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槿何溪
01
最近發生在身邊的很多事情,感覺都跟錢有直接的關系。
首先是我媽乳腺發炎,然后考慮給她調理的方案,在整個過程中,我詢問了我們平臺幾個幾個相關的專家,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女性乳腺的問題,要及時調理,不然后期有可能會轉化為乳腺癌。
在誠惶誠恐之下,再結合自己所學到的營養學的知識,覺得專家給的調理方案,很有道理,要用營養素來調理我母親的乳腺炎,而選用藥物治療只能起到指標不治本,還有可能會耽誤治療病情的最佳時間,讓后期病情會惡化到不堪設想的地步。
所以在母親的健康面前,我做出了理智的選擇,聽從平臺上專家顧問團老師的調理方案,給母親買了接近兩千多塊錢的營養素,來給她調理身體。
也許在這里有很多人不理解,大家可能都會有一個疑問,生病了為什么不去醫院 ,讓醫生開藥吃,而是選擇價格昂貴,聽上去還不怎么靠譜的營養素來調理身體。
在這里我想說的是,無論在什么事情面前,我都會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絕不會去做違背常理,得不償失的事情,在營養素與藥之間,我選擇用價錢不菲的營養素給母親調理身體, 是因為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學習了營養學的知識,并且我們平臺的健康營養顧問團的專家,老師們,他們都有臨床實戰經驗,甚至有的專家老師本來就是學醫的,也有的老師是研究醫藥的,所以人生病了,到底該補充營養素還是吃藥 ,這些顧問團專家老師們,心里是最清楚了。
因為我給我媽買的營養素,看上去就幾小瓶,就花了接近兩千塊錢,所以因為此事還跟孩兒爸吵了幾次。
吵架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治愈疾病的觀念不同,第二個就是因為錢的緣故,因為對于工薪階層的我們來說,一個月就幾千塊錢,而僅僅買了幾瓶營養素就花去了接近兩千塊錢,覺得太奢侈,太不值。
02
我最近遇到的第二件跟錢有關系的事情是,我們平臺上一位老師的案例。
放暑假之后,Y老師帶著兒子回自己的娘家居住,可是他們母子剛到娘家的第三天,她兒子就被鄰居家的小狗咬傷了,Y老師見此就慌慌張張地帶兒子去附近地方的醫務室打狂犬疫苗針劑,因為情況比較緊急,所以就來不及去銀行取錢,只好從她爸爸那里拿了500元錢,給孩子去打狂犬疫苗針劑。
第二天,Y老師陪父親到自家公園小區散步,散步的途中,遇到鄰居李阿姨,李阿姨見Y老師陪父親散步,就對Y老師父親說:“你家姑娘真孝順,真好,還陪你散步。”
結果Y老師的父親聽了李阿姨說的話,就說了一句:“好啥呀!500百塊錢都拿不出來的人。”
Y老師當場一聽父親是這樣評價自己的,她的心當場都碎了一地,她當時覺得,自己挺委屈的,雖然說自己沒有多大的本事,一個月掙不了多少錢,但是500塊錢,自己還是有的 ,只是錢在卡里當時情況緊急,來不及取罷了。
其實父親這樣評價自己,她自己也覺得,在金錢面前,她口袋里的錢,確實不是很鼓,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患有結石,她也知道我們平臺的排毒項目,能夠輔助病人把結石排出體外,但是就是因為自己的腰包不夠鼓,所以她就不能自作主張,理直氣壯地帶父親去北京借助平臺的項目,給父親調理身體,而是只能眼看著父親吃一些對身體的康復作用不大的藥品。
03
第三個是我閨蜜的案例,我閨蜜的女兒今年七月份剛好滿三歲了,于是她打算讓女兒上幼兒園。
于是她在她們家附近周圍,最近打聽了幾家幼兒園,其中有一家幼兒園的口碑挺不錯,她的幾個同事的孩子就在那家幼兒園上學,于是她打算讓女兒去那家幼兒園上學。
可是當她昨天帶女兒辦入園手續的時候,那家幼兒園的園長,給她說,她們幼兒園開設了一家新幼兒園,新幼兒園的設施,環境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現有的幼兒園的條件要好,只是費用上,新開設的幼兒園的條件,要比前幼兒園的費用貴幾百塊錢。
園長給我閨蜜介紹了新幼兒園之后,征詢了一下我閨蜜的建議,就開著車,載著我閨蜜跟她女兒,去了新開設的幼兒園參觀。
我閨蜜跟隨園長的介紹,從新開的幼兒園的一樓看到了四樓, 從每個幼兒的教室,休息室,餐廳,古箏廳房 ,鋼琴房 ,舞蹈室,美術室,兒童樂園,滑滑梯到幼兒園的機器人再到洗手間參觀了一遍,覺得新幼兒園的設施,配套確實挺不錯的。
但是當她跟園長談及新幼兒園的費用時,她還是遲疑了一下,因為新舊幼兒園一個月的費用,相差四百多塊錢,這對于工薪階層的她們夫妻二人來說,也是一筆要劃經濟賬的數目。
所以我閨蜜這兩天就為此事糾結,困惑,一邊是孩子的教育,一邊是經濟壓力,所以讓她很難做出選擇。
04
通過以上案例,就能夠看出來,對于目前社會來說,有錢真的有多重要,雖然說有時候金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在很多情況之下,有了錢,就有足夠的理由隨心所欲做出選擇,有了錢就可以隨時隨地帶孩子,帶父母外出旅游,讓父母提前吃上營養素,預防疾病的到來。
無論跟朋友還是自己家里人外出吃飯時,點菜只看自己喜歡的菜點,而不是先看菜譜的價格,外出購物時,挑自己喜歡的東西買,而不是先看貨品的價格,遇到想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他人,而不是無助地說一句:“自己的生活也緊張,自己也無能無力去幫助他人”。
金錢在目前社會來看,它就是衡量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橋梁,親子關系之間,沒有金錢做支撐,也許孩子的起點就比物質方面比較富裕的家庭里出生的孩子落后了一大截,夫妻關系之間的關系,有時候也會隨著金錢的羈絆而發生改變。
父母與子女之間有時候,也會因為金錢的羈絆,而變的生疏,有隔閡,因為子女有錢了,就會顧及在節假日,陪父母過節的重要性,而不會去在乎自己因為回家陪父母而損失了在單位多少的加班費。
子女有了錢,不僅可以提前給父母買一些保健的營養品,而且就算那一天,父母真的有病了,他也會直接向子女說的,而不是怕花費子女辛苦賺來的錢而去隱瞞自己的病情,而讓病情越來越嚴重。
所以錢有時候,他就是孩子起跑線上的引路人,是夫妻關系融洽的增滑劑,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保障金,在金錢社會,我們能說錢不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