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呀,我是小暖。
你們也知道,我平時不是在上班空閑的時候偷偷寫文章嘛,上次差點被發現,估計他們也猜了個大概,我就不管了,反正也不熟。
但其實在我左手位置這個大佬,我悄咪咪給他講了我做公眾號的事兒。
大佬人不狠話不多,就在上個月,他給我聊了半個多小時關于職場自我提升的東西。
畢業后還能有大佬指點真的很難得!
小暖全程都是在“嗯嗯嗯嗯,原來是這樣,哦哦,我要下去想想”
他嚴肅地說:我希望我給你說的這些,不是你回答“嗯嗯”我希望你能夠有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去反駁我。
好吧,對我來說有點難度,新想法目前我還真想不出來,吸收了那么多營養,總還是得讓我慢慢消化才行。
而且我覺得大佬講的就是很不錯,沒啥可挑剔的啊。
大佬就很無奈,哈哈。
我就想著要不把這些方法也分享給你們看看,咱們一起成長啊!
我以前剛畢業的時候就想:要是能有個大神能夠指點我,告訴我該怎么做就好了。
現實就是:真的只有學生時代老師會教你怎么做。
但畢業上班,大家基本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能坐下來給你講講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和心得真的很少的,大多數人是不會講呢。
以下內容不多,小暖也在消化吸收中,道理聽了咱都懂,更重要的是要嘗試行動摸索起來呀!
1、想要在一行扎根,多研究同行案例 ,成功的人自有他成功的原因
比如今年年初,和朋友聊起自己想做公眾號。
當時朋友就建議我,先去找和自己定位方向相同的號主,看他們做出來了沒?
去研究他們文章的特性,里面肯定是有成功的原因,找對方法再去行動會高效很多。
的確有用,我當時就是用的這個方法,找到了適合自己定位領域的賬號。
從而報名學習課程,到現在運營公眾號有2個月了,算是慢慢向寫作靠近。
其他行業同樣適用,不管是哪個領域都會有拔尖的人,多分析學習他們成功的作品和原因比起自我摸索會進步得快。
2、用對方法比悶頭直撞更重要
小暖之前做銷售的時候,主管就這么形容我:小暖啊,不管什么事,只要接到了,只管沖就對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額,是的,我是這樣的直性子,著急火燎地只想趕緊沖向目的地。
好處呢:就是認定的事情,只會往前沖,不容易中途放棄。
不好的地方呢就是:大腦直接省略了思考的過程,專注力更多用在了行動上,腦袋不經常思考就會變得比較機械化。
要知道,是大腦控制行動,不是行動控制大腦。
像我之前做銷售針對不同客戶采用的溝通話術基本都是一樣的,業績穩定但不提升。
朋友呢,會根據不同人物性格和背景說出不一樣的話術,業績提升很明顯。
所以:職場上,不能光做,要想,多思考如何做才能夠更高效地完成任務,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可不能像小暖一樣悶頭直撞,讓腦子轉起來,不轉起來,真的會生銹的。
用對了方法,再悶頭直撞還是可行的哈,因為你目標明確,后勁更十足。
3、多看工作對自己的成長空間和價值,增加談判籌碼
因為那天我正和大佬抱怨工資低,以后沒錢發稿費咋辦哈哈。
他說掙錢急不得,多看工作本身自己能成長進步多少空間?
這份工作能夠給你帶來價值是?否是有成就和滿足感的?這個取決于工作的幸福程度。
如果你的工作能力提升上來了,自然可以增加和公司老板談判的籌碼或跨公司增加薪酬,這個是一個很對等的關系。
聽完,我瞬間心態平穩了,踏實干事吧。
4、明確工作是為了事業還是生活
其實當時我從銷售離職還有一個原因是:經常性加班,從最開始的一個月休6天變成了一個月休2天。
能夠給自己去好好生活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說自己掙了錢都沒地方去花,就是網購消費。
我有一個朋友很明確自己的需求:她既要錢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生活。
我離職后,她就換了一家公司,工資雖不上以前,但也不低,一個月基本能保證大小休,平時加班不會那么多,看得出來,她快樂了很多。
每個人對工作的初心都是不同的,有人把工作當成事業,獲得成就感,而有人工作賺錢就僅僅是為了生活,兩者都沒有對錯,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和需求。
想清楚這些,你對工作的理解不同感受也會完全不一樣了。
5、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的確是可以讓你少走彎路
讓我想起近幾年流行的知識付費,所謂站在大佬的肩膀上行走是要比你自我摸索會走得更快些。
實際工作中可以多積極主動和身邊有經驗的人學習經驗,雖然大家也都很忙,但學到的東西是自己的,臉皮放厚一點也沒有關系。
大佬讓我和主管多溝通學寫文案,可我看到文案腦袋就疼,不想寫,也不想學,你們別學我。
現在小暖生活中有啥所得所學都想在這里和你們分享。
希望能夠給即將參加工作的小伙伴一些參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