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熱愛什么,我只知道我想讓父母感到驕傲,想賺到更多的錢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想去看看這個世界。”——鄧文迪
之所以想寫寫鄧文迪,是因為《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的野心與欲望,讓我想到了她。鄧文迪,現(xiàn)實版的野心女王,她的上位,是靠著一任又一任男人的托舉。
但鄧文迪絕不是某些人認為的花瓶那么簡單。
在1990年代早期,鄧文迪作為加州大學學生和其他三名同學組成了一個四人小組,據(jù)她當時的教授Daniel Blake回憶這個小組是北嶺分校有史以來通過該校經(jīng)濟系的最優(yōu)先小組。另外一位教授Ken Chapman則記得鄧文迪剛來時英文不好,但是之后進步飛快,其非常聰明,學習成績幾乎是A。
Jeffrey Garten,當時鄧文迪在耶魯?shù)慕?jīng)濟學教授則回憶鄧文迪是一個精力充沛、學習努力、十分迷人的學生。
時任Star TV CEO的Gary Davey則回憶說,鄧不是很懂得在大公司工作的規(guī)矩,但這也使她很清新、無所畏懼、充滿了迷人的自信。
今兒我們主要來看一下,撇開不光彩的上位史,鄧文迪身上有什么特質(zhì),注定她是個傳奇。
1、明確知道自己要什么
履歷說明一切:鄧文迪的起飛從廣州醫(yī)學院開始,期間認識了美國人切瑞夫婦,并通過他們順利獲得學生簽證和資助,在加州州立大學學習。通過與切瑞結(jié)婚,獲得美國綠卡。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并獲得MBA學位,獲得衛(wèi)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兩年后,成為默多克北京、上海隨行譯員,一年之后,成為默多克第三任妻子……一切還遠沒有結(jié)束。
從履歷看來,鄧文迪的目標非常明確,求學、就業(yè)、婚戀,不放棄任何向上攀爬的機會。登頂,是鄧文迪的終極目標。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一位密友道出了鄧文迪的性格,“她是這樣一種人,當她從聚會上歸來,會說出遇見的人及聽到的事,她不是天才也不是笨蛋,她要她想要的東西”。
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待社會給予我們什么打擊和磨難,就已經(jīng)打了退堂鼓,想都不敢想,會成為“人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隨波逐流,隨遇而安。或者,只是想想而已,欲望沒有強烈到為之癡狂。一名普通院校的本科生,這樣的起點,有多少人一眼看盡一生?鄧文迪卻不同,不論出于什么樣的境地,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為之執(zhí)著奮斗。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命到感動自己,我們?nèi)钡模沁@股子勁。
2、不錯失任何一次機會
鄧文迪這一路走來,幾乎沒有錯失任何一次機會。
在一次去香港的航班旅程中,鄧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邊,當時這位先生正準備上路前往香港擔任Star TV的副首席執(zhí)行官。飛機還沒到香港,她已輕而易舉地謀到了衛(wèi)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如果,上天給你同樣的機會,你的鄰座就是Churchill,你覺得你會不會比鄧文迪做的更贊?
即使機會真的來了,可能我們也抓不住它。要么根本不具備實力,要么根本意識不到那是個機會。而鄧文迪,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機會。
在那個她并沒有資格出席的高層酒會上,鄧文迪設(shè)法出現(xiàn)在會場,并“故意不小心”把紅酒撒到默多克的褲子上,然后為他拭去。她跟默多克聊了起來,相談甚歡,然后才有了后來的故事。這里,暫且不考慮她不道德的目的,也不評論她“心機婊”的行為。從創(chuàng)造機會這一點上,不得不讓人咂舌。你不知道她如何出現(xiàn)在酒會現(xiàn)場,也不知道她如何三言兩語就征服了默多克。
而根本的根本,不是網(wǎng)評的所謂“風騷”,是她的自信、才智與感染力,讓她一次次抓住機會。
在英國議會對默多克父子的聽證會上,中國"虎媽"鄧文迪被全世界媒體大加贊賞。當有抗議者企圖將一盤白色剃須膏扔到默多克的臉上,鄧文迪左手捉住襲擊者的手腕,右手以排球扣殺動作,一掌向襲擊者的腦門劈下,勇救自己80歲的老頭默多克,“一巴掌成就英雄妻”。連默多克102歲的老母親都對此事深感欣慰。
在那一瞬間,有多少人像鄧文迪一樣做出選擇、迅速反應(yīng)。她不僅替默多克化解危機,也為自己扳回一局。
誰能想到,危局之中也暗藏機遇?
3、給予別人他想要的
扒一扒鄧文迪的朋友圈,下巴容易驚掉。
阿布拉莫維奇是英超切爾西俱樂部的老板,鄧文迪搭上阿布的美貌老婆、俄羅斯名媛達莎·朱可娃,兩人好了很多年。阿布夫妻不但出海請她,辦PARTY請她,連到中國辦切爾西足球?qū)W校,也由她安排在北京M餐廳跟潘石屹和張欣夫妻吃飯。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千金——最有錢的80后女富豪伊萬卡·特朗普也是鄧文迪多年朋友,兩人一起看秀,旅行,參加派對。伊萬卡曾特意在ins上對鄧文迪大書特書,說她是“可以激勵你努力工作,積極向上,同時還能讓你開懷大笑的好朋友”。
Vogue美國版主編安娜·溫圖爾,這位時尚圈最有權(quán)力的女性也是鄧文迪經(jīng)營了多年的強大好友,在時尚界奧斯卡大 Party Met Gala上,鄧文迪是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中國面孔,只有鞏俐能并列一級受邀名單。
鄧文迪的好友名單上還有許多重量級人物:芭莎男主編Derek Blasberg、電影圈大咖妮可·基德曼、扎克伯格、谷歌人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英國首相布萊爾……
有人會說,作為默多克的妻子,有這些朋友不足為奇。但現(xiàn)實生活是,有些女人離了男人就沒法活,但鄧文迪離開豪門,自己成了豪門,朋友還是朋友,閨蜜還是閨蜜,事業(yè)一路高歌,連外媒都評價,她根本不需要男人。
《美國周刊》主編蒂娜·布朗曾與鄧文迪一起主持派對,“她不是那種只會坐在泳池邊的主婦。和她共事是種享受,她相當專業(yè),極其擅長把各種人匯集在一起,十分積極主動。”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曾評價她:“她會把自己擁有的一切資源給予朋友,相信我,這樣的人很少見。所有事情都能引起她的興趣。跟她對話如同置身旋風中心,因為她可以在短短35秒的談話中涉及多達五個主題。每次跟她聊天,我基本上總能認識四個可能成為朋友或達成商業(yè)合作的人。”
鄧文迪還是優(yōu)秀的紅娘,許多名人之間的約會都是由鄧介紹的。
善于為他人考慮,資源共享,牽線搭橋,高情商才是鄧文迪致勝的關(guān)鍵。
鄧文迪,儼然成了一個傳奇,以至于,外媒說她和普京在“認真”的談戀愛時,許多人都信了,因為他們認定鄧文迪想到就可以做到。
她身上有勵志的精神,也有讓人不齒的手段。但誰都無法否認她的彪悍。倒不如以“為我所用”的態(tài)度,取精華去糟粕。
有人說,鄧文迪是現(xiàn)代版的武則天。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