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理解產(chǎn)生于瞬間
前幾日,我報名參加一個去西部支教的團隊,草草地過了第一輪面試,第二輪面試我準(zhǔn)備了很久,自以為一切都合情合理。
但是最后我還是沒有過二輪面試。
那個我晚上我有些疲憊,甚至開始懷疑人生,覺得自己很糟糕,好像做什么都不成功一樣。我早早地就睡了,到第二天天亮了也不肯起床——當(dāng)我心情混亂的時候我會想通過睡覺的方式來逃避。
醒來的我就給自己灌雞湯:只是我選的材料不對口,并非我的思路毫無意義,并非我不行。
后來又讀到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就那么一瞬間,就理解了諸葛亮對于劉備的忠誠,原是知遇之恩可以用性命報答??!
若不是我的落選,若不是由于我的想法沒有得到認可,我又怎么會如此深切地明白,賞識和認可對于一個人而言竟有如此大的意義?以前讀《出師表》,是純粹的讀,能背下來也只不過是一堆文字。如今再讀,竟開始明白諸葛亮的心境,那種“感激涕零”的感覺也油然而生。
我曾經(jīng)遇到過很容易被眼前的困難打倒的人,他們會因為一些在我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悲痛欲絕”,好像否定了自己所有的可取之處。每當(dāng)他們哭訴的時候,我總會覺得不可理喻,覺得有些不耐煩。然而直到我也遇到了讓我懷疑自己的困境,才突然理解了那些人,理解了他們的悲傷?;蛟S我也是那樣的人,也正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了我也是那樣的人,我才能夠輕易地就理解了他們。但是,就算是有了理解,當(dāng)真正帶入具體的情境中的時候,我也永遠無法真正感受到他人是如何的悲傷、掙扎,就像他們永遠無法與我感同身受一樣。我的所謂“理解”,也不過是在類似經(jīng)歷中產(chǎn)生的某種共鳴罷了。
其實世間絕大多數(shù)事情都無法感同身受,最接近的也不過是由經(jīng)歷閱歷引起的理解而已,人活于世,大多都是冷暖自知而已。
由此想來,我竟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悲傷。
而我更加真切的深深的悲傷,開始于讀《出師表》同一天,卻并不全是因為《出師表》。
那天一天早上,我的閨蜜發(fā)信息告訴我,昨晚夢見了他,是個美夢。那個“他”,是與她相親相愛很多年的戀人。這使我也突然想起,我昨晚也夢見了曾經(jīng)很喜歡的人。
我在上大學(xué)之前,曾經(jīng)深深地喜歡過一個男生,在我那自以為是的女兒心里,是很喜歡很喜歡的那種。我總是以為,一個人喜歡著另外一個人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就像處于豆蔻年華的女孩兒的妙曼。我那美妙的時光,是可以以“年”為單位的。然而,年少無知的喜歡,哪有一直快樂的,最后還是帶著不愉快收場。
而我舍不得呀,事情過去之后我和閨蜜平靜地坐在奶茶店里再聊這些事,也總還是濕了眼眶。
其實,在我的悲傷之前,我的閨蜜也和她那相戀多年的少年分手了。而我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自己的悲傷最大,對她也甚少關(guān)心。有時候,她路過了他們一起走過的路、去過的小店,就會告訴我,用淡淡的語氣。我雖傾聽,卻也無話可說。
在收到她的信息的那一瞬間,我突然就理解了她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我總以為我用了多長時間去愛,就需要用多長時間來修復(fù),可是我竟然有意無意地就忽略了她的悲傷。在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可能她內(nèi)心的悲傷是我的幾倍,我在深深的愧疚中,也有深深的悲傷,原來如此真切的理解要在類似經(jīng)歷中才能瞬間產(chǎn)生。
曾經(jīng),也有男孩子喜歡我,也許是因為我的冷淡,他與我說話總是那么小心翼翼,好像總是害怕哪一句話會惹我生氣。而我喜歡勢均力敵的感覺,不喜歡別人在我面前顯得那么“卑微”。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喜歡一個女孩子被拒絕之后,仍然小心翼翼地與那個女孩聊天,那種小心翼翼,與我所見到的那個對我心懷喜歡的男孩是一樣的。在那一瞬間,我竟然就理解了那些在愛情面前小心翼翼得近乎卑微的人。
一個人如果對另外一個人懷有真心,就不應(yīng)該受到輕視,他對真心的那種小心翼翼,總讓人覺得心疼。雖然愛與不愛本來就是世間最無能為力的事,對方的內(nèi)心我們永遠沒辦法感同身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懷著一顆寬和之心去理解。雖然我們不一定會類似經(jīng)歷,但是只要想到我們可能還會有類似經(jīng)歷,就要多幾分理解。
畢竟,誰也不知道我們會在哪一個瞬間突然就產(chǎn)生理解呢。
(201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