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1:“在我們看來,中學的成績遠比具體知識的掌握更有意義。它們不僅可以反映動力和持久性,還能體現(xiàn)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時間管理能力,因此,它對我們預測一個學生能否完成大學課程意義更為重大?!?/p>
感悟:感覺這一點在中國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中國的大學教育是“嚴進寬出”。大學生們每每回憶自己最拼搏的經(jīng)歷和時刻都會提到自己的高三時刻:那時候自己能嚴格控制作息時間,那時候有著邊學習新知識邊做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那時候再苦再累都提醒著自己艱苦奮斗、永不放棄……
然后一進大學后,就感覺自己得到了解放,無數(shù)學生在高中時候找到人生奮斗目標。在大學時候迷失人生奮斗目標……
摘抄2:而手段就是憑借詹姆斯·赫克曼所說的“非認知能力”,以及大衛(wèi)·萊文定義的品格力量。那么,如果我們能對大量青少年這樣做——不是幫助他們掌握國際象棋棋藝,或是說服他們不再打架斗毆,而是幫助他們培養(yǎng)大學畢業(yè)所需要的那些心智能力和品格力量,結果又會怎樣呢?
感悟:希望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加入一些有關“非認知能力”的課程活動,相信對學生進入大學后,乃至走進社會都有著深遠影響。
摘抄3: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特殊強調(diào)的基本能力:智謀(resourcefulness)、靈活、雄心、專業(yè)精神和正直。
感悟:還有一個基本能力也需要引起社會重視,那就是如何當父母的能力。這個社會很多能力都需要考取資格證書,唯獨當父母不要任何資格證書。所以才會出現(xiàn)那么多傷害孩子的父母……
親子互動:
晚餐后先生和我?guī)鹤尤W習滑輪,從一人扶著兒子一只手開始,到兒子慢慢可以自己站穩(wěn),接著嘗試緩慢前進,然后他在我和先生之間來回滑行,再發(fā)展為自己向前滑行100米,最后可以完全獨自進行一個來回。兒子的成就感滿滿,希望明天可以加快速度滑行。
感恩一語:感恩娃爺爺做好豐盛的晚餐等我們回家吃飯,爺爺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