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和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么樣的人。
一、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嗎?
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發展成那樣的性格。
人們寧愿自我欺騙,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的“思維之墻”當中。
二、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我們戴著不同的鏡片過濾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我們還用我們的不同的經驗和記憶來解釋這些信息,搭建起我們內心的世界,并且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實狀況。
難怪佛教禪宗會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有形的事物)的說法,這句話翻譯成心智模式的說法就是,一切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對于你來說,都是實在的世界。
我們往往把這個稱為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者“思維定勢”。這個看不見的“鏡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內在世界模型,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MentalModle)。
三、你希望自己更加幸運嗎?
你有沒有在你的身邊看到一些人好像總是戴著天使的光環,一切都那么的順利,一帆風順,另一些人仿佛天生晦氣,八字不順,喝涼水都磕牙?
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內心安裝的是幸運兒模式,還是倒霉蛋模式。
四、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
我們是怎么樣玩死自己的?我們又是怎么樣讓自己慢慢靠近理想的?
我們為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然后又給自己反復強化,最終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構建的那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一個幻想世界,然后在現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
你每天在給自己許下什么預言?
你腦子里面的世界是怎么樣子的?
那些比你更加幸福快樂的人,他們腦子里面又安裝著什么樣的模式?
如果有一個機會,你可以跳出這個模式,安裝上更好的心智模式,你會看到怎么樣的一個世界?
改變你的心智模式,就能進入你想要的世界!
五、關于心智模式的幾個觀點
1、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腦內部程序
作者將我們的心智模式比擬電腦的系統軟件。我們用心智模式和世界互動,不斷改寫著程序,這些程序只有少部分會顯示在你的意識中,大部分都在后臺運行,優秀的人有一整套優化得非常好的后臺程序,這是因為這樣的思想程序,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壓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態,對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
“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2、心態來源于心智模式
作者通過一對雙胞胎的故事,來得出結論,心態的背后是關于世界的假設不同,而世界的不同假設則涉及5r心智模式,我們不能只看到心態,而不看到背后的心智模式,否則,同樣一個心態,離開了環境就沒有用了,也無法執行。心智模式是關于知識的知識,關于智慧的智慧。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作者說,學心智生,學心態死。
3、每一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每一個心智模式背后都有相應的對世界的假定,也有著相對的局限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總是對的道理和心態。外界變化了,內心的心智模式就要改變,思維方法和心態要變化。今天這個世界,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改變。按照外界的條件變化,升級你的心智模式,就是這本書希望告訴你的東西。
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這樣。
4、心智模式無所謂對錯,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講了一個故事,關于在漩渦里應該怎么樣才能脫困的問題,應該與平時游泳相反,要先進入漩渦,再游出去。提出我們不能用一樣的模式來應對不一樣的事情。
5、努力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可怕。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未來一個大的方向。
6、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做長遠的職業規劃,并且制定詳細的計劃
對一生進行充分規劃永遠都是一個好想法,但一定要記得寫下來的時候要用鉛筆,而且手邊還要有塊橡皮。
7、只要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在地層里面蘊藏的,世界上還有60%的金子沒有被挖掘出來。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讓自己發光的方法。這已經不是一個三顧茅廬的年代,今天的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響力。
8、我一旦找到自己非常熱愛的工作,我就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吊兒郎當的,我會全力以赴
作者認為,只有當你全力投入的時候,你才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而不是先找到熱愛的工作。
六、拆掉思維里的墻
我們過去的體驗、精力,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
而我們的心智又在改變我們未來的命運,好像我們一輩子都被安排好了一樣,這聽起來真讓人沮喪。
事實不是這樣,雖然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過去,我們卻能改變對于我們過去的看法,這才是心智模式的偉大之處。
不管你的過去怎么樣,我們完全有能力調整我們的心智模式,重新認識我們的過去,改變我們的未來。
七、如何超越我們的心智模式
你的心智模式也一樣,你常年生活在其中,就好像魚生活在水中,混混沌沌,不知不覺。
你需要一個機會,讓自己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你需要看到兩個世界之間細小或者巨大的差距,有了差距體驗的你,才會開始慢慢地對你想象的世界有所察覺,我們稱為后知后覺。
這樣的經歷越來越多,你會越來越快地意識到這些差距,就好像沖破四分鐘一公里模式的班尼斯特,在訓練停滯不前的時候,馬上能夠作出反應,這叫做當知當覺的醒覺。
最后你終于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前,提前替換自己的固有模式,而挑選更好的模式來應對,這個時候你先知先覺,開始自我超越。
模式:
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知當覺--先知先覺
? ? ? ?混沌-- ? ? ? ?察覺-- ? ? ? ? 醒覺-- ? ? ? 超越
混沌—察覺—醒覺—超越四個步驟,是心智模式升級的必經之路。
按照這種思路,本書提供了很多很多心智模式的描述,這讓你可以察覺到自己內心的模式。同時在后面提到了很多形成更好心智模式的方法,這能讓你更好的停留在醒覺的狀態,走上自我超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