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得好像是在初中就學過了余光中的那首《鄉愁》。他說,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從小到大一直在異地讀書的我,其實很能理解他的感覺,雖然我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但是我想的啊,還是回家的感覺。
? ? ? 在小時候,離開家鄉總是會大哭大鬧一番,仿佛不驚天不動地就好像不盡興。到了現在,也算是半個成年人了,想哭,很想哭,但是看著車外頭的外婆,還是忍了。長大了,還哭,就不行了。有時候就很羨慕小表弟他們,要離開了,就躲起來,就哭鬧,讓大人們去找他。小孩子總是有耍賴的資本,時間長了,流逝了,資本也揮霍完了。現在的我就是一個揮霍完資本的小孩子,不能躲起來,也不能哭著鬧著不離開。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坐著車離開,微笑著揮著手,心里承載著家人們對自己的期望。只希望每一次的離開是為了下次更好的回來。
? ? ? 但是這次不同了,爺爺患了癌癥,已經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他越來越瘦了,也讓我第一次親眼感受到“瘦骨如柴”的樣子,但是爺爺的背總是挺得很直,仿佛在和病魔宣戰。媽媽說,今天的見面就是最后一次了。聽到這句話內心只有莫名的一種失落感,其實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爺爺會得癌癥,因為感覺他一直很健康,很有活力。這次回來,只在爺爺家待了幾天,也只陪伴了爺爺幾天。每次我都不是很想在那里,看著病魔折磨爺爺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我一般會在爺爺床旁邊的桌子上寫作業,爺爺一吃完飯之后也會慣例的睡午覺。但每次他一睡覺就會很不舒服,肺會很痛,爺爺呢也只能“哎喲哎喲”的叫出聲。我很怕這種很痛苦的聲音,讓人的心發麻,感覺痛苦會傳染。不想看見爺爺痛苦的樣子,也許這也是一個理由吧。
? ? 從小到大,我和爺爺的關系并不是很親。我小時候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自然也更是掛念外婆。爺爺是一個很有條理的老人,算什么都是一清二楚。我總是記得小時候那么幾個感動的瞬間。我小時候成績很好,經常拿獎狀,但是我從來都不貼在墻上,因為我覺得那樣就不能保存下來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有一次,我的所有獎狀都到了爺爺家,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直到后來回爺爺家看到了滿墻的獎狀,才反應過來。本來很生氣的,但是看到爺爺臉上的笑容,還是把自己內心的怒火澆滅了。一年后,爺爺家突然要裝修,要翻新一遍。我的內心第一想法就是我的獎狀豈不是要被撕了,很失落很生氣。一到爺爺家就開始問爺爺,結果爺爺在他的老柜子里拿出了用塑料袋包的整整齊齊、完好無損的獎狀,那一刻,我的淚水真的是奪眶而出。接過那些獎狀,翻了翻,發現不僅是有我的獎狀,也有叔叔讀書的時候的獎狀。原來呀,爺爺是幫我們珍藏住了這份小榮譽,為我們藏住了歲月的痕跡。
? ? 轉眼間,也是時候離開家鄉了。鄉愁啊,也蹦出來了,如此調皮。
? 長大了,鄉愁也越來越深刻,但是離別卻顯得越來越簡單了。一輛車,一個行李箱,說走,就微笑的走了。不同的是,長大了,我們的腦瓜里都多了一份不一樣的期待。我期待著,下次回來,還能看到健健康康的老人家;而大人們總是期待著,下次回來,希望看到一個更厲害成績更好的你。
I'm not afraid of storms, forI'm learning to sail the 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