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億人裝了微信,
訂閱號也改變了每個人的閱讀方式。
我分3個部分來關注這個歷史進程
公眾號江湖(二):誰在掌握你手機的話語權
公眾號江湖(三):你訂閱的那些公眾號,逼格夠高嗎
公眾號江湖(二):
誰在掌握你手機的話語權
一、1200萬人搶15個位子的戰爭
最近為了研究內容創業,
我關注了幾百個公眾號。
每次打開訂閱號,
看到密密麻麻的未讀信息,
簡直累覺不愛,
心想趕緊完事后通通刪掉。
信息過多會給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據統計,一般人的訂閱號只會保留大概5-15個,
而公眾號有1200萬個。
這是一場激烈的競爭。
還想寫公眾號的人,先要問問自己:
讀者為什么要留你在這15個里面,自言自語可沒人care;
而且愿意習慣碎片時間,手機上看深度長文可不是每個人都愿意。
二、走不出自己的朋友圈
你有沒有發現,
自己朋友圈的同質性很嚴重。
圈子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一個有趣的公眾號廣告狂人,
他在一篇文章《神文案:愛上一個女同學》中提到過,
這篇火爆高校的神文案卻沒有瘋狂傳到他們廣告人的朋友圈,
說明圈層之間的隔閡多么嚴重。
反觀自己,朋友圈也是清一色金融類新聞,沒有其他有趣的文章。
微信的用戶體驗雖好(相比某寶),
但是基于朋友圈的傳播具有私密性,難以發散傳播。
這一方面知乎應該是國內最公平的信息交流平臺,
基于問題而不是個體的基礎邏輯,
保證了優質的內容而不是大V掌握話語權。
因此知乎也是目前很多剛起步的寫手的引流工具。
下篇文章會羅列個人認為不錯的公眾號,
如果你也有,歡迎留言告訴我。
讓更多的人關注自己喜愛的作者,
可以讓他更有堅持的理由。
三、產品設計帶來話語權的集中
上面論述了,
1.關注公眾號是一種重度行為
2.不同人群圈子的封閉性。
所以現在普通人開始寫公眾號的話,
要進入大眾的視野已經非常地難,
幾百粉絲的公眾號不要太多。
你能看到的只有大號轉自己家旗下的號,
或者幾個大號間互推,
看不到大號推廣小號的,
即使轉載文章也是很小的字簡單帶過介紹作者。
這帶來的話語權的集中。
企業/媒體公眾號占關注比高達73.4%。
20.7%用戶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這個比較意外
到了這一階段,
個人原創者就像草原上的小草,基本沒人關注。
而聚合類的大號則像大樹,可以靠轉載吸取遍地小草的養分并變現。
話說以前投稿給刊物是有稿費的
而現在大號轉載大部分是不給錢的。
千篇一律的大號文章終于占據了你我的手機和時間。
這樣的局面也有好處,
畢竟太多不同的聲音你懂的。
最近許多大嘴公眾號一夜被封
各路公號大神以后應該識做了。
事情的另一面
是優質內容與我們讀者間卻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這些文章不會炒熱點、不會嘩眾取寵,
所以難以得到大規模傳播。
很多產出優質內容的野生帳號因為得不到關注而難以堅持,
而我們卻常問朋友:有什么有意思的公眾號?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下期
公眾號江湖(三):你訂閱的那些公眾號,逼格夠高嗎
探討一個提升訂閱號質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