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翎說,“每個人在不同位置上,都有自己的恐慌,唯一讓你不慌的,是你的能力,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夠做成什么。”
其實不大寫關于感情的話題,只是看到有些姑娘恨嫁,還有感情遭遇不幸。關于結婚嫁人,斗膽說下自己觀點。
我現在身邊婚姻幸福的朋友們,有一種是從大學開始戀愛,一起面對了初入社會的各種問題,一起買房買車,在一個城市安頓下來。兩個人一起成長,從最初幾千一個月的收入,到后面工作都是按年薪談。當然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雙方父母都通情達理,暫時也不住在一起,也會少了很多矛盾。
或者相識于微時,那個時候大家都初入職場,一位不是知名講師,一位也不是單位領導骨干,多年來一路相攜,才有后面各自的天地,也才會更加珍惜。我看到過那位先生出差的領帶,都是太太全部系好,用得時候,直接戴上就好。小細節都是滿滿的愛意。
年紀越大,父母越著急,越被催婚。只是多少為了結婚而結婚的婚姻,后面過的日子就是將就,或者連將就都談不上。
對于好些職場奮斗的女性,我的觀點是,請準備好,再進入婚姻。為人妻為人母的日子,自然和單身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不一樣的。聽到過這樣的故事,某企業高管,他們這樣的企業,大部分高管都得有公司海外工作的經歷,海外工作不是我們想的那么輕松好玩,開始都是特別艱苦的地方,自然這樣的工作狀態,家里太太也是犧牲大,一直跟著先生換各個城市,各個國家,基本上是放棄了自己事業來成全男人。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做全職太太不挺好,每個人在不同位置上,都有自己的恐慌,唯一讓你不慌的,是你的能力,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夠做成什么。
我還聽過,有的好姑娘,結婚的這些年,所有精力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公司聚會從來不參加,下班就趕著回家,月子里和婆婆吵架的。好多人在職場上求安穩,那可能在其他方面就有其他的動蕩。
催婚的人,不在一個城市呆得父母,他們可能不明白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有的朋友就光是懷孕到生子,各種檢查和一體化病房的費用就已經是十萬,還有的去國外生孩子的朋友,好幾十萬那就不說了。那再有,后面孩子的教育,成長問題,都不是父輩想的那樣,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那最好的得靠我們自己去掙來呀。
可能我寫得案例有點夸張了,這個不是案例,都是我身邊的事情。也可能有些朋友生活的城市,本身壓力不大,而且還有父母幫襯,只是這些幫襯可以一輩子么。
不要看到一些負面的案例,就對婚姻失去了信心。不要著急,我記得看過的書里寫過這么一個事。鐵凝和冰心的對話。
1991年5月的一天,鐵凝冒雨去看冰心。“你有男朋友了嗎?”冰心問鐵凝。“還沒找呢。”鐵凝來回答。
“你不要找,你要等。”90歲的冰心老人說。
鐵凝:我不是獨身主義者。我對婚姻也有好的期望,可我從來都是做好了失望的準備,因為我覺得做好了失望的準備,才可能迎來希望。但可能我準備得還不是特別充分。
我說對愛情要有耐心,當然期望值不必過高,但不要讓希望消失,我想是這樣。永遙不要放棄自己的期待。
也有很幸福的家庭,有老師每次出差都希望吃完晚飯再走,多和家人呆一會。以前書里,寫過在機場某位女老師微信給我說的話,大致是人生不要走得太急,是你的,自己努力下,跳一跳就夠得著了。雖然那個階段暫時工作上我可能比她忙一些,人家心態一如既往的好。現在看她剛剛生完第二個寶寶,先生是當地高校的校長,他們的城市房價不太高,在這樣簡單安好的世界里面,對于生活本身不需要操心太多,就可以很安穩地去過日子。
好多姑娘恨嫁,或者想通過嫁一個有錢人來改變命運的,都沒錯,只是有錢人憑什么看上你?年輕漂亮,現在真的不缺年輕漂亮的姑娘。我想在男人的世界里面,應該很清楚,什么樣的人適合做老婆。有這樣的心思和能力,何不讓自己成為有錢人呢。
當然每個人在每個階段的選擇不一樣,在自己很弱的時候,想選擇一個人,陪自己一起過日子,一起面對生活本身的現實。但是我更希望,每個姑娘,可以嫁給愛情,努力到不要太操心柴米油鹽,我們自己有面包,不指望也不奢求人家給。在自己努力的過程真的很辛苦,不過自己努力來的東西,更多的是一份尊重,一份敬佩。
無論是二十歲還是三十歲,都不重要。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只有該結婚的人,靈魂可以交流,才是長久的。當然也有可能,每個不想結婚的人,心里都有一個無法在一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