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寫過一篇詳細的工具思維的文章,用一個好的工具,不但能夠讓我們做事的效率大大提高,效果變得更好,甚至能讓我們快速的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善用工具幫你快速脫穎而出
我們常說成功沒有捷徑,其實我認為工具就是一個捷徑,我們的確不能一下子讓自己的奔跑速度變快,但是加上自行車就能迅速而且省力的到達我們想去的目的地。
善用工具,讓我們能夠在非常多的領域迅速的脫穎而出,現在是一個編程時代,各種神奇功能的App層出不窮,我經常會和朋友交流好用的App,關注App so,少數派,最美應用這些推薦好應用的平臺,下載了無數的App,結合自己真正的生活體驗這些App,最后留下真正能夠幫助自己的App。
我理解的優秀App
首先核心功能一定要極為好用,是開發團隊深刻的洞察了大量真實的使用場景設計出來的,你在使用的時候會有那種完美契合的感覺。另外一定要做到簡潔,不管是功能還是UI設計,專注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稀缺的品質。在一些輔助功能方面比如數據統計這些能夠做的更好當然更好,沒有也不會覺得缺憾。
另外我希望他們收費,但是價格不要過高,30元以內我幾乎不會考慮價格直接購買。我也經歷過工具App創業公司,變現極為困難,很難專注的開發更好用的功能。
使用工具的心法很重要
很多工具其實對應的都有方法論或者技巧,如果你不知道這些使用心法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工具平凡無奇,甚至極為雞肋。
今天我所有推薦的工具著重會強調使用工具背后的心法,然后分享我自己使用的場景,大家可以借鑒,同時思考屬于自己的使用技巧。
最后,我的工作是做內容運營,閱讀,采集素材和靈感,專注,優秀的輸入體驗,符合審美的分享,這些是我的需求,很多和我工作性質不一樣的可能就不像我對這些App需求那么大。
我一直在使用的簡潔高效App
-
方片記事/方片搜集
方片記事
只說核心功能就是語音記事,打開App直接長按一個按鈕接可以直接開始語音記事了,配合iPhone的3D Touch的話連打開應用都可以直接省去。這款App的語音記事不但錄制聲音,而且會轉化成文字,以兩種媒介的方式保存你的記事,好用,而且不會遺漏信息。
我的使用場景:
我經常會在寫東西之前閱讀大量的相關內容和素材,然后會脫離開電腦,在一個安靜空曠的地方來回走動,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這時候會陸陸續續的產生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如果我跑回去用電腦記錄,后面的靈感可能就全部沒了,手機打字也是一個超級打斷思路的方式,而用這個App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用語音記事可以直接把剛才想到的說出來,然后繼續思考,想的差不多的時候,回到電腦旁,對照這些文字開始梳理。一些文字轉化的不是很準確,還可以聽語音,不會遺漏任何信息,不過現在語音轉化文字的功能還是蠻準確的。
推薦理由:一鍵記事,極為簡潔高效,才讓我們會有記錄的欲望,這是很多記錄工具都忽視的點。
- 瘋狂番茄
番茄時鐘工作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我一開始認為這種工作方式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摧殘,有點反人性啊。在現在各種打斷的工作環境中,完整的25分鐘不打斷很難做到,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是鄙視推薦番茄時鐘工作法的...
后來聽李笑來老師說他需要特別專注的時候也會用番茄時鐘工作法后,我又重新開始認真的思考這個工作方法。
瘋狂番茄這款應用最為吸引我的就是他在25分鐘期間,可以設置一種聲音,是類似石英鐘走秒針的聲音,咔噠,咔噠,咔噠...可以設置合適的音量,專注的的時候會把這種聲音忽略掉,而自己走神的時候,這種聲音又會提醒自己,意識到自己還在番茄時鐘里面,讓自己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從而變得更專注。
我的使用場景:
首先不需要一天每個階段都用番茄時鐘,另外,任何方法其實還有一個習慣的問題,當你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方式,也許就不會覺得這樣很反人性。
一般我會提前一個小時到公司,而且我的工作一般早上簡單的交流過后,上午的時間也是比較沒有打擾的,而且上午的精力最好,在這個時間段用番茄時鐘,專注的解決幾個困難的事件,這就是我的番茄時鐘的使用方法。
結束就是清脆的叮叮兩聲,自動開始5分鐘休息,然后要不要開始下一個番茄時鐘,需要你重新點擊開始,也是給你一個考慮的時間,依據當時的工作情況,選擇是否進行番茄時鐘。
這個App是收費的,6元錢,如果你認可或者想要嘗試番茄時鐘,這個價格還是很值得一試的,當然需要你對番茄時鐘有足夠的理解。
推薦理由:就是它的持續的咔噠聲,能時時提醒自己在番茄工作時間內,而且能讓我更專注。
- Pin剪貼板工具
很棒的一個剪貼板工具,Mac版本可以直接同步,閱讀的時候直接復制就可以,省去了復制一段內容,切換到筆記App保存,它會自動同步到Mac上的Pin,對我來說省了很多步驟。而且還有和錘子big bang 一樣的分詞功能,在手機上選字的體驗極好。而且在通知欄做的交互做的很棒,用起來簡單實用。
Pin是今年AppStore的精選應用,還有一些其他功能,我用的不多,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對這個App的測評。這個App,在手機上是免費的,Mac上是30塊錢。
推薦理由:簡單好用的剪貼板對網絡運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神器。
- 奇妙清單
同樣的還是先說明使用工具的心法:我們的大腦真正高效的時候只能處理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惦記另外一件事情,可是有時候不惦記又徹底把另外一個事情給忘記了。
給自己建立一個工作習慣:
只要想起來不是當下要做,是后面的時間要做的事情,都記錄到奇妙清單中,然后徹底把這個事情從自己腦子中移除,專注現在做的事情。如果中間插入了一些事情,是自己3分鐘之內就能做完的,就迅速做完,然后回到當下的事情。
當你習慣了心無掛礙的專注工作后,你會愛上這種感覺。做完一件事情后,勾掉清單的叮一下,感受自己又干掉一個事情的快樂,會讓你開心的翻看清單,繼續干掉其它任務。
但是記得,千萬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清單塞的滿滿的,而不去完成,如果你一看清單就頭暈,一想起自己還有那么多任務還沒處理就心慌,恭喜你,你已經患上了執行癱瘓的病了。
其實還有一個不錯的清單工具叫滴答清單,都是全平臺支持,不過我是覺得沒有奇妙清單純粹,當然也可能是我一直使用的奇妙清單,不想再重新換了。
推薦理由:極為經典的清單工具
- Bear
一開始只是因為它的圖標特別漂亮,而且聽很多人推薦,也就使用了一段時間免費的,輸入方式是和markdown差不多,有一些小的改動,不過輸入的體驗的確是很棒,而且呈現出來的排版看起來特別舒服。
我在手機上打字是極少的,不過有時候外出還是會需要記錄一些筆記,Bear會讓我更有欲望去做筆記,很多筆記字排成一坨,真的是一點寫下去的欲望都沒有。
我認為它就是一個純粹的寫作工具,有很不錯的輸入體驗,但是絕對不是筆記系統,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都比它更適合。我因為需要主動同步Mac端,還是購買了Pro版本,10元/月,對于沒有這個需求的人來說,使用免費的版本其實也夠了,
推薦理由:它是一個讓你更有書寫欲望的寫作工具,對于寫作需求不高的人,不推薦使用付費版本,畢竟不是一次購買,而是月費的方式。
- 印象筆記
我其使用3個筆記系統,有道云是最早用的,也是用的最好的,不過后期轉Mac后,有道云的Mac版本實在是用不下去,轉用為知筆記,有道云只作為存放我日記和分享文章使用,因為它在Mac版本可以設置密碼和免費分享文章。
之所以推薦印象筆記是因為它和Spotlight結合起來太棒了,不用筆記本身的檢索系統,直接在Spotligh搜索關鍵詞,可以直接到達想要關鍵詞的文章!
這可以衍生出很多用法,比如我去年看了牙醫,我在印象筆記中記錄牙醫:138xxxxxxxx。今年我要找牙醫的 電話的時候,直接在Spotlight搜索牙醫,就能立刻找到電話號碼,其它生活信息也同樣如此。而且截圖信息也一樣可以保存到筆記中,在截圖加上你能夠聯想到的關鍵詞,下次搜這個關鍵詞就能找到這個截圖!
所以,我們很多內容素材全部轉移到印象筆記中,做好分類,標簽和關鍵詞,寫東西需要案例,句子,故事等等,可以直接通過Spotlight找到我要的素材。這也是我剛剛發現的一個超級好用的技巧,所以還在搭建我的內容系統,后期專門做一個分享。
- 簡書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感謝簡書讓我開始真正的開始寫文,我在公眾號每周只更新一篇,簡書每周5篇左右,因為公眾號排版,配圖,優化實在是太消耗時間了,就像我一直強調的,寫字的欲望很重要,對于很多新手來說,開始寫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還要弄得那么復雜,很容易就放棄了。
在簡書上可以流暢的寫完,錯別字都不帶改的,就為寫個痛快,不需要背負太大的壓力。而且能夠看到很多寫文的新手寫自己的歷程,能夠激勵我寫下去,因為我并不孤獨!
推薦理由:于熱愛寫作和閱讀的人來說,這里已是一個溫暖的地方。
尾巴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工具如何強大,更重要的是我們清楚我們想要什么。
- 后面一篇寫一些生活化的App:Timi記賬,Now ,Seven ,錘子便簽,即刻,倒數日。
- 可能還會有圖片處理系列App:Prisma,潑辣修圖,VSCO,instagram,黃油相機,Snapseed,F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