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人生說到底,也許無非一場精神與靈魂的行走。
我們穿行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我們同時也穿行于自己精神與靈魂的時空。
有些人寄情于文字,所見所聞所行所思,入于筆下,用文字建構起一個精神的家園,進而給全人類輸出一種精神食糧,這樣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有些人寄情于文字,玩兒文字于股掌之下,文字成了他們骯臟靈魂的武器,憑個人意志或為金錢利益進行人身攻擊,不分良莠,指鹿為馬,這樣的人是令人不齒的。
文字只是工具與載體。但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足不出戶,卻可以走過精神與靈魂的山山水水。
有些人寄情于遠足,他們走過了無數(shù)的地方,到過很多個國家,他們增長了見識,經(jīng)歷豐富,整個人也因此豐盈強大起來,這樣的經(jīng)歷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有些人寄情于遠足,是為了炫耀,看我去過了這么多的地方……至于真正精神和靈魂收獲了什么,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沒什么,與人無害,有些時候能夠炫耀一下也是有種幸福感的不是嗎?
有些人在書畫中找到自己的天地,深耕不輟;有些人跑步,在跑步中見識了人生的別樣風景;有些人騎行,一眾伙伴一起馳騁挑戰(zhàn),為每一個目標歡欣鼓舞。
……
所有這一切,外在與內(nèi)在交相行進。但是我總覺得,在更深的深處,似乎還有一層什么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難以形容,它沒有明顯的脈絡形成,沒有時空觀,它是如此抽象,以至于我說不出那是什么。
如果可以生拉硬扯,我想說,那可能是生而為人的一個內(nèi)核,或者說是“心”,或者什么,它在我面前模糊不定。我不能明確,因為我不知道別人的感受。
我想說的是,也許很多人所有精神與靈魂的行走,是為了找到它。當然,也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