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377
轉載
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家庭的溫度
如果說父親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領導人的角色,那么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
作家梁曉聲曾說:“人類生活中最溫馨最富有詩意的,能使人類情感得到凈化、趨向美好的部分,源于女性。男人成就世界,而女人成就了男人。”
我們常說“成家立業”,成家了才能更好地立業,就是因為丈夫浸潤在妻子的溫柔、家庭的溫暖之中,能夠更有干勁、無后患地為生活打拼。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小時候,胡適家境頹敗,每年除夕總有一大群討債的來家里,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
胡適的大哥見狀早已躲避出去了。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臉上沒有一絲怨氣,只當做沒看見這一群人。
到了近半夜,母親才走后門出去,請一位鄰居到家里來,給每一家債戶分一點錢,和顏悅色地把一個個討債的送走。
一會兒,大哥敲門回來了,母親從不罵他一句。并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胡適回憶說,有六七年都是這樣過年的。
家里大嫂不懂事,二嫂氣量小,但胡適的母親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他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他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
母親的和善并不代表無原則地縱容寵溺孩子,恰恰相反,母親管束胡適最嚴。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她會給孩子罰跪,說理,無論怎樣重罰,她都不允許兒子哭出聲來,因為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最后,胡適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用她對男性與女性的腦部研究報告,從科學的角度闡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