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客戶端里的i版頁面或H5頁面,是通過webview控件展示的網頁。一個native頁面可以有多個webview入口,點擊webview入口,打開的就是i版頁面。我們可以從i版頁面跳轉到另一個i版頁面,也可以跳轉到native頁面,因此,如果流程中融合了native頁面和i版,如何加以區分并針對性地設計是設計師遇到的一個問題。
iOS和Android兩個平臺的webview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以下會分開舉例。
iOS:
1.看導航欄。原native頁面返回旁無返回文字,打開i版左上角新出現“返回”兩字(第一個i版頁面是“返回”,第二個頁面及往后的多了“關閉”,這是未經處理的i版狀況)
第一個i版頁面.png
第二個i版頁面.png
2.長按內容列表,出現鏈接彈層,一定是i版
長按時.png
長按后.png
** 3.使用位置信息的提示說明當前頁是i版**
提示使用當前位置.png
4.i版一般沒有下拉加載,也可單獨處理為其增加
(下圖1是客戶端加載樣式,圖2沒有加載樣式的i版頁面,圖3為單獨增加加載的i版頁面)
客戶端加載樣式.png
未經處理的i版.png
單獨增加加載的i版.png
** 5.長按可以選擇內容區的文字,若是iOS則一定是i版。這點不同于Android,Android不論客戶端還是i版都可以選擇文字**
長按選擇文字.png
Android:
1.看導航欄。
一種導航模式:打開i版返回按鈕變成關閉按鈕,下圖1;
另一種導航模式:右側有“關閉”,一定是i版(因為Android沒有“返回”了,所以有“關閉”的前一頁也是i版),下圖2和3
返回變成關閉.JPG
第一個i版無關閉.png
第二個i版有關閉.png
2.導航欄下方有加載進度條的,一定是i版
這點iOS同理,因為iOS的i版之前未做進度條,所以沒有加上這個例子。
加載進度條.png
3.Android的i版頁面下拉時有閾值限制,移動不了
下拉受限.png
以上只從能觀察到的表象去對webview頁面做一個區分,不涉及兩個平臺不同邏輯上的說明。webview頁面目前還有很多體驗上的問題,后續會總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