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寂靜
她與他拿著兩把整容醫院發的廣告扇子,扇著熱氣,汗依舊不停地往下淌。
他總是很紳士,扇子輕輕地扇著,說話斯文,也從不會喊叫,正因如此,總有人說他娘。即使他并沒有一點像女人的地方。
不過,說到娘炮,好多人都覺得這是個貶義詞。這種現象有些可笑。男人總以像女人為恥,而女人總以像男人為榮。
究其根源,不過是男權的潛在影響罷了。這個社會對女人尤其不公,雖然事實上能生孩子的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厲害些。但話語權總在男人手里。
醫院這個地方,人總是很多。嗡嗡聲輕易就蓋過了他的聲音。聽了許久,聽不清任何聲音。她奔波了一上午,早已對此麻痹。
經歷過手術臺的人,不免會有些對生命的敬畏感。似乎提到手術臺,總免不了讓人覺得冷,森森的冷。
上午的醫生們都還好,精神抖擻,態度溫和。一到了黃昏,大家都身心疲憊,依然態度上會有一絲絲的疲憊和不耐煩。
直到她做完手術,才在觀察區體會到安靜。那種安靜很有些詭異,十幾二十個人在一處,卻很少有人說話。即使大家做的還是很小的手術。
不過這通體的白色,與室內的寂靜,估計也很讓人印象深刻。
她靜靜等著老公辦理出院,在醫院,等是必須在經歷的,顯然她已經很習慣了。
雖然已是深冬,天花板上的空調依然吹著涼風。看著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護士,她出了神。
2.熱鬧
觀察區有位很溫柔的護士,不停的叮囑大家回去該怎么做。
其中有一位很健忘的老奶奶,剛說完的注意事項就會重新問一次,接連問了三四次。
那位護士依舊不厭其煩的回答。
這種溫柔在病房里是很有力量的,起碼影響力不比那些做手術的醫生小。
她也不知不覺把焦點落在小護士身上,聽她說著話,似乎是目前打發時間最好的方式。
等到丈夫辦理好出院手術,她的觀察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她去了一次性鞋套、帽子和衣服,走了出去。
他和她一前一后走出了醫院的大門。她突然想起,四十年前,他們也曾這么一前一后的走進民政局。
公交車上同樣很安靜。直到一位女性上車后打破了這靜。
那位女性約莫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的樣子,神態是少有的孩子般的純真。她一上來就笑著說:“我又來了!”
她以為這話是對自己說的,所以腦子里第一反應是覺得這姑娘有點傻。
不過呆了一會她才發現,人家姑娘是跟車上五大三粗的乘務員說話。
由于相距不遠,談話聲斷斷續續的傳到了她的耳中。
姑娘說他們第三次在這個車上遇見。那位乘務員建議姑娘不要投幣,可以用手機刷卡,并詳細的講解了一遍。接著,姑娘很大方的問乘務小哥要了微信號。
接著,她和那位姑娘一起到站了。看著這些年輕人們身上的活力,她禁不住揚起了嘴角。這活生生的熱鬧,才是生活!
3.平淡
中午,老伴做了雞蛋炒面片。
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口味清淡,食材綠色,越吃越香。
與館子里的飯菜相比,少了一些艷麗的色彩和濃重的調味品。
不過這過日子圖的也就是平凡和穩定的幸福。
年輕的時候分不清幸福與無聊,也還有精力鬧騰,老了,就只剩早上去曬太陽時搬板凳的力氣了。
老伴年輕的時候一副書卷氣,恰好是當時小姑娘們喜歡的類型,如果不是太靦腆,一定不會被自己這膽大臉皮厚的給降住。
不過婚后十年前后那段日子,也有過不少波折。本來三十到四十歲的男人很吃香,而且當時她已經習慣了把八成精力放在七歲的女兒身上,沒有看得住。
許是她根本也沒想看著,結婚那么久,兩個人對彼此的認知已經就像拍了x光一樣,連骨頭都看的一清二楚。
從他突然要燙個卷發,還開始注意衣著起,她就發現了不尋常。何況他還小心翼翼地給手機設置了密碼。
那時她并沒有管,主要沒有精力管。不過她也有些擔心自己被設計凈身出戶。
她像媽媽取經,媽媽給了她三個建議,一,把囡囡給他帶;二,增加生活中對他的關注;三,注意自己的形象,與他可以保持一些距離。
最后媽媽還說,婚姻就是找個伙伴,如果實在不行,也一定要有自己獨自前進的能力。
她確實想到過離婚之后的事情,還細細做過規劃。
不過幾個月后,她發現丈夫又變回了以前的邋遢油膩中年人形象。她想,這關大約是過去了。
4.跌宕
現在,又經常有一些年輕的姑娘問她婚姻美滿的秘訣。
她說,哪有什么秘訣,經歷過后就懂了。
你愛他到最后,不是愛皮囊,而是愛他本質上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你對他的愛,就像對女兒的愛一樣無私、包容和親切。因為歲月更迭,激情褪去后,你們才會發現,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年輕貌美的女孩,而是死亡。
越老的人越害怕去醫院,因為說不好哪次就是永別。
從幾十年前,她就開始聽說同齡人去世的消息,不過近些年越發頻繁了些。
她清楚的記得,同齡人里頭一位去世的姑娘,是因為胃癌晚期,死的時候還只有十七歲。那時她十五歲,還曾去看過那位鄰家姐姐,當時她已經瘦骨嶙峋,沒過多久就消逝了。
后來,她就沒有虧待過自己的胃,也是第一次懂得應該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
接著,就是她十八歲那年,突然聽說小學同學甲上班時煤氣中毒身亡。工廠補貼了他父母三十萬。
過了兩年,又一個男孩煤氣中毒身亡,工廠補貼了35萬。
上一個男孩的家人聽到后,都有些忿忿不平。
這件事引發了她第二次對人生的頓悟:人死如燈滅。死了就會慢慢沒人惦記你了,所以,只有活著,才有可能得到一切。起碼,不會被人遺忘。
后來日子也漸漸過得忙碌,人也似乎變得冷心腸。她覺得有一段時間可以作為分界線,大約是大學畢業左右吧,在那之前,她是心腸軟、愛哭鼻子的孩子,在那之后,她就成為了偽裝自己、不敢哭的成人。
許是終于明白,示弱并不是對待生活的辦法。
5.夜空的靜寂
中午,兒子打電話過來,說學校放假了,晚上就到家。
她很有些高興。不過兒子回來她也有得累了,得給他做飯、洗衣,平日的生活習慣還會被打斷。主要是人老了,精力不如年輕時充沛。
她記得剛生完老二的那年,老大八歲,正是鬧騰搗亂的時候。她一個人帶倆娃,晚上還能堅持練習半小時的瑜伽。
那個時候,看著一點點大的兒子,就在想,他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呢。
后來他長大了,自己也變老了。回憶起那段日子,竟然也覺得十分幸福。
女兒七歲那年,掉牙。隔一會就捂著嘴跑過來告訴你她的牙掉了。有一次,蘋果上還卡了一顆她的牙。
兒子小的時候,要安靜一些,不過他會破壞所有看到的東西。所有姐姐的娃娃到他手里就會變成一堆廢棄物。有一次,他冬天買了一根冰棍,怕回家吃挨罵,就在門外偷偷吃。不料,舌頭粘上去了,把他嚇哭了。
她發現,所有過去的歲月,全都像渡了一層金黃色的幸福。即使是不幸,在回憶里也充滿了幸福感。
中午,她需要去幫隔壁的宋大姐照顧一下屋里的小金毛。宋大姐一家出去旅游了,過年不回來。
溜了一會,她索性決定把小金毛牽到自己家。
晚上,做了三五個菜,她和他用盤子蓋著等兒子回來吃。女兒早已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今年過年的常駐人口,就是她和他、天天不著家的兒子還有小金毛。
窗外有人提前放煙花。金毛蹲坐著,顯然是早已習慣了煙花的動靜。她微微笑了,給兒子和老公夾了一些菜,然后看著漫天的色彩,一次又一次照亮了這寂靜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