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男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兩個女人,至少兩個,紅玫瑰與白玫瑰.
? ? ? ? ? ? ? ? ? ? ——張愛玲(有刪改)
接下來,我就以“紅玫瑰與白玫瑰”來細說“薛寶釵”與“林黛玉”吧.
通常來說,“紅玫瑰”是男人熱烈的情婦,而“白玫瑰”則是他們貞潔的妻.
的確,不假,畢竟情婦一直是被貼上“小三、浪蕩、下流”破壞別人家庭的標簽,不是嗎?
而妻子則永遠是以一種“高潔、溫柔、端莊得體”的形象出現的
那么接下來,我就要以我的見解來推翻這世俗的認知.
有的女人,雖然外表“沉湎淫逸”實則內心“單純天真”;有的女人,雖然外表“冰清玉潔”實則內心“放蕩不羈”,那么這種情況,還能以上文所說的那些詞來形容么?
在我看來“釵黛二人”便是“紅白二玫瑰”
林黛玉是外表的紅玫瑰,內心的白玫瑰;薛寶釵則是外表的白玫瑰,內心的紅玫瑰.
縱觀全書,林妹妹“尖酸刻薄、異常小氣”而薛寶釵則是“平易近人、落落大方”這便是外表的“紅白”之分.
從周瑞家的給林妹妹送花就可以看出,周瑞并無二心,而林妹妹卻說:“這花兒是單給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姐妹們都有?”在周瑞家的說出每個姑娘都有過后,她便說:“我說呢,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會留給我.”便把花扔回去了.
弄的周瑞家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這便是黛玉所表現出來的“紅”的特性.
而寶姐姐則特會“將心比心”多溫暖啊!
在黛玉每遇秋分之時必犯咳嗽,寶釵來看她,跟她說了好多知心的話安慰她,并為她準備冰糖燕窩粥,打發人每日送來.
是不是很貼心,連多愁善感的黛玉都被她“感化”了.
這便是寶釵所表現出來的“白”的特性.
可最后紫娟為“寶黛”婚事去求她時,她說什么“她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找人去說,反而讓我母親去說,這是個什么道理?”
(注:薛寶釵第一目標并非是賈寶玉,相反,她到同賈寶玉成婚之后也依然瞧不上他,她到賈府來為的是準備進宮選妃,想做皇帝的女人,只不過后來,薛家出事,薛寶釵的哥哥薛蟠坐牢,于是選妃的資格便沒有了,這時候薛寶釵就為了自身和家族利益,從而緊抓“金玉良緣”)
昔日“釵黛”姐妹之情瞬間了無蹤影.....
從表象去看本質
那么真正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判斷一個女人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到底是應該從表面評價還是從本質去評價?
在大觀園長輩主子們的眼里,薛寶釵自然是大方得體的好孩子,那不妨來看看下人眼中的她吧.
《紅樓夢》原著中寫道: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薛寶釵真的比林黛玉更得人心嗎?其實也就只有大部分不知內情的小丫頭子們,喜歡與寶釵去頑.
原著中,紅玉原以為薛寶釵是一個善解人意之人,黛玉則是小心眼、尖酸刻薄之人,從有一次大觀園給花神娘娘過節就可以看出紅玉是偏向寶釵的.
當時兩個小丫鬟正說著私密之事,但是被薛寶釵聽了去,機智的薛寶釵馬上喊出林妹妹的名字,讓兩個小丫頭誤以為是林黛玉聽了去,這時候紅玉便說:“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里又愛刻薄人,心里又細,她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怎么樣呢?”
但她卻不知她在薛寶釵心里的形象,是個奸淫狗盜之人,眼空心大、刁鉆古怪的東西.
可也不是各個丫頭都這么“有眼無珠”,好比香菱.
香菱是薛府的人,更是薛寶釵親哥哥的妾室,自幼喜愛詩書,整日挑燈夜讀,想拜一個師傅,讓她教自己作詩,按理說薛寶釵是不二人選啊,為何她要去拜黛玉為師呢?
寶釵在對黛玉說知心話的時候,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作詩寫字等事,也非你我分內之事”.
如此看來,想必薛寶釵在教香菱作詩的時候,類似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話沒少說,而且她不會像黛玉一樣從最基本的開始一點點的教香菱.
寶釵生性沉穩,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
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
黛玉其實比寶釵更好相處,畢竟第一次見面就很熱情的人通常是最虛偽的不是嗎?
薛寶釵更對有權勢之人親熱,而林黛玉更同情弱者,可以跟小丫鬟成為知己,同床共眠.
正是因為黛玉這種“心性”紫鵑才將她視為親姐姐,為她去求薛寶釵,去試賈寶玉.
下人雖然是被使喚的,但是卻很難得到他們的心,一旦得到,他們便會為你掏心掏肺,乃至去死!
紫鵑在黛玉死后,殉主了......
然而薛寶釵,并沒有跟哪個丫鬟很要好吧....別說丫鬟,就連同等身份的小姐們,也沒一個跟她真正玩兒的好的,因為她從未真心相待過誰.
這便是我的理解
林黛玉是表面的“紅玫瑰”內心的“白玫瑰”
質本潔來還潔去
薛寶釵是表面的“白玫瑰”內心的“紅玫瑰”
自古書生多意淫
“釵黛”二人是賈寶玉的紅玫瑰、白玫瑰亦是曹雪芹的“紅白二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