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紹興,尋訪魯迅——SIA國內高中戶外研學活動

久做姑蘇行,苦心勤讀書。

今日訪紹興,游學兩不誤。

立冬已至,江南卻是好秋色,黃花尚未開遍,楓葉漸染秋霜。是日也,天朗氣清,西風微冷,北外蘇州附校國內高中全體學子踏上了前往紹興的研學之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次研學經過了專門的課程設計,課前利用PAD推送相關課程資源,學生帶著任務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一.課程設計

課題名稱

“尋訪魯迅”戶外研學

課程目標

1、在自然和人文景觀中尋找魯迅作品中的印跡,了解魯迅的文學作品;

2、在誦讀和書寫魯迅作品的過程中追懷魯迅,走近魯迅;

3、在具體情境下賞析魯迅作品,追尋小說的人物原型,加深對原作的理解,深入了解魯迅的情懷與思想。

課程主要內容

1.魯迅文化密碼尋蹤;

2.蘭亭盛會:曲水流觴懷魯迅,書寫魯迅詩詞;

3.鑒湖憶秋瑾,回顧魯迅作品《藥》,追尋作品中的人物原型。

課程形式

戶外體驗與實踐

課程具體內容及過程

一、魯迅文化密碼尋蹤

要求:跟著魯迅的足跡和作品,尋找他散落在杭州和紹興的文化密碼,以拍照或手繪速寫的方式記錄下來。魯迅文化密碼內容:

1.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2.咸亨酒店

3.烏篷船

二、蘭亭盛會懷魯迅

1.在蘭亭曲水流觴處集體背誦王羲之《蘭亭集序》,了解古代曲水流觴活動的風雅之趣。

2.學生列坐其次,曲水流觴,流至學生處,該學生背誦一首魯迅的詩歌作品或自己作詩一首。(作品推送在PAD上,預先熟悉背誦)

3.蘭亭書法:將自己喜歡的一首魯迅的詩歌作品以書法形式寫在扇面上,作為紀念。

三、鑒湖憶秋瑾,追尋魯迅小說《藥》的人物原型

1.完成魯迅小說《藥》的預習。(小說材料推送在PAD上)

2.朗誦秋瑾的詩歌作品。(推送在PAD上)

3.現場探討《藥》作品中幾個人物形象的意義。

四、作業

1.以“尋訪魯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2.用搜集到的魯迅文化密碼素材制作一份主題海報(A3紙大小,可手繪,可用照片粘貼,也可設計后打印,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事先設計好草稿,分工明確,主要包括文案、繪畫、照片打印等)

二.研學活動

第一日

前往紹興的車子上,除了導游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具體事務的交待,學生們利用時間背誦《蘭亭集序》和魯迅、秋瑾詩詞,導游說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旅行團,把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而且一路上也不乏歡聲笑語。

三味書屋、百草園,烏篷船,咸亨酒店,茴香豆,孔乙己,一個個在課本上熟悉的詞匯真切地展現在同學們的眼前,雖然書屋人潮涌動,雖然百草園已經成了菜園,雖然沒有坐上烏篷船,去體驗水鄉的風情,但是里仍然不乏意趣。攀爬在三味書屋墻上的藤蔓在藍天的映襯下比刻在書桌上的“早”字更打動人心,園子里的棗樹枝節剛勁,像極了魯迅先生的鋼筋鐵骨,正是民族脊梁的樣子。百草園里沒有美女蛇,沒有荒草,甚至小蟲也極少見,但是一叢竹,一面墻上開花的植物,仿佛讓我們相見許多年前,迅哥兒就在這荒園之中,與自然對話,眼前不見了百草園,因為百草園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正如孔子說:“里仁為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正午已至,嘗一嘗紹興風味,菜肴頗為豐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沈園是個極美的園子,陸游在此重逢他的摯愛唐琬,寫下著名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成為嘆惋愛情的千古絕唱,悲傷中透出太多的無奈。有情人至此,心有戚戚。正值滿園秋色,芭蕉尚綠,殘荷叢生,芙蓉花艷,難掩情深,怎不叫人悲從中來。園子里咿咿呀呀傳來越劇《陸游與唐琬》的聲音,演員已非盛年,唱腔卻依然婉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轉至大禹陵,會稽山脈綿延,大禹像在高處聳立,形成計劃中并沒有登山,但我們的學生在相互鼓勵中攀登置頂,一路見蒼苔映地,秋葉漸落。登至山頂,蒼然暮色,自遠而至,心胸豁然開朗。看到學生們臉上的笑容,傾聽他們對大自然的贊美。突然,一樹火紅的野柿子,相伴著一株燦爛的紅楓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想起山腳下司機為了讓我們看見彩虹特意多繞了一個圈,總覺得大禹的精神大概就灑落在這山間的萬物,灑落在每個人的心間吧!生命如斯壯美,怎不叫人心生喜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多可悲,亦多可喜。

第二日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對于蘭亭之行,同學們早已向往,詩酒皆備,只差良辰。

圖片發自簡書App

蘭亭位于紹興市區西南十三公里的蘭渚山麓,因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種蘭于此,漢代在此又設有驛亭,故名蘭亭。東晉永和九年農歷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友人在此修禊,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并即興寫下“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蘭亭由此成為著名的書法圣地。

學生們行至蘭亭,便被幽深的竹林,茂密的樹林吸引,一直往里走,見摩崖石刻“蘭亭”二字,鵝池碑前白鵝高唱。墨華亭處,筆墨紙扇,風雅畢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池殘荷,幾株烏桕,把蘭亭的秋色渲染得正好,雨過初霽,曲水流觴處,同學們換上寬衣大袍,拿著紙扇,開始了流觴賦詩活動。原先工作人員為學生們準備了可樂,但學生們說一定要喝當地的黃酒才有意義,于是酒杯里換成了酒。修禊舞,進香儀式,灑香靜心之后,活動正式開始。學生們才華真當了得,除了背誦魯迅的詩歌,竟然好幾個學生當場作詩,王一臣一馬當先,一首近體詩贏得了掌聲,董適緊接著朗誦了今天早晨有感而發的一首現代詩,女生也不甘示弱,張夙一,胡云舒各自就地取材,創作了一首近體詩,旁邊許多圍觀的人也為她們叫好,吳正陽拿到酒之后,先進行了吟誦,然后一飲而盡……不禁讓人產生千古文風,后繼有人之感嘆,在這樣一個喧囂的塵世中,有那么一群愛寫詩愛誦詩的孩子,是一件多么讓人欣慰的事。飲酒作詩之后,當然還有一個投壺游戲,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簡單就是快樂。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研學的最后一站是柯巖魯鎮,此處水面寬廣,我們坐船游覽,烏篷船在水中來回穿梭,白鷺翻飛,思緒可以飛到魯迅筆下的《社戲》中的情景,仿佛聽見了劃船的水聲,聞道了煮豆的香氣,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已經忘了很久的童年歲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邊行走,一邊感悟,許多事情,只有自己真正的經歷過,才會真正理解,才會產生新的認識,這些,比在課堂中學到的更多。

北外蘇州附校的戶外研學,為學涯增添的不僅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種視野和情懷。

一起來看看同學們在這次研學中的收獲吧!

褚毅凡:

忽然地,一片靜謐似花香般彌漫開來。幾簇輕快的綠意,躍入眼簾。我們走到了魯迅童年的百草園。實際上,這所園子并不大,三四塊田圃,兩三簇草叢,幾棵樹。不過,若是對兒時的魯迅而言,這所園子很大,大到幾乎裝下了他的整個童年。我看到,在如今的百草園上,有些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他們會蹲下來觀察田圃上的蔬菜,會踮起腳去摘叢中的綠葉,眼里擁有對自然的渴望與喜愛。我想,他們此刻的心情應與魯迅先生兒時的心情牽在了一起吧!

之后,來到魯迅紀念館。白色的地磚,相對安靜的人群。我們被墻上的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一張張手稿,帶進魯迅的生命里。印象深刻的,有魯迅當時的筆記,發現他的字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礦路學堂那段時間,字跡清秀工整,日本留學那段時間,字跡有些潦草有看得出十分認真。

光陰流轉,魯迅先生的品質不被時間消磨,需要我們去銘記,去深思,而不是單純做個游客去游覽一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劉雨若:

此次游學記憶深刻的事情便是曲水流觴了。從來都只是在書中的文字中揣摩古人的風雅與情致,如今自己也體驗了一回,才明白古人的聚會竟如此有意思。陶瓷小杯中倒上一口酒,雖只有一小點,但黃酒濃厚的醇香卻已彌漫于濕潤的空氣間。杯如小船,隨水流向我們,拿起一杯輕輕抿上一小口,清涼的酒卻如一道火焰般在腹中燃燒,如此溫暖。但我們這樣的飲酒時偷偷摸摸的,只有那些作詩的同學才可以光明正大地飲酒。飄飄長衫隨風舞動,同學們一個個才華滿溢,仿佛當年的蘭亭賓客一般,錦心繡口,這些詩,有的似泰山般雄渾,有的似湖水般平靜,有的如花瓣一樣柔美。我們紛紛陶醉在這詩情畫意之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王一臣:

我聽到了身旁的流水聲,如此空明、清脆,使我原本洶涌的內心逐漸平息下來。此時的我感覺自己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前所未有的平靜,這種感覺近乎于羽化而登仙。山間的一切都令我陶醉。我也懂得了流水的苦心。流水是一位智者,不為雜事所困,自由地流淌,正因為它的放下,它才可以繞過那些堅硬的巖石,流到更遠的地方。是的,人生亦如同流水,面對著一些人與事,或許真的應該放下,繞過他們,去到達更遠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王婷妍:

走進百草園,并沒有魯迅先生筆下的那番景象,只有許多灰暗的泥土,普通的菜田和平常的幾棵大樹。老師在旁邊解釋道:“其實魯迅當年就是在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園子里玩耍,用他敏感的內心去解讀這所園子,也便成了精彩的文字。”聽完,我仿佛朦朧地看到了一個男孩,在園子里四處跑,一會兒翻起地上的磚,看看有沒有螞蟻,一會兒去追逐一只小蟲,一會兒觀察蜜蜂采蜜,一會兒又爬到樹上去摘果子。其實,仔細尋找,仍能找到魯迅筆下的一處處風景。看,這里有一棵皂莢樹,墻角那里是何首烏嗎?確實,魯迅沒有欺騙讀者,前提是,你要有一顆和魯迅一樣善感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圖片發自簡書App

李凱文:

山雖不高,但也足夠長。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路兩旁的綠樹蒙絡搖墜,參差披拂,終歸遮不住晴空。久違清新的空氣,令我心曠神怡。這山路見的深邃幽陰,足以讓人萌生跳出塵世歸隱山林之感。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山間之清風托著我將要登頂,夾雜著水汽的山風吹走了我的疲憊。登頂極目,整個紹興城的風光皆入我眼簾。所謂的山城,便是樓宇間夾著山坡,而整個城市又為群巒所圍。長途跋涉之后,終見此勝景,此樂何極!


圖片發自簡書App


潘欽儀:

在蘭亭的情感是輕松、暢快的。涓涓細流,竹影石徑,我坐在蒲團上,是陽光透過竹林,投下陰影的溫柔,是朝露沾濕石徑,曲水縈繞的動情。我愛那里的竹林,光影交錯間的清秀自在,我愛那里的石徑,有望不到盡頭的幽靜、神秘。我愛那里的曲水,靠著石頭打彎兒的調皮、柔和。清風徐來,陽光正好,同伴在側,黃酒一盞,美人、美酒、美景,豈不快哉?我想常住于此,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與萬化冥合。愿每日有鳥鳴喚我,我詩修竹,我歌曲水,竹煙詩聲中,我找到了精神的歸宿。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董適:

到了這里,我發現:我愛紹興。紹興的街頭是可以聽見風聲的,不像其他古鎮,紹興人走路、開車、賣東西,都不顯得那么急,我見到一個賣米糕的人,敲打著梆子,慢悠悠地走著。那時梧桐的葉一片片地落著,陽光舊得發淡。他自己也仿佛在悠長的梆子聲中,忘了自己的目的。

紹興的路名都帶著詩意,“官渡路”“春波弄”……總覺得帶有著許多的故事,隨口念出“看官人渡處,兒童弄春波。當澄藍的空中,陽光懶懶地躺在三味書屋前的臘梅樹上,那枯樹容光煥發時,人的心里也總該升起一陣暖意了吧。在沈園,癡立碑前,“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這千古的癡情,讓人不能自已。

紹興在自然處也有韻致——秋天里,一切的美都在奔向自己的極致。身處哪怕不是名山,也可施施而行。大禹陵游后,我寫下了一段小詩:

山的那邊/有一些蒼涼的云/有一些灰暗的山/遠方天地的交界/是消失的土地/繡在山的那邊上的/是幾個青年/是紅熟的野柿子/是青黃的葉。

這樣的蒼涼壯闊中,點綴著鳥鳴與鮮麗的色彩。我的心已沉醉,走走停停,看紅葉遠山,看身邊最美好的景致,那是用文字記錄不了的微妙感應。

我真舍不得離開這里,我只是一個孩子,充滿天真與幻想。我明白一切美好消逝的必然,可心中不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