,畫面感十足。這讓我明白了文章的問題所在。那我文章怎樣才具有簡潔大方的效果呢?需要停筆多作長、短句的練習,先把文筆的質量提高再來寫作嗎?
平時寫作闡述觀點時,在思想上并不能深入多少。是因為自己的思維還沒有達到深入思考的層面嗎?那要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思維有深度?對問題的看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難道是就是多思考所得來的?
想起自己文章的種種毛病,在內心深處有了一絲的猶豫和迷惘。寫作到底要不要堅持下去?自己真的適合嗎?如果適合,那怎么又會感覺疲憊不想動筆呢?如果不適合,想到放棄寫作卻會有一絲的猶豫與不安?我現在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寫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