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其實零零散散的也去過些地方。但到此為止卻不想再寫了,或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寫接下來的這個地方了吧!
西安,六朝古都。說來也奇怪,酷愛文史的我竟然從來沒有想過去西安轉轉,直到遇見了我的先生。
先生是在西安念的大學,對西安也算熟悉。我倆剛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想把他經歷的一切都與我分享。所以,那年國慶節,我們便一起自駕到了西安。
去西安前,先生跟我說要帶我去他學校,去古城墻騎自行車,去回民街……結果,這些地方一個都沒去。由于先生約了他的同學見面,所以我們去的地方就少了,以至于我們就只去了兩三個地方。
華山
到西安的第二天,我們便上了華山。因為想看日出,所以我們是下午到的華山腳下,準備晚上爬山。
我第一次晚上爬山,還爬那么高的山,所以一路上我還挺興奮的。本來以為晚上爬山的人會比較少,但行在途中才發現,人好多。
十月的天氣,已經漸退了夏日的酷熱。到了晚上,還有些涼風習習。而自從上了峨眉山后,我也知道了什么叫高處不勝寒,所以先生特意背了個旅行包,裝了些御寒的衣服和食物。
天色雖晚,但沿途隔一段距離就會有小賣部等歇腳的地方。而我們每到一個休息點,那里必定聚滿了人,很難找到休息的地方。
天色微暗時,我們開始爬的山,越往前,天越黑。等天色全墨了時,我已經開始有些累了。我問先生,“我們有沒有爬到一半啊?”“還早著呢,你累的話,我們可以慢慢來,反正有一晚上的時間!”
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路燈,在山上蜿蜒曲折,突然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我怕自己真的爬不上去,但同時心里又想,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只能往前沖了。
可能身邊有人陪著聊天,說笑吧,實際爬起來卻比想象更輕松。我們走走停停,聊聊吃吃,一路上不去想終點,不去管辛苦。結果進程反而快了很多。
越往上,星空就越清晰。一顆一顆的星星掛在眼前,透亮透亮的,真是漂亮。而向下一望,猶如彩帶一樣悠長的路燈盤旋著山腰,一閃一閃的,讓人恍如夢境。
天色很暗,星光燈火越發燦爛。原來,夜晚的登山行如此美輪美奐。
快到山頂時,突然覺得前面人潮涌動,我們前進的路也被堵住了,只能緩步向前。我不明所以的看了看先生,先生說快到了。
我還有點迷糊,但見到不遠處有一些燈火閃爍,然后聽見有人在大喊著什么。原來,在這最后的行程里,我們真的要“爬山”了。那些喊的人,是在指揮人群該往哪里上,并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當我扶著鐵繩,登著山壁時,不由得往上看了看。啊,這山真是陡啊!因為人多,人群移動的很慢,這讓人特費勁。面對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我真是想放棄都沒辦法了。
一步一步爬上山后,已經差不多三四點了。但我們沒有到最高的東峰去,只是呆在了北峰。雖然兩峰相聚不遠,但上東峰的人太多了,已經把路堵住了。于是,我們只在北峰的觀望臺上找了個角落,坐等天亮。
寒風瑟瑟,身體也是困乏不已,我和先生相依在一個不算干凈的樓梯上,打著盹兒。當時的我又冷又困,真恨不得有張床給我躺一會兒。
因為身體的不適,我只能不停的看時間,期待著太陽趕緊升起來。現在想想,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自己真的很少遇到當時那么難以忍受的狀態。但卻因為身邊的那個人,自己還是很樂意的忍受過來了。
終于,我們看到東邊的天空漸漸泛白。一群人擠在了看日出的位置上,拿的拿手機,拿的拿相機,都等著看到太陽的升起。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天色越來越亮。我們只看到東邊泛白的地方越升越高,卻不見太陽的輪廓出現,但大家依舊目不轉睛的盯著東方,像期待一場盛況的來臨。
等到天色大白時,大家終于放棄了。雖然不愿承認,但我們也只能接受,太陽被云層擋住了。
當天亮之后,我反而更精神了。先生問我還上東峰么?我搖了搖頭。看著這山間之景,滿目清明。上東峰對我而言,好像沒有了太大意義。
想想自己爬峨眉山時,也是差了那么一點到最高峰。忽然覺得有些好笑,原來自己是這么個中途易折的人。
我不太喜歡像華山這樣冷冽的高山,滿山的石巖峭壁,只有寥寥無幾的樹蔭遮擋。不似家鄉的山,滿山的綠樹成蔭,映襯在藍藍的天空下,更顯溫柔。
不過,這樣的峭石山壁也好,粗獷些,和那綠茵環繞的溫柔山景正好湊一對。要不怎么說咱祖國地大物博呢,連山景都能湊對過日子。
看完這偉山峻石,我們便下山了。下山路和上山不同,輕松了很多。終于,在我們這悠哉悠哉的回程中,我的華山之行也就那樣結束了。
你問我還會不會再登華山?說實話,真不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