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來到尾聲,我準備寫四篇圖文并茂的文章,分享有關繪畫的事情:
功夫在畫外。
年初,和別人不一樣,我沒立flag。flag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所以省略。但不代表年終我一無所獲。
↓這幅畫,設計了三個人物形象:老虎貓代表我自己,白發小姑娘是好友千漫,小兔子是好友野兔丫。
創作它時,小姑娘眼睛笑彎彎,取自看到的微信表情包。加油這個握拳動作,是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在立2019年的flag,口號少不了加油一詞。老虎貓異瞳,因為我一個好友阿白,她幾年前收養了一只異瞳的流浪貓。
你看,一切都是從生活中我所遇到的擷取,然后做取舍、提煉,做一些變動調整。
↓這一組是平時生活中的涂鴉,作為創作草稿。看起來亂七八糟,卻是不可或缺的養料。
↓《戴花姑娘》八開的水彩人像,涂出來好多人評價像油畫。
有的人不了解水彩畫,認為只要畫,就必須一口氣畫完,不然水色接不上。但我所有的水彩畫,就沒有一幅畫是一口氣從頭畫到尾的。
看到成品,你不會想到我為之付出了什么。首先,我畫了一個星期的線稿,每天都斷斷續續,調整修改,反復循環。
有請朋友幫忙看,挑毛病;有自己一趟趟調整時,發現毛病;也有通過美易APP素材線稿疊加,找到型不準的可能。
衣物上那根帶子,你現在看來非常好看,很有味道。你可能不知道,我在帶子上花了多少功夫——我現在也不記得了,只知道那會兒畫它很努力。
↓用一分鐘速寫老爺爺,抓取特點。
↓雜亂的房間情形,企圖涂鴉表達出來
↓準備參加《兒時年味》比賽,用在群里聽到的回憶畫出來。
↓遇到不爽需要發泄,涂了一個。你可能不覺得這有什么,但你不知道的是,我通過這幅畫,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下面這一組,參加簡書的《兒時年味》活動。可以寫作也可以畫畫。我既畫畫同時也寫作。
這個系列我沒有拿到獎。你可能覺得我會不甘心,或者認為比賽不公平。
但不是。
參加活動,是想刺激自己的創作潛能。雖然比賽敗北,但我也收獲到:
體驗的樂趣,遠比以比賽的輸贏為目標重要太多太多。
你什么時候體悟到體驗的重要性,你才真正的能夠去享受比賽的樂趣。
體驗樂趣,既快樂著自己的創作,也因為遇到和自己一起參加比賽的作品。看到差距,看到各種各樣不一樣的美丑,看到濃縮在作品里的微妙,自己親自觸碰來自不同背景的靈魂。
↓聽到他們的回憶,會遇到不會畫的場景,就去網上搜索資料。比如這戶人家過年得寫對聯,就找寫對聯的素材。自己也會聯想到自己見過的寫對聯場景。兩者結合畫出來。
有的需要發揮想象力。過年都有魚,年年有余,魚應該怎么畫,畫面里是不是只有魚,要不要畫人,畫的人物應該是怎么樣的……這些都要靠自己一邊想象一邊畫。
魚畫出來了,很大只。就想畫出表現它肥美的感覺,于是得畫個人,用很想吃或者很高興的動作及表情,與這只魚互動。
再是要隨時回歸主題。既然是兒時,當然會想到畫中人是小孩子。畫了小孩子,得體現她的可愛。就再畫一只老虎貓,動作模仿這個畫中人。這樣就顯得可愛有趣生動。
那時候誰家里不養著貓呢?這個背景的了解,得靠自己平時的經歷。如果我畫只小鹿在這里,就會特別不搭。你會覺得沒有味道,畢竟小孩子還是很嘴饞的,而嘴饞的表現,在配角小鹿身上是很不容易得到合適的表達。
因此,配角的選擇,通常也是從生活中來。可以是貓貓狗狗這樣的。有了這樣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共性抓取之后,才在這個基礎上,把個性的地方充分表達出來。
老虎貓,我自己的形象設計。這就是個性的東西。畫中人是個長犄角的形象,也是貼合了提供這幅畫背景資料故事的人的。
↓或許,還能夠因此收獲一份獨特的創作技巧。老爺爺的胡子,便是通過學習老師的,觀看藝術家的作品,然后匯總綜合,做的一次嘗試。
↓也會有很快的作品,一分鐘搞定,所以那時候能夠保持日更。這一類創作,可能是看到一句話,看到一只鳥,遇到一個觀點,然后就涂鴉記錄了。
↓認真的畫過再通過默寫加創作表達,又是個不一樣的體驗。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也挺喜歡的,涂鴉一下。
打人物畫的線稿遇到困難,退回去開始從幾何圖形的地方學習。
好友大婚,畫個四開的大畫祝福。畫了小二十天。
↓寫生也是不可缺少的汲取素材的過程。
寫生回來做點潑濺效果
門前雜亂的風景,嘗試寫生表達。
↓水彩畫的一些筆觸練習,有時候可以調劑一下自己的繪畫庫存。
↓接收了新的知識,濕畫法和色彩的搭配,就去拿來用用看。都是門口的景,但是每次取舍安排不同,最后也不同了。
↓臨摹也是必要的
↓運用一下筆觸知識,想象著畫一幅畫。
↓不僅僅臨摹水彩畫,也可以跨畫種。下面兩幅都是臨摹黎雄才大師的國畫。
間或不要落下基本功的學習
↓認真的去臨摹水彩書籍里的作品,學習繪畫的思路和繪畫的技巧。
有時候技巧不重要,想法更重要。↓背景就是用調色盤殘余的臟色刷出來的。
畫人像過程特別痛苦,最煎熬的是得畫的和素材像。偏偏我自己不喜歡畫的特別像,不喜歡照抄,一直憑感覺畫畫。
憑感覺畫畫,是我自己的特色。有人說過單純憑感覺畫畫不夠好,我還是希望憑感覺來。
所以,就一直都憑感覺畫畫。以后也會這樣。這個是不會變的。
不斷地嘗試,是第二個特色。會不管繪畫結果,只是想這樣那樣的做出自己的嘗試,按照自己的想法。所以,怎樣面對畫崩的過程和結果,我自己完全沒有問題。
畫崩絕對是常態,接不接受它都一直伴隨左右。除非你不畫。既然是這樣,就不要把畫崩當成問題,更不要把畫崩看成妖魔化的困難。
畫崩管不了,就不管。拿它當朋友一樣相處。
找畫崩的地方,有時候很容易找到,有時候很難。很容易找到的不足之處,有時候這幅畫你立馬就可以調整修改過來。這時候多數人不愿意去做,我自己是特別愛這樣搗鼓。
我總想著反正都畫崩了,再調整修改一下,最糟糕也就是依然畫崩。但是我不放棄的去修改調整了,可能就有變好的希望。
只要有希望,我自己是樂意去試試看的。所以我很多畫經常覺得我還可以畫,好像永遠都畫不完一幅畫了。
有時候很難找畫崩的地方在哪里,就給信得過的朋友圍觀,收獲反饋。同時這個是互相的,他們給我的作品反饋,我自己也經常給他們的作品反饋。
這一年下來,我們互相反饋學習,收獲的不止繪畫上的交流,還有友誼。
為了給到更專業到位的反饋,也會促進自己去學習去努力。
我自己對別人作品的反饋,一定是有溫度有愛的,然后才是反饋畫崩的具體地方,修改調整的建議。
假如你還發愁找不到幫你挑毛病改進的人,可以試著來找我,體驗一下。這個反饋服務,我目前是免費的,不收費。
好了,先分享到這里。請繼續關注我夏季篇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