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社的毛總,是策劃大家,最認同他的一個觀點是:“好耍”是一切項目成功的前提!
最近,朵朵童農莊來了一批又一批新生代高手:寶恩幼兒教育、金運之旅、去哪兒網、沐諾農場、龍生CS等等,大家的共同關切是:如何更好玩?
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簡單。別說是占地以公里計的特色小鎮,當你試圖憑借自己以往的成功經驗去駕馭一個正在風口上的小小農莊時,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處處都是新坐標的新戰場,絕非你想象中的朝陽行業日進斗金,結果往往是預算一增再增,學費一交再交,最后求生蓋過發展。
更可怕的是,隨著政策和行業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有知識、有視野、有創意、懂金融、懂互聯網、懂8090后的一波新生代悄然殺來。
比如95后明明創建的寶苞農場,同樣的休閑農業,同樣的親子游,同樣的兒童教育,居然讓他們玩出了花兒,短短2年估值六個億,還有一波又一波資本追投!
他們搞起的“一畝田園”、“耕地寶”、貨柜客棧,讓城市人玩的樂不思返;
他們的主題采摘,文創采摘,每斤售價比一般高出數倍,消費者還樂此不疲;
他們通過場景革命,喊出了“你吃的不是飯”的口號;
他們一分錢不花,把自己場所的軟文刷爆朋友圈;
他們什么設施沒有,一片空地就能讓幼兒園爭相組團前來;
他們用幾根木棍搭建“小門”卻憑借獨特造型引爆朋友圈,進而無數游客蜂擁而來;
他們能用幾個不值錢的小文創小活動讓用戶為之瘋狂;
當你考察完莫干山之后傾力打造的民宿還沒有完工,他們莊園一片草坪上的集裝箱宿營地、帳篷露宿已經人滿為患;
他們兩個小時就能眾籌個四五百萬,并憑借一份商業計劃書吸引五六家風投。
他們通過公司化、平臺化管理,吃著火鍋唱著歌,盡享文旅樂趣。
當你努力周折找關系報項目要補貼時,他們一場活動搞下來,市委書記慕名前往,點名要重點支持……
這正印證了一句流行語:不是你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自媒體開創的時代,個人才是決定勝負的主角,玩法才是戰爭的必殺器。
尤其在完全市場化的農莊領域,考驗經營者的,不再是以往的資源儲備,而是對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客戶畫像的準確描述、完全企業化的運營管理、數據化的客戶關系維護以及大格局下的平臺化打造。這時,如果還想憑借壟斷資源、強勢渠道、大量資金、政府關系等等來換取消費者的親睞,只能說,你老了!
其實,以人為核心,讓人“好耍“的商業玩法從來都是競爭的核武器。互聯網重構了商業社會的游戲規則,尤其是自媒體時代,個人為中心取代團體為中心的社會組織架構變革之后,這一切表現得更加明顯。
在新的游戲規則中,依舊是物競天選,適者生存。我們不需要英雄遲暮地感嘆,更不需要祥林嫂般地抱怨,按照新的規則走,才能趕上春天的列車。
只是,那該怎么辦?我們依舊要說,在集合了一產、二產、三產的休閑農莊,在政策面、資金面、人才面、土地面均不明朗的鄉村,僅憑一己之力很難玩轉,進行平臺化運營,眾籌一伙兒愛玩、會玩、能玩出花的新生代、鄉賢、新農人,是不二選擇。
這是一個吃飽了撐的時代,娛樂至上的時代,學得好、干得好都不如玩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