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可以,
我想:
看戈壁的黃昏追逐黎明,
看高原的雪山纏繞湖泊,
看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嬉逐,
看沙漠里的綠洲生機暗藏,
看圣潔的廟宇前五彩經幡等風來,
看萬里的油菜花海金波翻涌催人笑。
“
可是,
你說,
得攢夠多少次的旅行,
才能將這些風景都看透?
”
其實不然,就是有那樣一片被大自然恩寵備至的土地集所有看似無法兼容的美于一體,孤獨、浩渺、野蠻、荒涼,也溫婉又柔情,讓我們有了足夠的理由將時間裝入行囊,赴這一程山水之約----大西北環線。
1
塔爾寺-拉脊山-青海湖
塔爾寺白塔
旅途的第一站,從轉佛塔開始。
還沒有親臨這片土地之前,塔爾寺就似一枚神圣的符號。廟宇金頂閃爍著虔誠的佛光,經幡舞動信徒的禱告,磕長頭的人兒用五體丈量信仰。領域“藝術三絕”酥油花、堆繡、壁畫。裊裊香火中心生敬畏,紛擾休戚,安之若素。
拉脊山
出塔爾寺,沿著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分界線的拉脊山公路一路盤旋而上,邂逅逶迤連綿的青山、綠茵如毯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和星羅棋布的牧民帳篷。
3820的海拔已經讓同行的茵子開始有點高反,但在群山之巔掏出各式披肩上演“等風來”的戲碼還是讓大家興奮到狀態漸佳。
青海湖 ? ? ? ? ?
隨后抵達青海湖。
上一次見她是在2012年去往拉薩的綠皮火車上。
火車“哐當、哐當..."行駛在青藏天路上,途徑青海湖,就那么和她遙遙相望了幾眼,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可以這般任性把這一澤明鏡湖水搬到雪域高原上,穿越亙古時空,詮釋“大美青海”。
2
? ? ? ? 黑馬河-茶卡鹽湖-翡翠湖-德令哈
叫醒旅途第二天的是對高原日出的萬般期待。
也曾看過那么幾次日出,都不及黑馬河鄉班禪拉澤的這一次體驗。暗涌的潮水聲,天邊的啟明星,海天漸變的赫赫霞光......鏡頭裝不下的美。
凌晨四點無需掙扎便爬出被窩。天未亮,班禪拉澤已是沸騰一片,都是奔赴黑馬河的竄動人群。深刻記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等候的過程中,一回頭,看見兩個妹子蓬頭垢面穿著睡衣裹著一床酒店的大棉被。
深感,在美景面前我們已然潰不成軍。
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
還在日出之奇美中未抽離,就到了茶卡鹽湖。遠處雪山崢嶸環抱,近處鹽花銀波粼粼。看過不少的湖海,也踏過無數的沙灘,赤腳走在一片白茫茫的鹽沙上還是第一次。擇一淺水區,可以拍出行走浩渺天地間絕美的倒影,這也是出發前我對此次大環線最期待的一站。自然是要失望的,人群蜂擁而至,多到無法輕易獲得一張單人入境的照片。
遺失的美好·翡翠湖
如果說茶卡鹽湖的人山人海讓你在鏡頭前無法與天空之鏡有片刻的獨處,那管家司機的私房路線--翡翠湖便可實現讓你獨自坐擁目光所及的整片江山。大小不一、形態迥異的一洼一洼鹽池似翡翠散落在四周,美倫美奐。
從管家口中得知這里再過不久也要開發成旅游景點了,多么希望她就這么被遺忘、被私藏、被少數人惦念。
外星人遺址
德林哈·外星人遺址。想起那首詩《姐姐,今夜我在德林哈》,如詩里吟的,這是一座荒涼的城,今夜只有戈壁。哦,不對,還有在此地吃西瓜需要看風向的逗趣橋段。
3
大柴旦-雅丹魔鬼城-阿克塞石油小鎮-陽關
大柴旦
旅途第三日。疾駛在高原公路上,隨便按下快門均是一張戈壁風光的開機屏保圖。曠野無疆,孤獨浩渺又蒼勁有力。
雅丹·魔鬼城
車窗外的地貌從戈壁到荒漠,穿越大片無人區,進入雅丹魔鬼城。
于千萬年前這里湖泊蕩漾密林高聳,而今只剩漫天黃土,滄海變桑田。風蝕地貌,一里一洞天。奮力爬上一座黃土堆,目光所及處仍是毫無生機的黃土。只可惜炙熱的天氣與身體對抗,阻止了前進的腳步,只瞥見魔鬼城冰山一角。也趕在夜幕降臨前離開此地。
據說,夜里的魔鬼城換上一副猙獰的面容,尖戾的勁風呼嘯,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如若不是知曉同伴在側,歸期有期,在這一片天地間,只有“無望”二字可言。敬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博羅轉井·石油小鎮
出了魔鬼城一路駛向石油小鎮。孤寂的阿塞克縣城,殘街破巷,人去樓空。電影《九層妖塔》在此取景。此地仍可見電影中聳立的酷炫大巴車。
陽關
夜幕降臨前,趕往今日旅途的最后一站——陽關,絲綢南路必經關隘。以前只在語文課本王維那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知曉陽關。不曾想,如今卻真切變成了腳下的路。
都說游客到絲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陽關。漫天風沙,干燥灼熱,其實并沒有多少美景可言,關鍵在于憑吊懷古,感受絲綢之路的時代變遷。到達陽關時,正值夕陽西下,旁邊扛著長槍大炮的大叔興奮地喊道,快到烽火臺,可以拍到“陽關夕照"絕景。景色是見到了,礙于技術有限、設備有限,絕景帶不走。
4
莫高窟-鳴沙山日落-沙洲夜市
敦煌·莫高窟
旅途第四日。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東方盧浮宮”。進入洞窟前,數字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的觀影體驗一度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昀子幾度抓著我的手叨叨“哇塞,值了,太值了!”。
隨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行走于黃沙陡崖間參觀了僅有的幾個開放洞窟,不禁感嘆信仰的力量鑄就的瑰麗千年佛教藝術圣地,亦深痛惋惜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只可惜,前往莫高窟那天,同行的茵子因身體不適掉隊。從講解員口中得知那日是數月以來溫度最高的一天,三人一邊裹成穆斯林的既視感,一邊又在廁所旁樹蔭下猛灌藿香正氣水。
鳴沙山·月牙泉
出了莫高窟,接上茵子,前往鳴沙山,體驗騎駱駝進沙漠,雖說只走了一小段,卻也真切感受到了大漠風沙的無堅不摧和行走其間的畏懼無望,只剩下風沙的鳴響和孤寂的駝鈴聲。數次風沙太大阻止了駱駝前行,可以說是無比糟糕的體驗。
和剛認識的棍子也是在這一站有了很多的共鳴和無聲的默契。倆人二話不說要登沙山。“登三步,陷兩步”,沒有能夠輔以用力的地方,戴著的防風沙口罩更是讓人呼吸困難。沙山頂鳥瞰,驚嘆目光所及處沙漠里潛藏著一池千年不竭的月牙泉。
靜靜地坐著看大漠的日落,無邊的大漠,久久不落的艷陽,翻涌而來的陣陣熱浪,一遍又一遍地寫著“行者無疆”,轉眼就被風沙吹沒,最后在打著赤腳歡聲笑語奔跑下沙山中和同伴相會。伴著輕垂的紫暮,走入了沙洲的夜市生活。
5
嘉峪關-張掖七彩丹霞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旅途第五日。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的嘉峪關,也曾是絲綢之路的海關,中西往來的國門。在《lonely planet》旅行書冊中把嘉峪關視為世界文明的盡頭。
行走關中,城外有城,可攻可守。驚嘆先人智慧,在如此險要地勢中竟能利用山羊和走馬道搬運砌墻磚,寒冬路面潑水結冰來作運輸滑道。現今,出國要有護照。古時,出關自然也是要有憑證。當時通行的一紙文書稱作“關照”。今天我們社交中常提及的“多多關照”一詞由此衍生而來。
張掖·七彩丹霞
聽說最美的七彩丹霞地貌在雨后,經過雨水的沖刷,色彩明艷。來時艷陽高照,自然沒有旅游宣傳照中那般濃郁的撞色,卻也被這一座座彩色山麓的雄、險、奇、美折服,層理交錯,色彩斑斕。
6
國道227線-祁連卓爾山
最美國道227線
旅途第六日晨起,穿越最美國道227線,絲綢之路南線,連接西寧和張掖,路線翻越大坂山、景陽嶺、俄博嶺,跨黑林河、寶庫河、浩門河,橫穿祁連山脈。一側是密林高聳的白樺樹,一側是一望無垠的油菜花田。拉著行李箱擺拍“在路上”,席地而坐吃著沙洲帶來的大甜瓜。生活無別事,徜徉不忍歸。
卓爾山雨后
隨后抵達有“東方小瑞士”之稱的卓爾山。剛到山腳下微雨至。即便如此,還是登山而上。遠處巍峨的群山,靜謐的村落,蜿蜒的公路,青稞與油菜花交錯的田野,滿山盛開的野花,山頂殘存的西夏王朝遺址... ...所有的景色在微雨中自是多了一份柔情。
卓爾山星空(此圖非我拍攝)
夜幕落下的卓爾山只剩下星空。這是管家的私房路線。一路和管家相談甚歡,從而管家也毫不吝嗇、不辭辛苦地分享幾處計劃外線路,卓爾山的星空是繼私房線路翡翠湖之后又一次絕妙體驗。肉眼清晰可見北斗七星和銀河。
這樣的星空只有小時候的夏夜晚飯后和爺爺奶奶弟弟坐在老房子門口納涼才見過,之后再沒有。小伙伴們坐在車頂看星空,唱F4的《流星雨》,一首暴露年齡的歌曲卻在此刻特別溫柔、特別浪漫。哦,對了,多年后,想起卓爾山的“坦誠相見”,你我定是會心一笑。
7
? 阿柔大寺-祁連大草原-崗什卡雪峰-門源萬里油菜花-黑泉水庫-西寧
阿柔大寺
阿柔部落
旅途的最后一天途徑阿柔大寺--祁連境內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邂逅這個由11個百戶部落構成的千戶部落,一路遷徙至祁連腳下的阿柔部落。阿柔在藏語中有“看見”之意。這個與世無爭的游牧部落就這樣偏安一隅,守著自己的信仰,紛擾休戚。
門源萬里油菜花
這趟環線怕是要把此生所有的油菜花海都看透。門源,不知句讀的萬里油菜花海,與藍天白云、林海草原、牧民蜂農、青稞稻田借著信風騰躍,直抵心房。
祁連大草原和一路所伴之人
旅途的最后一站是“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連大草原。坐落巍巍祁連山腹地,廣袤無垠,野花繡地。她從不屬于任何人,只屬于天地間的明月清風。在這“天然氧吧”里想打滾,想奔跑,想策馬,想高歌,想仗劍走天涯... ...?
從西寧到甘肅再到西寧。
領略廟宇、湖泊、雪峰、盆地、戈壁,
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沙漠、綠洲、草原、花海。
天地有大美,山水踏不盡。
感恩這一路所伴之人,所遇之景,所經之趣事。
下一次,
再翻山、再越嶺,
讓那些地理書上的專有名詞,
都變成眼中的風景和腳下的路。
別停下。
這個世界有四季,有遠方,
更有你和夢想。
她說...
? ? ?歡喜隨緣
? ? ? ? ? ? 自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