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三個人,菊豆、金山、天青,開頭處,金山買回菊豆,當成性奴和生育機器對待。
天青日日聽嬸子慘叫,憐憫之外,萌生了最原始的情欲。而這,是所有悲劇的開端。
他從角落小洞里偷窺她的肉體,自知違反道德,可從小無父無母,又沒成親,愛和欲空虛,她走進他心里似是自然而然。
而她在暗無天日里的虐待里,他是身邊唯一可以親近的男性。
在極端環境里,諸如《太空旅客》里的男主,因為畏懼獨自面對90年的光陰,而喚醒了一位女乘客。當世界只剩下兩個人的時候,依賴、傾訴、陪伴,愛情不可避免誕生了。
可那是天災,《菊豆》是人禍。不同于當今社會入了刑法的人口買賣,在上個世紀20年代,買來女人做媳婦和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菊豆只是萬千舊社會婦女里的一個縮影,她無力決定自己的命運,被當牲口糟踐,也無人問無人管。
她需要有人疼,被保護,而天青,也恰好滿足了她的空缺。
有一個鏡頭,天青把刀砸在樓梯上,金山問時,又顧左右而言其他,這個人物的性格就立起來了,有原始的正義感,但也懦弱。
這懦弱也在叔叔死時,他扇了她一巴掌處表現出來。
人性畏強,金山死后,菊豆帶著惡狠狠的快感說出,天白是天青的孩子,這下可出了氣,而這果又催生了其他的因。
在苦海無邊的人生里,天青和菊豆把握住唯一的溫暖,尋歡作樂。
可舊社會的大家族就是個大囚籠,寡婦不能再嫁,要保持貞潔,就算被家暴也不得跟他人好,這是宿命。
一己之力,對抗不得大環境,所謂“為了你愿意背叛整個世界”的美夢,只存在于童話世界里。而他們這個弱點,也被金山抓住了,報復似的讓天白當著家族眾人的面,喊天青哥哥,喊自己爹爹。
宗族眾人在祠堂里的鏡頭,構圖和打光類似陳凱歌的《風月》,都是帶著封建社會印記的陰暗壓抑基調。
影片有兩處鏡頭語言重復值得探討,一處是染坊里的紅布絲絲縷縷墜入水里,第一次出現是他們初嘗禁果的地方,個人認為有初夜紅的意味,這才算她真正意義上的初夜,之前是被徹底物化。第二次是天白推下他親爹入水時,有殺人見血的意味。
還有一處是放火,先是天青放火,沒燒死他們,最后是菊豆自己放火自焚,暗示了她最終也沒逃出金山衛為她設定好的悲劇。往大了說,逃不出那個時代的悲劇。
世間對錯是模糊的,在社會整體道德觀畸形的情況下,尤其難辨。所以我不談論對錯,只說因果。
在買賣虐待婦女被普遍允許的時代背景里,有反抗意識的女性,注定以悲劇收場,結局在她有意識地撥開偷窺小孔上的稻草上時,已經寫好。
金山虐女人,心理陰暗,癱瘓了后被菊豆持續性心理刺激。
天青隨了自己的欲望,和嬸子亂倫生子,和兒子只能兄弟相稱,大庭廣眾之下借著醉意流淚。
而天白呢,先是他金山虐待了他媽,后是他親爹媽亂倫又生下了他,雙方都用他當心理報復的武器。
他從不說話,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類,僅像一個象征著惡種的符號,生根發芽后把惡再釋放給外界。
因果相續,輪遞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