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拉燈、曲尚、柒斐、梅頭腦、顆馨
爸爸呀爸爸
文 | 柒斐
最近的小煩惱是和一些日子里的小確幸交織在一起的,讓我有這樣感受的人是我爸。
可能因為我爸爸是天蝎座,所以總是會習慣性地想要掌握我的實時動態,而且遇到一些問題總喜歡多問一句“是不是呀?”
比如,他和我通電話的日常就是:
我:我剛剛在洗漱,沒來得及接電話。
我爸:哦,是不是呀?
我:我剛出地鐵站,沒聽見電話。
我爸:哦,是不是呀?
我:我在廚房做飯,手機調震動沒聽見。
我爸:哦,是不是呀?
每每此時,我都會感到非常無奈,又有些煩惱。我甚至會想,爸爸是不是不信任我,或者在懷疑我。
上周六我和閨蜜逛街,周五晚上我就提前給爸爸做了報備。我爸囑咐我要早點回家后,又特意保證周六絕不影響我。但是,在我回家路上換乘地鐵的時候,爸爸的微信問候如約而至。
我爸問:“回來了?”
我如實回答爸爸后,做好了他會再多說一句“是不是呀”的準備,甚至想要給他拍一張地鐵站的照片,卻沒想到等來一句:
“沒什么事,我只是想問問你。”
那一刻我有些語塞。印象中爸爸向來很會表達,但如今卻好像因為我而變得敏感、欲言又止,甚至連一句日常的關心都帶了試探。
才意識到所謂父愛的深沉大抵如此。有趣的是我曾以為“父愛如山”這句話其實是為了父親在家庭中缺位的合理性而造就的借口。這就像一直被深深愛著的我,把這種關心視作生活的煩惱。
我到家后還是給爸爸通了視頻電話,看他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還堅持跟我聊天的樣子,所謂的煩惱就煙消云散了,被安全感包裹的感覺讓我體味到幸福。
所以,謝謝爸爸呀,謝謝他總是堅持這樣細致地愛我。
心態中年人的二三言
文 | 張拉燈
心態到中年,眼前只有認命,沒啥好煩惱。
遇到不順,腦袋只有一種聲音:這就是命。
很簡單,一件事,做還是不做?
不做,就去做其他事。做,就把它做好。其余都是過程,過程就是做。
憂愁感傷會降低效率,壓力煩惱讓人喪失動力。心態步入中年的我,已經很少花時間去研究如何擺脫情緒的困擾。
誰都不容易,工作是為了生活,生活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什么叫好的心態,第一是務實,第二是務實,第三還是務實。
大家都有過詩和遠方,有過無比懷念的青春時光。我們也可以選擇各種活法,隨意而任性,縱情而灑脫。
但每個階段都有不同路要走。當肩上的書包換成擔子,從考場走到職場,從被他人照顧到照顧他人。
不必太懷念過去,我們終將走向未來。
誰都有難過的時候,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命運不會垂青每個人。珍惜現在擁有的,我們已經比太多人幸運。躺在原地不動抱怨確實很舒適,但那不應是你我的選擇。除非你家里有一座礦,或者很多座。
至于煩惱,那大概是青春期的事了,起碼我現在想不起來。說到底就一句話:
干就完事了,完事接著干。
曲童話又不見了
文 | 曲尚
“曲童話,你又去哪了?“
以上這句話,是我每天在家說過最多的話。
曲童話是我的貓咪,我姓曲,它自然也姓曲。叫她童話,是我有個公主夢,希望能永遠活在童話世界里。
這又是童話又是公主夢的,聽起來似乎還挺美好。
在它來之前,我曾幻想著我們的生活,比如它黏在我身邊,蹭蹭我的手,給我踩踩我這老年人的腰。但是!重點來了,貓呢?我壓根找不著它。
它喜歡躲藏在各個角落里,藍貓在暗處跟黑貓沒什么差別,看不見也是真的看不見。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貓是怎樣,曲童話我是真的經常找不到它,不是床底就是瑜伽墊里,要么就是衣柜快遞盒,總之它能藏的地,它都藏。
我近期買的快遞,盒子又不大,它前半個身子鉆進去,后半邊露外面,卡住了。我尋思著,咱是女孩子,能不能矜持點?曲童話?
而在剛剛,我一到家就看到室友給我轉發微博熱搜:“貓的避障功能有多強?“。
我看完覺得,要么新聞是假的,要么我養了只小傻貓。曲童話整天在家撞床頭,動不動就在家四處亂竄,還是很突然的竄。每次她跑來跑去,都能嚇著我,正好前同事跟我聊天,他說他家藍貓也是這樣。
曲尚想問問各位鏟屎官們,你們家貓難道也這樣?
好了這次先寫到這,我繼續去找曲童話了。
“曲童話,你又去哪了?“
今天就算了
文 | 梅頭腦
知識越豐富的人,越無知。
以前上過一堂課,老師還用數學的方法給我們證明。簡單轉述一下就是:如果知識的海洋中有一大一小兩個氣泡,代表兩個不同知識儲量的人,那么很容易觀察到,這個氣泡越大,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面積就越大,這個人就更無知一些。
所以越是求知的人,越能感覺到自己的無知。
早年我只覺得這個觀點新奇,并未細究。但自從我三分鐘熱度往一個個領域莽的時候,我才領會到其中的道理。入門B-box才知道,那些大神背后是我無法企及的天賦和汗水;寫過一些東西才清楚,自己寫的是狗屁不通;學過吉他才明白,基本功都是爬格子練出來的。所以身為一個“懶慫懶慫”的人,談及這些東西我都羞于啟齒。
可是又能怎么辦呢?“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我的一生就只是這樣,被“改天再去”、“等會再說”、“有空聚聚”、“下次一定”填了個滿當。
世上多得是難事
文 | 顆馨
高考推遲了一個月。
這件事好像跟我沒什么關系,我的高考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是新聞一出,我還是跟著發愁。作為容易焦慮人群,我太明白面臨大考的心情。那種不知道他是晚點來好,還是早點來好的矛盾心情,我好像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我是藝考生,當年省考成績非常好,好得驚天地泣鬼神的那種,一下讓習慣做差生的我受寵若驚。可惜運氣用完得太早,后面的校考成績都差一點。
還好我是個膽小的人,到最后不敢不學習,也不敢想失敗這件事,就是什么都不想,一點預設都不做,跟自己說我能做到的也就這些了。考試結束之后,我才發現,那段時間我脫發嚴重,發胖十斤。
上大學之后,朋友從雞鳴寺給我帶了一個香囊,寫著“有愿心無目的”。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我在很多我掌握不了的事情面前,最后的一點勇氣。我只希望他會好,但不敢奢望他真的好。只能放空腦袋,什么也不想就一點點做好眼前的事。
曾經很流行的一句話叫“萬事勝意”。我總覺得太貪心了,如意都夠難了,你還希望他更好。不如祝你得償所愿真誠一點。
高考只是人生的大考之一,后面還有很多大考,來的突然,走的也快,錯過了就錯過了,考好沒考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單純一點,奮斗一場,有愿心無目的,可能就會得償所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