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好觀影前的準備
在看電影前,自問一些基本問題:如該片拍攝的時間和地點?你對該片有什么期待?你其他的興趣在哪里——技術、藝術、商業?在你的寫作過程中,這些興趣點可能會將你導向一個好的方向。
2 學習認真看電影和做筆記
當你思考影片時,讓你先前概括性、基礎性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影片里,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特別的?
3 將你的問題導向一個易于著手的論題,包括影片的主題、技術及形式特征
“在《公民凱恩》中尋找身份認同”這種論題對于一篇短文來說太過寬泛了,一個更加可行的論題是“凱恩的童年:身份認同危機的開始“。第二個論題更加集中,你可以詳細地檢視場景和段落。
4 在決定了主題后,至少再看一次影片。
在某個點拓展你的筆記填入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忽略的細節。
5繼續理清你的論點將你的筆記輸入電腦,建立個文件夾或筆記卡片,如果你喜歡也可以整理成一個筆記本
以一個問題的陳述或你想要回答的問題來開始你的論證。然后,集中列出你要討淪的具體點,輔以電影中具體的例子和你的理解,好的文章常常從爭議性不強的主題點出發,再發展到風格和技術等較為復雜的點。記住,雖然你預設讀者已經看過影片,但你仍需要說服他們去相信你的觀點。
6 許多作者發現,將一篇文章的結構用大綱的形式概括出來非常有用
這取決于你的習慣和喜好。你的大綱可以完整而詳細,也可以非常概括而簡略。如果你困擾于文章的結構和段落,就應該盡可能地完善大綱,對于大綱的每一部分,你最好能像寫標題一樣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這些句子后來可能會成為你的主題句。
7 開始動筆
對許多專家和學生來說,這是最困難的部分,我們都有很多方式來拖延它(做更多的筆記、重復看電影、檢查郵件等等)拖延于事無補。寫大綱很有用,因為它能幫助你組織文章;但是當大綱不起作用的時候,你應該自由隨意地寫出你的想法。暫停一下,想象你正在將你的淪題解釋給一個朋友。你的目標僅僅是寫下幾個句子;之后,你可以重新梳理和提煉你的觀點。
8在寫的過程中,繼續思考你的主題,擴展你的想法
我們大多數人只有在開始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時,才能確切地知道我們對個復雜主題的看法。寫作本身變成了一個發掘的過程,我們應該好好加以利用。用你已寫下的大綱來檢查文章邏輯,推敲開頭和結尾部分.思考有關你的方法的一些宏觀問題。它主要是歷史的還是形式的,你對影片的文化定位感興趣嗎?如果你正在強調某種特定的方法,想想是否應當早點在文章的前段提及。
9 有規律地保存和備份你在計算機上的文章
10修改—經常修改
在你的第一稿和修改之間,留出足夠長時間最好是幾天。沒有人第一稿就寫得很完美,大部分作者在對自己的稿件感到滿意之前都會修改好幾稿。如果你開始厭倦了,提醒自已:一個電影劇本在導演開拍前可能要重寫幾次,而一旦電影拍攝完成,剪輯工作可能變成另一輪修改。你可以利用你的第一稿和修改之間的時間重新檢視你的文章。檢查你的邏輯、主題句和主題陳述(是否仍然適合你的文章?),確認你是在論證和發展你的主題而不是僅僅陳述它。通讀文章,語句不通順、在句子和段落間的不連貫和不準確的用詞。你的例子是否與論點相關聯?引用是否準確?如果你時間充足,將你的文章放在一邊,再作最后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