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幼稚地認為,自己還很小。
可是,一不小心,己經到了不愿談論年齡的年齡。
曾傻傻地想,父母會永遠健康。
可是,時光瞬逝,雙親已白發蒼蒼,體弱多病。
男人,三十八。
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齡。
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年齡。
是一個肩負責任和義務的年齡。
然而,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
三十八,生命似乎已經過去了一半。
回顧這一半,平平淡淡,碌碌無為。
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我小時缺衣少食,在黃土與汗水中成長。厭惡農田,一心想離開貧窮落后的農村。無奈一是無人引導前進方向,二是天資愚頓(很大程度上還是與生存環境有關吧),只能考個師范專科,畢業后在城里民辦學校闖蕩幾年后成為一名正式教師——鄉村教師。(好像是城里的客人,轉了一圈又回到想離開的農村,是不是有點對命運的嘲諷?)期間經歷了失戀和失業的心痛。
農村孩子成為教師,是大多數農村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因為辛苦的他們只和教師有過接觸,認為教師是鐵飯碗。風不刮,雨不淋,收入穩定。這似乎是他們心中最好的工作。
掐指一算,已經在三尺講臺上耕耘十五年。十五年,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收獲到了白發、皺紋和身心疲憊。
教師工作真的很好嗎?
不,教師工作似乎就是永遠無休止無創意的重復勞動。我仿佛知道,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今天在做什么。
教師工作似乎就是永遠追求分數,無論學生愛學不愛學,都是統統地逼迫他們去學。
教師工作似乎就是永遠和調皮學生做斗爭,和部分不講道理的家長做斗爭。
教師工作似乎就是永遠防溺水、防交通安全等。(我常常感到奇怪,現在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對孩子只生不養,學生在節假日出現事故干嗎和老師有關系?在歐美國家,學生在節假日出現事故,要判父母監護不力的,而我們呢??)
教師工作似乎有一定的風險,近些年一些心理不健全的學生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打架,就失聯,就跳樓。一些三觀不正確的家長動不動就和老師動刀子。這些案例,似乎和自己很遠,其實就在身邊。
……
難道,下一半人生也這樣過嗎?
曾經,被這百無聊簌的日子壓抑地想去heaven。
曾經,望著病床上的老娘。心想,一定安努力向地活著!
感謝李尚龍的書,他告訴我——世界不會因任何人的離去而改變。
感謝湯木的書,他告訴我——你不去折騰,你老時拿什么來回憶?
.
下一半的人生,不但要活著,還要萬倍精彩地活著!
我的目標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現在開始努力主攻英語,考取研究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
? ? ? ? ? ? ? 二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