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振委會推文,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雨柔和丈夫的身體都很虛弱,不易受孕,結婚后一直在調養,三年多了,她的肚子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夫妻二人的內心由迫切渴求轉為順其自然。
公婆經不起親戚朋友和周圍鄰居的閑言碎語,對她很不滿意,總是責難。
幸好丈夫跟她站在同一戰線。他們夫妻二人經常住在雨柔娘家,節假日才回婆家。
雨柔的父母是工薪階層,都已退休。母親為她操碎了心!到處求神拜佛,咨詢生子良方,購買中西藥,熬煮給他們服用。三餐營養豐富,照顧得無微不至,可是天意弄人,至今無喜訊。
母親每當看到那些與她年齡相仿、甚至小她幾歲的婦女含飴弄孫,抱、推、牽、載著小孩從她身邊經過,都會心生羨慕。
“你退休在家很無聊吧!女兒也結婚好幾年了,讓她趕緊生個孩子給你帶。你看我的孫子多可愛!寶寶,快過來叫姨婆。”有幾個婦女故意向雨柔的母親炫耀道。
“姨婆!”
母親聽到小孩奶聲奶氣的聲音,鼻子發酸,強顏歡笑!之后再遇到類似的婦女都會避開,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因此抑郁寡歡,食不知味,難以入睡。
“我婆家有個表親的女兒結婚5年無所出,抱養了一個女嬰,一年后居然懷孕,生了個男寶。不如讓雨柔也抱養個嬰兒,我幫你打聽看看。”一個金蘭姐妹見她如此憔悴,主動籌謀劃策,幫忙物色。
“好啊,那就拜托你了,萬分感謝!”母親聽完,愁眉舒展,馬上和金蘭姐妹達成了共識,拜托,道謝。
“柔兒,媽請人幫忙,準備給你們抱養個嬰兒來沖喜。這樣過一、兩年,你就能懷上了!”母親將其認為的好消息告之。
“無稽之談!孩子可遇不可求,順其自然,自己生養的才好。我不會抱養的。你喜歡抱養,就讓別人生的孩子做你的子女,與我無關。”雨柔特別排斥封建迷信,非常反感地回絕了母親的好意,語氣生硬。她沒有注意到母親的臉色瞬間黯淡無光。
“柔兒,我的耳朵好痛,晚上總是嗡嗡響,一整夜都睡不著覺,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我的耳朵里一定是長了惡性腫瘤,活不長了。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啊!還沒有抱孫子,就要走了……”母親幾次三番找雨柔哭訴。
雨柔知道母親就像個孩子,總愛小題大做,剛開始幾次根本不去理會,當作耳邊風。但次數太多,不免有些擔憂,便帶她去醫院做檢查,結果耳朵里什么也沒有,除了一點耳屎。醫生確診:耳痛、耳鳴是思慮過重,失眠,虛火上升導致的。
“柔兒,我們小縣城的醫生根本不會看病,吃完他的藥,耳朵痛得更厲害了。我的耳朵里肯定是瘤,必須去市醫院掛專家號。”母親低著頭,哀怨地看著雨柔,要求道。
雨柔只好帶她去市醫院掛專家號,醫生的診斷結果還是一樣。母親依然不肯相信和接受,繼續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整天唉聲嘆氣,碎碎念!雨柔實在無力招架,躲回婆家住了十幾天,耳根清凈。
她再回到娘家時,發現母親的情緒更加低落了。
“我又帶你媽去找了幾個醫生,她吃了很多藥,打了十針,都不見好。怎么辦?”父親已無計可施,疲憊不堪地問雨柔。
“爸,我媽得的是心病。我們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吧!不要跟她言明,我怕她知道了,不愿意去。我已經咨詢了一個心理醫生,和他約好了時間和地點。”雨柔說出了自己的提議與計劃。
“好吧!”父親表示同意。
母親經過心理醫生的多次輔導和治療,慢慢解開心結;耳鳴和痛感消失,吃得下,睡得著,心病漸漸痊愈;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順其自然。家人們看到她變得開朗樂觀,都松了一口氣,皆大歡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