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史記》,發(fā)現(xiàn)了一個真正的小人。
伍子胥的悲劇,眾所周知。然而,導致伍子胥悲劇的原因,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其實,這一切只是因為一個人,一個真正的無恥小人!
這個小人的名字叫費無忌!
歷史上,叫“無忌”的人不少。魏無忌,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竊符救趙的故事千古流傳;長孫無忌,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甚至連金庸筆下的男主張無忌,也是神功蓋世,義薄云天。可以說,這些“無忌”都是高風亮節(jié)的真君子!
然而,費無忌卻是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費無忌本來和伍子胥的爸爸伍奢一樣,都是楚國太子羋建的老師。這本來是一項非常有前途的職業(yè),因為太子一旦即位,作為帝師,肯定可以被重用,屆時既可以身居高位,又能榮譽等身,多少人撞得頭破血流,也想謀得這個職位。能夠身居其位,何其有幸!
然而,小人往往目光短淺,看不到長遠利益,只會在乎眼前的現(xiàn)實權(quán)勢。
與伍奢兢兢業(yè)業(yè)相比,費無忌完全是打醬油混日子。他不忠于太子,一心想著攀高枝,以便獲取更多眼前的實實在在的利益。
機會很快來了。
楚平王派費無忌出使秦國,替太子迎娶妃子。費無忌見秦女長得傾國傾城,迎娶回來后,沒有送進太子東宮,反而送進了楚王后宮。
楚王很驚詫,不解其意。
費無忌悄悄說,秦女長得這么漂亮,應該是大王您享用的啊。
楚王有點心動,但也有些擔憂:那我兒子怎么辦?
費無忌一臉輕松:很好辦,另外娶一個就是了!
楚王色令智昏,欣然“笑納”,于是秦女從太子妃變成了楚王妃。
費無忌由此離開了太子,搖身一變,成為了楚平王的寵臣,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權(quán)勢。
這個一點都不奇怪,如周立波所言,替老板辦一百件好事,不如跟他一起做一件壞事。幫著老子搶兒子的媳婦,這個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是百分之百的壞事,君子恥而為之,小人卻樂此不疲。
因為,在小人眼中,節(jié)操就是個屁!禮義廉恥就是鞋子,隨時都可以被踩在腳下的!
這也是君子斗不過小人的原因!
君子雖然有長遠眼光,在見識和智商方面,往往碾壓小人。但是,他們是有底線的。有底線就會有顧慮,有顧慮就會縛手縛腳,有些事不會想到要去干,想到了也往往會不屑于去干!
伍奢雖然痛恨費無忌的無恥,也只是私下鄙視,并無冒犯。
可是費無忌并不這樣,他想確保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手的權(quán)益,就必須耍陰謀詭計!
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太子羋建,因為此人肯定深恨費無忌。一旦即位,費無忌就算有一千個腦袋,也會一千次人頭落地。通過不斷進讒言,費無忌終于使楚平王疏遠了太子羋建。其后,費無忌又不斷羅織罪證,污蔑太子要謀反。楚平王雖然色令智昏,但并不傻,于是,君臣之間有了一段經(jīng)典對話。
費無忌:“太子和伍奢一定會謀反,證據(jù)確鑿!”
楚平王:“太子是儲君,已經(jīng)位高至極了,他謀反還圖什么呢?”
費無忌:“這個……因為大王您搶了的太子的妃子,所以他日夜怨恨,心懷不軌,一直想殺大王!”
這是一個致命的狠招!當初,費無忌擺了這一招,讓楚平王上套,如今,楚平王只能被越套越深——這件事確實不合理法,擾亂綱常,也是楚平王心中不可觸碰的傷疤!
楚平王決定動手了!
為了掩護太子出逃,作為老師的伍奢留下來以身伺虎,被抓了!
如果楚王就此關押伍奢,那么,費無忌頂多算一般的饞臣,不能算真小人。要成為真小人,一定會把壞事做絕!
太子跑掉了,楚王肯定會另立新太子,伍奢被抓了,一輩子在大牢里啃窩窩頭。按理說,費無忌的地位,應該已經(jīng)穩(wěn)固,可以安享其成了。
然而并不是!
因為伍奢還有兩個非常厲害的兒子,一個叫伍尚,一個叫伍員。這兩個兒子都是人中豪杰,國士無雙。
費無忌自然想要斬草除根,于是向楚平王進獻了一條奸惡至極的“計策”——囚父誘子!
楚平王派使者給兩兄弟傳了一個口信:“你們老爹做錯事被我抓了,你們來向我請罪,父子一起放,不來,父子一起殺!”
伍員一下子識破了這種詭計,對哥哥伍尚說:楚王并不會放過我們父子,我們過去,只能是一起死。
伍尚點頭同意,含淚說,我明知這一去是死,但父親被關押,為人子不能不去。父親有兩個兒子,我去盡忠盡孝,你去報仇雪恥,咱們就此別過吧!
伍尚跟著來人走了,離開時義無反顧,沒有回頭!
使者本來還想動武的,因為伍員不奉詔令,只是看到他張弓搭箭,知道不好惹,于是乖乖跑了,帶著伍尚回去復命。
果不其然,在費無忌的蠱惑下,楚平王很快殺掉了伍奢和伍尚,還派人去追捕伍員。
伍員只能逃跑,從此踏上了流亡之路。身負血海深仇,他的人生只剩下一個目標——復仇!
這個信念是如此強烈,以至于他能容忍一切苦難,過江以后一路乞討,出昭關時一夜白頭。
復仇!復仇!復仇!
從此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厚道君子伍員,只剩下喪失人性的復仇怪獸伍子胥!
因為小人的逼迫,君子很難獨善其身,甚至都做不到茍活于世。在那個年代,要對付小人,只能比小人更小人,那就是——做一個喪失人性的怪獸!
畢竟,小人雖然陰險狡詐,沒有底線,但畢竟還是有人性的——作惡也是一種人性,雖然丑陋了一點。但這種喪失人性的怪獸,則不喜不怒,不憂不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行與左而目不瞬。可以認為他的心已經(jīng)死了,只有軀體還活著——冷酷而又決絕地活著,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復仇!
無需過多譴責這個怪獸,其實他最痛苦,很多時候都是生不如死。愿意茍活在世,只是為了報復陷害過自己的小人!
多年以后,這個怪獸帶著吳國大軍攻破楚國都城,試圖找當年的仇人復仇——可惜晚來了一步,費無忌和楚平王都已經(jīng)死了!
于是,這個怪獸干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從此開創(chuàng)了對付仇敵、震懾小人的“壯舉”——掘墓鞭尸!
費無忌這個真小人,再一次得到了本該屬于他的報應!
為什么要說再一次呢?
因為,第一次報應來得更快。費無忌讒害伍奢后,為了爭寵,又開始讒害文臣郄宛。他先跟暴躁多疑的武將子常說,郄宛要害你,又跟郄宛說,子常想見你,不如請他去你家里做客。郄宛為官多年,兩袖清風,為此頗為犯難,不知道該怎么接待子常,便聽信費無忌的主張,在家門口設置了一些兵器——因為武將往往喜歡舞槍弄棒!武將子常派人前去試探,發(fā)現(xiàn)了這些兵器,大為驚恐,于是先下手為強,派人把郄宛殺了!
郄宛在楚國深得人心,子常為此飽受指責,后來被人點醒,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費無忌利用了,大怒之下,便手起刀落,將費無忌剁成了兩段!
可楚國人依然痛恨他,便群起而攻之,誅滅了費無忌的全族!
很多年后,這些尸骨又被伍子胥挖掘出來,鞭打一頓后,燒成灰燼,挫骨揚灰!
這個害人無數(shù)的真小人,終于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然而,從那以后,歷史上仍然有數(shù)不清的小人,這些小人不一定面目可憎,有些看上去還慈眉善目,但內(nèi)心極其陰暗,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往往不擇手段,讒害忠良不說,甚至還不惜犯上作亂,弒君亂國,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王晶說,不怕偽君子,就怕真小人。此話不無道理。君子是斗不過小人的,最明智的做法,只能是避而遠之,老死不相往來!
畢竟,作為正常人,誰也不會愿意成為第二個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