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 半月談"的聊天記錄如下:
————— ?2016-11-9 ?—————
無群主 10:38
【半月談】第03項議題[表情]
Q:執教中面對學員的游離、質疑和挑戰,您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
1.此議題截止到11月15日,請有序接龍,每次發言冠以01,02,03標題...不建議語音。
2.有足夠時間深思熟慮,請你把肚里的滿滿干貨醞釀成文字一次性推送。
3.允許群內討論,但要避免無效發言和情緒化跑題。
4.控場成招最可敬,自身經歷尤可貴
翔哥 10:48
01:肯定有過這樣場景和經歷,的確在剛開始帶班時不會應對,場面尷尬,囧。逐漸的了解了培訓師的真正價值后再遇到這樣情況,一般我的處理,首先不針鋒相對
鴻鵠。 10:50
02:首先面對游離一個方法,非常大眾的方法,眼睛盯住他看,盯住四秒以上,面對質疑時耐心解釋一番,如果不懂可以說下課后來我這單獨解釋,如果有學員不懂也可以來問,挑戰的話,可以用非常堅定的方法來“說服”他。
翔哥 10:52
我始終強調,培訓師在培訓中更多是引導不是傳授,論企業管理,參與拓展的可能更是專家,然后有質疑,說明本身這個問題是存在的,我先按照我的經驗來理解,然后把他變成一次分享的機會,讓其他隊友都可以參與進來。
呂健男~18662285266 10:53
02:學員游離,教練要第一時間制止,讓他回到團隊里面來。強調團隊活動,大家要注意紀律性,教練會給休息時間。學員質疑,那說明本身自己規則或表述要問題,要及時糾正。學員挑戰,要及時引導轉移方向,畢竟我們是體驗課,不是辯論賽。
陳翰林 10:58
04:此類事件預防為主,開場、團建后、項目開始前與學員“約法三章”,比如驛站傳書這個項目相對來說容易產生爭議,所以我會增加一條規則:遵從教練原則,教練對傳遞結果有最終解釋權。對于游離學員,活動過程中主動與其互動,私下也可交流,做工作。[抱拳]
瞬 11:08
05:學員有異議證明學員很投入,也證明學員對教練的認可,不然他不削對你提出異議。既然學員提出來,就虛心接受認可,沒有什么面子不面子,比較作為教練,只是規則比學員清楚,其他未必比學員清楚。只有規則無誤,做些拋磚引玉的事吧,不要覺得自己是教練,或者培訓師就一定對的,團隊不一樣,學員不一樣,學員所處團隊也不一樣,所處理方式就一定不一樣。一味的說教,受傷的一定是教練本身。覺得對的給個贊[呲牙]
陳子龍——沙盤模擬 11:09
06
游離,
1,可能學員走神,用突然的靜默或猛的抬高音量
2,可能是講課的內容枯燥,可以加些提問與互動。
質疑和挑戰我感覺都是意見不合的表現形式,就是程度有區別,
應對
盡量減少立場,肯定,一定,必然,這些詞語
表達觀點時可以用:沒有對錯只有不同,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觀點,也希望大家多多思考也歡迎提出自己獨特的觀察角度。
或者引用別人的話:馬克思說……!
言下之意——我只是轉述,您要不同意找馬克思談[偷笑]
年輕卜是罪︴ 12:32
07 第一事前預防和團隊負責人事前做好訓前溝通,第二提高互動性,對其進行引導等。
朱凱旋 12:48
08:先肯定對方。沒有對錯,沒有好壞,視角決定視野。看那個角度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達成自己的目標。
A?Heaven-趙18201707808 12:58
09:對于學員的游離狀態,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方法,對于娛樂團隊,就要用幽默風趣輕松化解,使學員在愉快的心情下認識和接受問題,對于培訓的團隊,可以用大道理說,,,,再者軍魔訓得團隊,那就在心理上個身體上雙重。。。。個人愚見!
慧渡人生 羅云彬 13:28
010
個人淺見:
一、如何面對學員的游離
先要看學員為什么游離,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學員為什么要游離,原因有很多,概括一下有如下幾種,
1、第一種完全是學員個性問題
有時候在培訓當中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不管老師做的怎么樣,也不管身邊的同事參與度怎么樣,他始終就是一個“游離樣”,輕則默無聲息、隨波逐流,重則我行我素、為所欲為。
那碰到這種擅長游離的個性學員,我們該怎么處理哪?
個人覺得可以根據嚴重程度、根據具體的情況分類處理:
(1)最輕的一種游離:
有的學員是因為個性比較內向,不大外放,對于集體活動有種恐懼感或者別扭感,他們不是有意要游離,只是不自然的沒有跟上大家的節奏,一般他們的“負面影響”(對整個培訓活動)很小。對于這種學員我們最好的方式是尊重、鼓勵、引導,既要尊重其個性,又要適度鼓勵、引導他放開自己,畢竟是團隊活動。一般一天活動下來,都會有明顯的改觀,有的甚至進步很大,這其實也是我們體驗式培訓的意義所在,讓參與學員真正從體驗種感悟、進步。當然如果你引導、鼓勵了,他還是那樣,那就尊重他,畢竟這種類型的學員對我們的培訓不具破壞力,而且一個人要突破自己確實也有難度。
(2)再重一點的游離:
有的學員喜歡與眾不同,別人做的他偏不做,別人不做的他偏做,正是這種自我的展現感,讓他有時候也會游離于整個培訓當中,顯得特別顯眼,有時候他甚至會和老師杠幾次,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存在。對于這類學員,個人覺得還是要以正向引導為主,畢竟他尋求的只是一次表現,而且并無真正的惡意,且不可硬生生的跟他杠上,你當著大家的面跟他爭論對錯,
正中了他的下懷,他會樂此不疲的,反而加重了他的游離。如果你能理解他,適當的給他表現機會,他也會尊重你,尊重培訓,會非常好的適應培訓節奏,甚至可以做的很棒,很投入,他的游離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參與,只要我們善加引導。
(3)最嚴重的一種游離:
這種學員往往個性很強,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基本不接受別人的建議,甚至很反感別人的不同建議。所以他基本也不會把培訓、老師、同事放在眼里,能來參加就不錯了,那還這么多要求。一言不合,甚至有可能情緒發作。這種學員很少,但一旦遇到,破壞力極強,如果處理不好,真的會影響整個培訓。
對于這種學員,個人的建議十二個字:有禮有節、掌控大局、順其自然
有禮有節:
也許你有你的個性與觀點,但作為場上的培訓師,我要做好我該做的,你可以不認同,甚至可以不聽,但我該說的還要說,該做的還要做,而且我也不會跟你有情緒,不會跟你對立。
掌控大局:
大局是什么?大局就是培訓,不管怎么樣,培訓要順利進行,效果要順利烘托,決不可因為某個人的任何舉止而影響大局。
順其自然:
去改變一個人很難,特別是個性很強的人,我們千萬不要試圖通過短短的一天課程去真正的說服一個不愿改變的人,所以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有禮有節、掌控住大局,至于他何去何從就讓順其自然吧。
2、第二種情況是培訓師問題
有的時候學員的游離其實也是他們對當前這一刻狀態的一個反應,我們自己在臺下也聽過別人講課,如果老師的內容又無力,語言又無趣,面目又無喜,流程又無序,時間又無節制……你會不會游離?不用所有,只要有一條,也許學員就想游離了,所以如果是因為個別學員的個性出現游離還情有可原,那如果是很多學員,甚至是大多數學員的游離,那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反思、提升自己了。能在當天的培訓中改善的就在培訓中改善,一下子改善不了的就在課后大把的時間里好好的、慢慢的改善。
二、如何面對學員的質疑和挑戰?
首先什么叫質疑和挑戰?
和培訓師認知的觀點不一樣就是質疑,就是挑戰嗎?沒有按照培訓師說的去做就是質疑、挑戰嗎?跟培訓師爭論就是質疑、挑戰嗎?
個人覺得其實在培訓中真正算得上質疑、挑戰的很少,甚至說根本就沒有。質疑、挑戰是從我們角度說的,我們之所以感覺受到學員的質疑、挑戰,源自我們的一些不太合理的假設前提,源自我們一顆顆偏執、脆弱的心。
類此假設比如:培訓師說的都是對的?真的是這樣嗎?不用說我們一個培訓師,從古至今有哪一個人可以絕對的說“我說的都是對的”。既然你說的不都是對的,為什么學員不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你堅持自己的觀點,又沒能說服他,為什么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你卻說他是質疑你、挑戰你?
再比如說:沒有任何理由,無條件執行。有很多老師在碰到學員的疑問和非議時,會用這一點當作擋箭牌,但是這句話真的有說服力嗎?我個人感覺,沒什么說服力,就因為你是培訓師嗎?就因為你是活動的組織者嗎?
諸如此類的假設前提還有很多,正因為這些不太合理的假設,才讓我們自己給自己制造了那么多挑戰和質疑。
我個人覺得:培訓師和學員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區別的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老師說的不一定對,學員說的也未必錯,況且本就沒有什么絕對的對和錯,只是我們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而已。既然沒有對錯,那為什么一定要讓學員聽你的哪?為什么不同意你的觀點就是質疑、挑戰哪?
老
慧渡人生 羅云彬 13:28
010
慧渡人生 羅云彬 13:28
老師也不要拿什么老師的架子,要什么權威與面子,權威和面子是靠你的真正的內涵和友善獲得的,是學員發自內心給你的,不是靠用你表面的包裝得來的,不是靠嚴厲、甚至粗暴的語言得來的。
對于自己,對于學員,有了這樣的心態,我覺得真正的挑戰和質疑會很少,學員甚至找不到什么理由,質疑你、挑戰你。你真誠、自然、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尊重每一位學員,尊重每一個不同的視角,學員怎么會質疑你,挑戰你??
如果我們心態放好了,學員還來挑戰你、質疑你,那事實可能是:我們心態還沒有放好。
如果說學員對規則上有問題,或者說對結果上有問題,或者對培訓師的說法、觀點有問題……
個人覺得這應該都叫爭議,而不是質疑和挑戰,對于爭議的處理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做細論。
上述僅代表個人觀點,無關對錯,只是一種視角的表達,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正。
在路上 13:59
011非常贊同羅老師的表述![強]個人也認為團隊教練與學員們是一種點對面的關系,大局至上,不能因為一點異議或者分歧就變成點對點的關系,即教練與某學員的爭執。這樣將得不償失!在不影響大環境的情況下可以允許一些成員的游離。先大后小,個人小于團隊。作為一個教練不僅僅是項目的分享者也是學員全程體驗的把控者。體驗不是灌輸,不然從校門出來后就沒必要再接受培訓了。我讀書少,就只能想到這了!不喜勿噴[抱拳]
王昌~團隊教練 14:08
012學員游離,多半是對當下的活動或者話題不感興趣,也許還有其他事情煩擾在心。個人一般會讓其在不脫離團隊范圍的情況下,允許其游離,或者請其做觀察員。
AL.吳 14:14
013從教練角度講,除了主講教練外,還有很多其他教練和工作人員,主教練負責繼續全場的互動,其他教練可以對個別游離學員進行提醒和幫助,即顧全了大局又照顧了個人,還能體現教練的知行合一,我們教練也是一個團隊,不是一個人講,其他人就在那里站著看。
紫龍-17 14:14
013 與人一滴己有一桶。認真備課,做好各方面的預案,考慮好相關細節,認真做好備課。避免劇烈沖突,對于走神的學生,多一些眼神的交流;對于反感的學員盡量不要觸其底線。
江南才子 17:12
014 謹慎貼標簽 信息不對稱 學識素養不同都會導致對一個規則或者論斷產生異議~一般來說 當場一兩句話解釋就會讓質疑者釋懷~不行的話就說私下討論 不占用集體時間~注意態度和用詞要有親和力
飛仔仔 20:18
015
對于游離建議(以往常用)
1:互動式問好;
教練問:Hello
學員答:Yes
2:輔訓教練協助維持,“委婉”提示。
3:口令式提醒;
教練:最高品質
學員:靜悄悄
對于挑戰與質疑的建議:
1:態度基調:避其鋒芒,勿針鋒相對;勿指責,辯解性維護自我立場;
2:轉移氛圍:對發言者先給以“群眾掌聲”,再委婉贊許,以探討之調,加以引導;
3:幽默化解:故作“對立”姿態,以詼諧幽默的言語,解圍,轉移話鋒,迅速引入下一環節。
例如:你,我記住你了,待會結束“黑色三分鐘”!
4:以活動進度緊解圍;
例如:您剛剛所言值得發散,今日進度略緊,我們就不“圍此而談”,待會結束,我們可以私下探討交流下。
以上是見過部分老師,且個人也常用。效果尚可,供參考。總之,因人而異,因景而異,引導為主,互動優先,辯論避免;
謝謝。
Kim-金元元 20:47
016:對于學員注意力的游離,給予適當提醒,發揮個人魅力,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對于學員的質疑和挑戰,這個問題我覺得只要自己的基本功扎實,有足夠的學識,靈活應變及時,對于學員的問題應答自如,拿捏得當,巧妙化解尷尬,讓學員由衷的敬佩你。
郝濤 21:20
017 個人覺得:1、提前備課,培訓時做到生動有趣,心中有數;2、認清自我,帶適合自己的,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活動;3、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時刻學習強大自己;4、靈活應變,針對不同性質的活動和不同性格的學員,作出恰當的反應(羅老師的見解不錯);5、研究課程,讓自己的課程富有節奏,把帶活動當成藝術;6、主人翁精神,時刻從學員的角度出發,關心學員,與學員快速形成一定的信任、尊重;7、緊跟拓展趨勢,不斷增強自己的當下短板(今年娛樂型團隊所占比重不斷增加) PS:學員游離是正常的,1、好多學員是被動參加活動的,畢竟我們不是人民幣,面對學員的游離應妥善處理;2、面對學員的挑戰更多的是因為我們操作項目時規則出現了漏洞,完善自己的話術,簡單、準確、易接受;3、很多時候受訓學員懂得比我們更多(遇到做心理學測試時,一位學員自己研究心理學7年),這時可能我們更多的是引導與贊同,而不是否定與辯論。 個人遇見,望諸位批評指正!
胡教練 [表情]體驗感悟 21:48
018
對于游離的學員一般采取注意力集中式,比如
教練問:Hello
學員答:Hello
或者利用某些事物吸引,比如講述一個理論比如破窗理論(百試百靈)。
關于學員有挑戰
1.首先教練要做到盡量不給學員專空子的機會,不給學員借口,教練語音應該盡量做到文明用語,盡量不要與學員直接沖突。
2.如果實在有學員質疑可以用(世間沒有對與錯只有觀點和出發點不同,百試百靈)。
3.對于實在不配合的那種刺頭不配合的可以用幽默風趣方法對待,要多多給予肯定和鼓勵。記住如果實在不行可以利用注意力轉移法,轉移其注意力。
以上是我個人親身用過多年,效果尚可,供參考。
欲教人必先修身,
樊興唐 21:56
019.在破冰過程中調動積極性,以及形成口令意識,讓他們形成參與意識。(這點看過林達老師的破冰就知道,簡單的口令植入),開始和停等等。還有一些,我們需要了解情況,盡量不要影響到所有人…
胡教練 [表情]體驗感悟 21:57
019 補充,每年會有都會有一兩個學員特別“牛逼”的,有時學員對拓展特別了解,甚至有的會是老師級別,比如我有帶過高校老師就是教拓展專業的。也帶過一個研究生學員,之前在北京做了五年的拓展兼職教練,對于這種一定注意,有可能會挑你的規則,會挑你的毛病,這時要多多給與探討,比如休息時,要多多像他請教,也要在隊伍前多多表揚他。總之要連哄帶騙,[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哈哈哈
————— ?2016-11-11 ?—————
董黎 17:53
020 各位老師好,關于這個議題,基本上每位培訓師都會遇到,培訓經常遇到個別“問題學員”,這些難帶的學員的管理措施,與給位老師討論下:1 不要讓他游離在團隊之外,不要冷落他,活動休息的時候多跟他溝通;2 創造更積極、上進的團隊氛圍來影響和感染他,給他一些具體的工作或任務并及時表揚和高度評價,鼓勵他積極參與,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項目挑戰,3 當培訓師的觀點遭到“刺頭學員”的反對,最好不要急著爭辯,首先讓其他學員發表對他的觀點的看法,比如,他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大家是怎么看呢?其實,正確的引導很重要,如果有簡便的辦法可以立刻就證明他的觀點是錯誤的,又不會特別傷他的面子,可以試一下。
礪劍訓練營寧喆-俯沖鷹 18:03
021各位老師好!個人見解:1,首先在培訓前期,多去備課,除了項目本身,還要對一切可預見性的問題作分析。2,培訓過程中,面對“問題學員”,第一不要太把注意力放在他那里,甚至可以明顯的跳過他,比方說坐第一排第二個,你問問題可以問第一個,然后直接跳過去問第三個,讓他明顯感覺到你對他視而不見,這種人基本都是想表現自己吸引注意力的,我們這么一做,他會識趣。3,不要否定任何一個學員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練是一面鏡子,而不是發號施令者,拓展的意義在于不同的思想在碰撞。個人見解,不到位的諸位大師勿噴。[抱拳]
李有嫵(蝸牛) 18:08
022各位老師好!個人見解:對于游離情況,要根據原因去控場,看看是因為活動內容,還是因為學員有事情,還是因為環境等等因素去考慮,對于質疑的情況,那就需要我們很好的去根據學員提出的問題去解決,先肯定學員的思路,態度,然后在和學員分析是否有其他的質疑,然后根據問題解決問題,一起再次體驗,分析,收獲,對于學員的挑戰的時候,先微笑,然后先請問對方的姓名,以及對方的初衷,不要和學員對著僵持,也可以商量培訓間歇時間和對方私聊,個人看法,有不足,希望大神指點一二。
————— ?2016-11-12 ?—————
陽光 08:52
023 各位老師好[微笑]
關于面對游離的狀態 大多出現在以下幾種情況:
1.在操作項目前期 一旁的項目或發生的更熱鬧的事兒比較吸引人 大多數學員都會側目 針對這種情況 我會對于看到的事做個簡單的提問 然后引入到我們要操作的項目中去
2.在培訓過程中 特別是個人挑戰類項目 游離的狀態會更多一些 我用的辦法是 盡量多的讓其他人作為圍觀 加油 打氣 激勵的存在
3.總結分享時 學員的大部分游離是一種與我無關的心態 我一般讓大家先自己內部做總結 然后隨機挑人發言
總的來說 關于游離的狀態 我大多采用的都是互動的方式來抓取學員眼球
關于質疑與挑戰:
個人認為 拓展培訓其中一種作用就是開拓思維 我經常講的就是 任何想法、觀點都沒有對錯 主要看適用場合 思維的碰撞 只能說明我們都愿意投入到這個事情中去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 故沒有絕對的培訓師 也沒有絕對的學員 大家相互促進 共同提高
——賈亮娟愚見
王艷麗 11:40
024 1.面對學員的游離:在培訓開始前有約在先,手機振動或關閉。培訓中途如有任何事情比如接打電話,舉手示意培訓老師,得到允許后在進行。學員在培訓中游離一方面學員沒有參與其中,解決的方法可以讓學員互動性多一點,項目操作中讓每位學員參與其中有表現的機會。適時給予學員鼓勵肯定。2.面對學員的質疑,首先培訓師項目的規則要講清楚,避免因規則而產生的質疑分歧,學員一旦產生質疑,在某些觀點上找到正確之處,表示贊同。3.面對學員的挑戰:先理解學員的問題,不能不懂裝懂,引發其他學員一起思考。培訓中不影響培訓進度,對學員提出的某種問題表示肯定,示意課下切磋,交流。
日月談 12:15
025 面對游離,營造團結緊張活潑的氛圍吸引之。面對質疑,有錯改之,無錯堅持。面對挑戰,有理有有力有節,借助大多數人的力量從容應對,不陷入個人沖突。
————— ?2016-11-13 ?—————
劉小謙-拓展15116945998 08:24
025 面對質疑,如果在培訓過程中有學員提出質疑,首先要肯定這位學員,并贊揚一句,看來您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思考了。接下來說,對于你的疑問待我在項目講解完畢之后可以為你答疑,并且也會為大家答疑。最后在答疑解惑時間可以引用例證去給他和大家說明這個問題,這樣既不會打斷你的節奏把項目講完,也會給足了大家去思考的時間,然后在答疑時間就給了大家一個充分說明討論研究的時間,但這個時間盡量不要太長,以免影響整個活動的時間。
陳午陽 21:27
學員挑戰的緣由是什么?這是我們自身準備不足還是因為學員故意挑刺?面對兩種不同的緣由,得出的結果也會不同!至于游離也分幾點,第一:你講的內容不足以調動他的興趣;第二,他壓根就不想來做這個活動,所以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和解答,不是加強控場就能描述清的,僅個人觀點
細鬼 21:27
026 游離-游戲 質疑-智慧 挑戰-應對
輝劍無情 21:42
027 面對學員的游離 質疑 挑戰 這是優秀教官要扼制在萌芽里的問題 如果培訓過程中發生此類事情就已經說明失敗了一半 首先在培訓前就要對培訓內容做足充分的準備 如在幾天幾夜的培訓遇到類似問題上來先每個學員做三十個俯臥撐 之后強調三點 第一點教官所說的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 第二點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教官所說的話永遠是對的 第三點如果教官有哪句話說錯了請參照第一點 事后再討論 用威懾力震住每個學員 僅個人觀點
小姚 21:45
028 第一事前預防和團隊負責人事前做好訓前溝通 主帶以身作則 多配合團隊需求
周應剛'白粥教練 23:17
029出現游離,說明破冰環節可能還做得不夠到位。對于一些特別的學員,我覺得如果不影響培訓的話,我覺得可以忽略。畢竟目前培訓師配備比例并不高,一個人所能管到的學員肯定還是有限的。
A-[表情]閃電 23:33
030不管學員是否是自愿參加還是被迫參加的,他能來夠過來參加培訓站在這里聽你講,個人覺得出現這種情況培訓師有百分之五十在于培訓師沒有引導到位,如果人數多培訓時間短,培訓師基本可以無視他的存在,顧全大局考慮
[表情]嗨!你好!我邦邦! 23:40
030個人認為,學員游離,可以適當采用"團隊呼喊"的方式來讓他有團隊意識,既能主動會到隊伍中,又能讓其自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說分組之后有隊員游離,教練可以引導小組隊員一起呼喊某某某,我們需要你!我們愛你!我們....你!等等,一些比較幽默,歡樂的語錄來給他傳遞信息,以此來達到自我團隊意識的提升。個人不太建議教練當眾對學員游離的行為做出任何的引導。對于挑戰,質疑。大部分時候學員是對項目規則有所質疑,(個別極端情況除外)一方面可以再次對規則做出詳盡的解釋和說明,另一方面,在項目結束之后的分享環節,教練可以當眾提出學員之前的質疑問題,順勢引導,并給于肯定(從方法創新也好,從思維突破也好)等多個角度做分享說明,既讓學員感覺教練對他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同時又能在整個團隊中樹立標桿形象,給于鼓勵和支持。
————— ?2016-11-14 ?—————
柯彭.F11-15951803901 07:45
031游離,得先看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解決。如果是培訓師無法解決的原因,那就只能暫時性忽略他。
質疑和挑戰,先讓他充分發表他的看法,如果是培訓師能當場解決的,就直接解決。無法解決的,就告訴他課后詳聊。
A、[表情]紅山 王洪秀15949093883 08:29
032游離,如果整個培訓要求是輕松愉快的那可以忽略他,如果要求嚴格的,可以適當的懲罰,比如俯臥撐,做出引導。質疑和挑戰,如果在培訓一開始學員就有這種心理,個人覺得教練組首應檢討,教練此時是主導者,可短暫的溝通,讓學員了解培訓的意義,所能帶來的正能量,如果能將質疑和挑戰教練的學員培訓的心服口服,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就。以上僅個人觀點
周 瀝 08:44
032
游離質疑挑戰,看似不同,其實可以歸為同一類心態和行為模式:
1心不甘情不愿來參加培訓的學員
2天生性格桀驁不馴的學員
3在公司里業績非凡的,老板也要讓禮讓幾分的學員
4已經參加過多次培訓的學員
5主觀定義就是出來玩,想干嘛就干嘛的學員
這些學員的言行舉止在培訓中,會給其它學員帶來持續的負面影響。
個人常用的解決方法:
[表情]權威壓制-請對方公司有生殺大權之人(領導,部門負責人,活動聯絡人等)加以約束和管制
[表情]好言相商-嘗試坑蒙拐騙,讓其加入團隊
[表情]以身試法-部分學員可能希望培訓師做示范,借此出丑,如果培訓師對某項目非常有把握的前提下,可以直接進行示范,用行動來打破某些學員別有用心的挑戰
[表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學員的回應來應對學員質疑和挑戰
最后,如果上述方法都效果甚微的話,游離者可直接采取放養的方式,不斷質疑和持續挑戰者,可在所有學員面前明示,感謝這幾位學員的求知欲,可以在其它場合和他們進行進一步的論證,但不是在現場。
結言:培訓師能讓所有學員滿意是最好的,
但出于某些客觀因素,例如團隊中出現不少游離質疑挑戰的學員,將會拉低整體滿意度。
所以,盡力維護大部分學員的滿意度是很重要的
^O^mc獵王 09:26
033 作為一名培訓師應該提前設想和構思面對各種培訓狀況的應急處置預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讓自己強大的內心和專業的業務知識駕馭學員,不要給他任何機會,現在的人天馬行空的想法有的根本就沒法理解,如果覺得無法回答就小小的一轉折用他的問題轉到自己要講的問題,比如,這個問題下課之后我們可以單獨溝通一下。
大灰 09:36
034 好的體驗培訓師,
能讓學員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當學員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時候,
他們會說,“我們獨立完成了,這完全是團隊合作的力量”。當學員放下輸贏,專注于目標時,自然不會有質疑和挑戰了……
李衛鋒 09:48
035熱身團建期間非常重要,通過一些簡單見效快的小互動游戲拉進和學員的距離,讓學員清楚接下來要做什么?為什么要做?做好了又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明確目標。這樣可以減少游離質疑挑戰的發生。大團隊學員人數眾多,游離現象多存在于學員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可以反復重復項目目標,動員隊長合理授權和分工,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關于質疑和挑戰,不要轉化成培訓師和學員之間的對立氛圍,嚴謹的規則布置,巧妙的引導大多數學員的認同來回應挑戰者,休息期間關懷一下挑戰學員的心理想法,不孤立任何學員,但也不要當眾妥協爭執或是強硬態度讓學員認同,總之,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磐石 10:24
036曾經帶過一個企業團隊,有一個剛退伍的小伙子,在培訓中一直用言語挑戰培訓師,我當時采用是微笑的回應,讓其他學員感受到培訓師的大氣與豁達!千萬不能退縮或者激化矛盾,其實小伙子是對企業領導有意見,如果對立起來,這種意見就會轉化到培訓師身上,影響培訓進程,幾次微笑回應后,小伙子也沒那么大的脾氣了,培訓得以順利開展,但培訓結束后,小伙子還是被人力資源總監開除了。
@飄爺子-EXT 10:32
037如果說第一期的話題是活動帶領能力和安全監控能力的討論,第二期是培訓師個人風格能力及職業素養展示的探討,本次的議題個人認為是培訓師個人控場能力、流程控制能力以及學員情緒把握能力的綜合應用和處理,接下來本人就上述三大能力做簡要闡述和分享:第一:培訓師個人控場能力方面來說,接到培訓需求溝通表以后要重點注意與組織者溝通有無特別需要關注的人和事件,做好心理預防和后續培訓可能出現問題的預判,同時在正式培訓中做好團隊的正式溝通,有關個人的充分尊重,有關團隊的必須遵守,可采用“斗地主”的方式來柔和處理培訓師與問題學員的問題;第二:流程控制能力方面,做好前期培訓的預估,事中控制和事后積極及時溝通,總原則是不在現場和學員起沖突,因為價值觀和對事物的看法絕對是不一樣的;強調團隊目標和個體目標的相符性,擴大認同感;做好項目安排的節奏和結構的安排;第三:有關學員情緒把握能力的解析:做好與學員的全方位價值契約的鏈接,同時鋪設好學員在體驗和挑戰中的自主性,培訓師只做任務發布,規則講解,安全監控和活動引導,不做任何有關“怎么做”和“為什么的”的誤導,這個要設計好語言;同時不對學員做任何現場的評價,只在事后和組織者做好該學員的行為描述即可;
司東陽 10:38
037 面對游離,大部分學員是責任心不強或者沒有團隊意識,針對這部分人群,一般采取鼓勵,強調公司榮譽、文化、氛圍等,讓其放下小我,成就大我;面對質疑、挑戰,首先培訓師要先學會尊重學員,不要正面沖突,等休息時間可以相互溝通,達到最佳結果,然后,強調標準統一,語言干練嚴謹,最后,不忘記多多反思,從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不斷充實完善。
任家俊 10:40
038我個人認為,凡是有游離和刺頭的學員一般都屬于年輕人或者是剛入社會,對于這樣的學員,其實就是看老師的氣場,氣場是什么:就是經驗和沉淀。我碰到的都被我的氣場壓抑了!
Aaron(周子瀟) 11:04
039 大團隊講流程 小團隊看效果
不管是哪種團隊 前期的鋪墊與項目規則要清楚 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質疑等 大團隊的游離會較多 首先要保證流程的順暢 其次才解決游離和挑戰 首先不激化矛盾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特別較真的學員可以現場簡單用智慧解決 對于搗漿糊的學員私下交流
小團隊遇到這種問題那么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前期的鋪墊以及項目規則的把握
總之 不管什么學員 首先要尊重對方 而不是訓斥與惡語相向 這也是作為培訓師應該具有的素質 做到互相尊重 基本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
黑夜 Dark Night 11:20
040面對學員的游離,我想,首先應該就用靜默狀態去對待,同時投以注視的眼光,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氣場,給所有學員一個態度,讓他感到無論是身體還是眼神,都要回歸到正常狀態上來。面對學員的質疑或是挑釁,你必須有一個心理準備,對于講師或是教練,我們是傳授經驗,給人領悟的,單單在我們的培訓領域,我們的經驗肯定是要大于學員的,就經驗而言我們完完全全會解答他的質疑,讓其心悅誠服。或者對其說,課后私下交流,個人愚見[調皮][抱拳]
山案 11:52
041對于學員游離,可以和與輔訓老師配合,將游離學員引回;體驗式培訓的話,以帶動學員互動分享,培訓師將學員的表達總結歸納,并對學員以贊美,感謝。質疑的學員有不同的意見想表達,樂見與讓他們說出來,再總結。以學員的互動學習點加以概括,讓學員認同。個人想法[呲牙]
江南才子 12:15
042 有時候挑釁或者有挑戰的學員是正常的,因為這也是很多企業組織者或者老板希望我們幫助他們解決的。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姑息縱容,堅持原則,給對方時空冷處理。
王忠梁[表情]拓展師認證 12:17
043 建議在培訓從問好時就給學員貼標簽,運用潛意識讓學員降低或消除挑戰心里……
簡簡單單 12:43
044 面對這些問題應該從自身找問題,課是不是講得深入人心,有共鳴,是不是吸引學員,是否合理等等....在自身問題解決后適當的調節氣氛,讓環境化解面對的問題,不要跟學員針對一個問題糾結下去影響進程,微笑是良藥
A體驗式培訓師大盧18521564325 18:48
045很少遇到學員質疑的問題,可能和帶班風格有關系,本人比較認同快樂體驗,快樂成長的培訓理念[呲牙]在規則的講解上,做到公平,完整,邏輯,幽默,規則當中的不允許xxxx,會耐心向學員解釋原因,讓學員感受到,之所以不允許,是為了他們好,可能是為了安全,亦可能為了保證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樣,學員不容易出現對立情緒。如果出現質疑,不要把教練和學員直接對立起來,可以用調侃,玩笑的方式先淡化處理,培訓間隙時間再單獨安撫一下學員情緒
黃長城 22:05
046質疑的內容如果是規則,我會記下來,下次講解規則時更詳盡一些,如果質疑的是觀點,我不會覺得很丟面子,我會處理事情的態勢,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講出自己的觀點,因為碰到專業的知識,他們很可能比我更專業。只要他積極參與 ,就說明課程有效果,閉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些事,沒有絕對的權威。對于學員游離的情況,我一般會先做宣導,讓大家活在當下,既來之則安之,如果后續還有游離,我會用突然之間停下來,或者提高生意,以及專門跟他互動的方式吸引他的注意。如果還不行,我會用關懷的語氣詢問他的需求或者身體狀況。我很幸運,到現在還沒沒有碰到存心跟我作對的學員,如果真碰到喝醉或者找茬的學員,我建議第一時間聯系活動組織者,因為,他們更為熟悉自己的員工,我會選擇避免沖突和在他身上花太多時間,不然影響課程進度。
利軍 23:15
047關于學員游離的問題,做了這么多年培訓,肯定是多多少少見過的。這個主要是學員也許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干什么或者怎么干,所以會出現此種現象。對于人數不多的,我會通過幽默,開玩笑等方式進行互動,把他拉回來,對于人數眾多的團隊,也許暫時對于個別成員采取默許,只要他對于整體不構成影響。另外就是可以其他外圍的教練進行適當提醒~~對于學員的一些質疑,我見過的最多的就是一些團隊參與興致很高,同時結果對于他們比較重要,比如說涉及到獎品等。這樣他就會對于教練的規則,或者言語表達等什么十分重視,如果教練稍微有點出入,他就會挑戰你,或者質疑你。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本人采取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在規則中強調教練對于規則的最終解釋,這樣就會降低他們的心里挑戰。另外就是一旦發生,在時間,場合等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和學員進行簡單的溝通,因為很多東西沒有對錯,都是每一個人看問題的立場,角度不同,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
秦佳磊 23:29
048 各位老師好,學員游離,如是個性問題,可在項目間歇時私下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般情況配合度都會提高。如是體能問題,站久了想休息,都可以柔性化處理,保證大部分學員的聽課效果就行。
經常會有學員在開放式規則的項目中提出異議,甚至是挑戰培訓師。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員充分投入到了項目中,想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和培訓師進行交流。我非常鼓勵這種想法和行為,處理好了這種危機公關也會為本次培訓加分,贏得學員認可。
————— ?2016-11-15 ?—————
范慧峰18601746432 07:56
049:質疑和挑戰目前還沒有遇到,而學員游離現象分多種情況,公司氛圍,領導風格,組織者對培訓的態度,老師引導方向,參與者人數,可能還有很多,每一種情況都會導致游離發生,但無外乎與參與者心態有關,通常用的方法:1、前期引導,與學員約定好培訓紀律;2、約定隊長要求;3、著重關注游離傾向學員;4、邀請游離學員參與分享,著重引導,引發思考;5、贊美與鼓勵。
挽你的手 08:07
050各位老師好!此項可用規避法:主觀規避和客觀規避。主觀即是課前備課充不充份,課上能不能使學員投入,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嗎!客觀即是靈活的消釋,切不可與之硬嗑。這里說一下自己平時用的客觀法幾點:1.課前紀律的制定要合理2.帶走激勵性的小懲罰3.個別的話冷處理4.說明換位思考法,讓他上臺給他表現欲,使之受關注。5.微笑,私下溝通,引發其思考。 承上遇見,諸神批評指正!
阿列 08:14
051:經常做魔訓時常面對學員的挑戰,前期引導好,每做一步要講好細節,比如說士兵突擊,市場風云,主要在于引導,后來就沒有了
A傳說教練 08:47
052:這是教練控場和問題處理的能力體現,預防此類事情的發生原則在于,規則的引導,項目過程中的細節處理,公平公正性的處理,引導詞要多用我們,不要用你們,隨時觀察學員的情緒,把握尺度,但覺不能向學員妥協,靈活處理矛盾和規則的執行。
流光如夢 10:04
053:面對于學員的質疑和挑戰,首先讓他充分發表他的看法,如果是培訓師能當場解決的,就直接解決。無法解決的,就讓他找客戶負責人溝通或告訴他課后再跟他詳聊。
大周老師-體驗式拓展培訓 11:44
054:培訓前——做好預防,培訓開場時和學員約法三章,引用巴頓將軍的故事告訴學員,任何團隊組織都有規則制度,合理的要求對大家是一種鍛煉,不合理的要求對大家是一種磨煉,合不合理對大家都是一種歷練,最終對大家都會有所幫助,一切向內看,不可過于注重客觀問題!同時間接傳達出本次培訓主辦單位大領導很重視,特意安排了本次拓展培訓,教練組會對本次培訓中大家的表現全稱記錄,培訓結束后如實反饋給公司領導,或者本次培訓將和大家的績效掛鉤等,如此能有效減少游離,降低質疑和挑戰的概率。 培訓中——遇到可能會讓學員產生質疑和挑戰的項目,在講規則時解釋清楚規則如此設定的目的意義,每一條都讓學員舉手通過,并承諾能自覺遵守規則,對規則有異議的情況需要在項目開始前提出來,培訓師會為大家解答,讓學員知道項目一旦開始則代表所有人認同之前大家一起通過的規則,同時主帶老師和得力助教交代好如果培訓中出現學員質疑挑戰的情況如何配合主帶老師,把質疑挑戰者拉到一邊單獨做工作,不可影響了大局! 培訓后——對培訓中自己觀察到的有游離、質疑或者挑戰傾向的學員單獨訪談,了解原因,反思自我,以便在后續培訓中及時做可能需要的調整!
段大 12:16
055:說個例子,有一次做帶隊教練在隊伍后面,前面主教練在準備整隊開營破冰,由于人數很多,排尾一有個小年輕在后面一直嘀咕,嘴里嘟嘟囔囔“傻不傻啊等等”,聲音還不小,周圍其他伙伴也都受影響了,當時我算是冷笑的態度,但沒有太嚴肅的對他說:要不你不用參加了,到旁邊休息吧。他啥話沒說,拉不下面子直接走遠了,到一邊玩手機看著大家,這樣其他人都不說話了。
后續的活動,大家都熱情高漲,他是在活動挑戰中,慢慢的靠近,具體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進入的隊伍,我也只是私下關注他,當做不認識他。對他個人來說,可能當時做法讓他有點尷尬了,但是當時周圍氛圍控制住了。
藍色恒星 15:09
056:首先做到預防,規則清晰明白,語言嚴謹幽默,言行舉止做學員的榜樣,團一般隊建設完成后教練的權威可以樹立起來,有權威不濫用權威,適時表現對學員的幫助指導心態。拓展訓練活動中,在質疑和挑戰發生時分析原因,規則不清導致引導學員給一分鐘時間提問,不可針對產生質疑的學員,不可當面只解決當事學員。在提問過程中培訓師在解答問題的同時再做引導,從而將培訓老師可能疏忽的問題解決掉。如果把控不好就要和助教提前溝通好遇到這類學員可讓其先觀摩,后單獨溝通。
If 16:14
057 出現游離或者對抗的原因對內是自我評價的認知,對外項目的操作。如果學員認為這個項目沒意思,這樣做很傻,這樣的做有什么用等。就容易出現對抗,這樣的對抗可能是緘默,可能是言語的惡語相向。 項目布置上一定做到規則清楚明確,為了防止有些學員研究規則漏洞,或者在我們表達和他們理解規則上的不一致,再練習中和各個小隊及時溝通,避免他們走錯方向,一旦比賽或者競爭,這樣的后果是無法挽回的。對于個別的游離,可以適時的和他單獨溝通,了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做好安撫,引入團隊的力量,讓他知道他在這個團隊中很重要。
Tony 陳昊 00:17
058-淺談執教中的游離,質疑和挑戰
[名詞解釋]
游離:比喻離開集體、聯盟或依附的事物。
?新的定義:
游離、一種自由隨意的狀態。
在想象的空間中無序的漂移。
試圖與心靈的脈動產生共振。
質疑:疑問、疑惑。謂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
挑戰:1、激使敵方出戰。2、謂首開釁端。3、鼓動對方與自己競賽。
?
[換位思考]——如果我是那個人
“為什么會游離?”——1、選擇離開,是不愿意融入這個集體;
2、選擇一種比較自由的狀態,不想打擾其他人。
“為什么要質疑?”——1、心中有疑問,想得到可以解決的答案;
2、想用一個不同的問題,來引起關注
“為什么要挑戰?”——1、挑戰教練,引起回應;
?2、哪怕不能戰勝,但可以獨具一格,先發=優勢;
?3、覺得自己比較強,想與真正的對手做一個PK。
[個人想法]
游離者:
1、弱者思維,自悲而產生的不融入,此類人需要給予鼓勵
2、自由思維,不愿意被別人的思想影響,也并非看不起其他人的的意思,此類人需要強調這是集體榮譽高于一切的目的性活動,有時可以用嚴肅的口令或偏軍事化的模式來處理會有效。
質疑者:
1、 對于教練提出的問題,哪怕別人都有了答案,可是還有自己的疑惑,提出個人意見,想得到關于這個問題的不一樣的見解。在他看來,教練就是這方面的專家,專業問題有更專業的回答。
2、 為了關注而提出關注性問題,目的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教練的關注,或集體的關注。
挑戰者:
1、 發起挑戰,是為了激起回應,同樣是求關注的表現形式,比質疑來的更強烈和更直接,多數情況下,是從質疑者演變而升級而成。可以是良性發展的果實,加以利用,可以變成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2、 獨特的見解,標新立異的思維,先發制人的手段,也是思維和行動力結合的性格,由壓抑而爆發的破壞力會比較明顯,更多的是從質疑者升級而來,不過多數是因為在質疑時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想要的答案而引發的。
3、 自由思維者偏多,只想證明自己是強者,只想找一個棋逢對手,可以享受PK過程中的樂趣。
[性格與行為]
任何人的行為,一定會有其動機。一種是循序漸進的發展,一種是爆發性發展,教練需觀察游離者的行為,判斷其動機,將控制權穩定的掌控在教練的心中,這是一名教練需要具備和成長的必經之路。
至于后兩種學員的反應,則更多的是考驗教練的臨場應變能力。
[參考方法]
方法各種各樣,常見的方法有:
引導法:接受學員的狀態,而后用“但是”來提出自己的依據和要求。
軍訓法:嚴格的口令和紀律,提升整體的執行狀態,適合于企業文化較為松散的團隊。
游離法:將這個別學員游離在單獨的培訓過程中,并由其他的教練給予個別的引導和理解,不行就換。
任命法:部分需要關注的學員,根據其特點的明顯優勢,任命相關職務,增強其隊員在集體中的專屬性和榮譽性。
方言法:當地人偏多的公司,可以用當地方言穿插互動,增強教練與團隊的不兼容性,拉進距離,也是避免隔閡的方法。
學術法:運用科學的緊密條理與邏輯性理論,提出相關的依據與數據(當然,都是有所針對的),事實勝于雄辯嘛!
初步整理,僅供參考。
---半月談,第三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