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時候,肖師傅讓我和他一起去南溪,其實我本不想去,但剛好放假了有空,就跟著一起去了,南溪是他的老家。他出生的地方,他呆在那里的時間并不長,兩歲的時候就被帶出來了,五歲的時候又回去上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
到現在我一共去過那里三次,對那個地方并不熟悉,但我真的不喜歡那里,就是大山里,山路十八彎,盤旋而上,青山綠水,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不喜歡那里,我也不明白肖師傅為什么喜歡那里,我想也許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故鄉吧,那是他的故鄉,是他曾經生長的地方,所以他覺得那個地方好。即使是窮鄉僻壤,但我對那個地方沒有感情,我喜歡自己的家鄉,對于他的家鄉,我感覺是那么陌生,每一條道路都很狹窄,窄得只能容下一個人的限度,一不小心就會掉下水塘或者山崖。
更讓我不喜歡的還有那里有很多的蟲子,大山里濕漉漉的,自然飛蟲比較多,雞、鴨,牛隨處可見,一不小心還會踩到牛糞。
那里的每個人都那么陌生,那里的每一條路,每一顆植物都是陌生的,我找不到熟悉的,親切的感覺,有的只是無聊透頂,每次去那里我立馬就有一種想打道回府的感覺。年輕的時候,我心高氣傲,如果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那個地方的,當初怎么也不會嫁的,奈何當時年少無知,從來不知道他老家是哪里的?只是知道那個地方很遠。他每次去那里手機就沒有信號。
結婚幾年以后,才跟著他去了一次,終于知道那就是我去過一次再也不肯去的地方,很多年前,那年我十七八歲,跟著爺爺去給姑婆祝壽,翻山越嶺,走了一天,才到達。走得我氣喘吁吁,到了晚上就被麻雞婆咬得腫了一個大包,表姑說,”燕,你看我們這多好,山清水秀的,我給我物色一個對象。”
“我才不嫁你們這里呢,有什么好的。”說完我扭頭就走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肯去姑婆家了。
很多年以后,我認識了肖師傅,他家離我家不遠,在慢慢接觸之后,才知道他每年都要回老家,但是我從來不知道他的老家在哪里。直到那次去了以后,我內心有一種失落。但幸好他不住那里,但每次他在我面前說那里多好的時候,我真的難以接受。
泥巴墻筑城的房子,還有煙火熏黑的屋檐,逼仄的小路,原始森林的氣息撲面而來,五月還蓋厚厚的棉被。長年溫度低,所以有冷水魚。水從山頂順著竹筏而下,出門就是泥巴路。
我更喜歡我的家鄉,出門一望無際的都是平地,山坡沒有很陡峭,門前一條大河,交通便利,京廣鐵路橫貫南北。每一條路都熟悉,每一處風景都親切,這是我心中的故鄉,是沒法改變的,因為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