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喻是比喻的一種,就是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喻體來比喻同一個本體。下面是一個例子。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陸定一《老山界》)
這個句子用了四個喻體:春蠶在咀嚼桑葉,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山泉在嗚咽,波濤在澎湃來比喻同一個本體——不可捉摸的聲響,把“不可捉摸的聲響”形象化,使之具體可感,且有很強的畫面感,極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再舉一個例子。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朱自清《春》)
在這個句子中,作者用了三個喻體:牛毛,花針,細絲來比喻同一個本體——春雨,寫出了春雨細、密、綿長的特點。
大家課外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可以留意這樣一些博喻的句子。
西人亞里士多德有云:“比喻是天才的標識。”生動、形象、貼切的比喻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添彩。而博喻還可以培養寫作者的發散性思維。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不妨嘗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