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三個故事
1.知識的牢籠(也叫知識詛咒)
第一座監獄叫知識的牢籠。先講個心理學實驗,研究人員讓志愿者心里想著一首曲子,然后用打拍子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別人通過拍子猜曲目名稱。當然,曲子是最簡單的那種,比如什么《小星星》、《世上只有媽媽好》之類的。實驗中,打拍子的人就覺得,這么簡單的曲子怎么可能聽不出來?所以他覺得別人猜中曲目的概率至少在50%以上。可結果呢,只有2.5%的人能猜出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打拍子的人,自己本來就知道答案,他沒有設想到別人聽拍子時候的感覺,這就會影響他對概率的判斷。
2.走私
有這么個故事,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看守警衛看到一個男人騎著自行車,把手上放著個箱子,警衛讓他打開箱子,結果發現里面全是沙子。第二天,這個男人又來了,還是騎著自行車帶著個箱子,警衛打開一看還是沙子。這樣過去兩個月,這個男人每天都穿過邊境,每次都帶著一箱沙子。最后這名警衛終于崩潰了,說:“你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帶著一箱沙子過境,到底想走私什么呢?”結果那個男人回答說:“自行車。”
3.鐵索橋實驗
有個著名的鐵索橋實驗,參加實驗的人要穿過一座鐵索橋,期間會有一位漂亮的女助手攔住他們,一組是在橋中間攔住,另一組是在橋尾攔住。女助手跟他們交談后,會留下電話號碼,并說“歡迎打電話給我”。結果,在橋中間被攔住的那一組,事后會更愿意跟女助手聯系。這是因為,跟那些已經到橋尾的人不同,當這些人在橋中間時,會情緒高漲,心跳加速,手心濕潤,這跟被異性吸引時的特征非常像,結果大家就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是被女助手吸引了。其實啊,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他們之所以出現心跳加速這些征兆,是在鐵索橋上走路嚇的。更關鍵的是,這些人還走進了情緒的牢籠,并不覺得是歸因錯誤讓他們覺得女助手有吸引力,而是從心底里認為,女助手就是有吸引力。
這三個故事給我的啟示就是,人在是非常不靠譜的,在做決策會受到各種影響,既有的知識影響,也會受思維定勢影響,同時也會受情緒的影響。
那么我們怎么擺脫這些思維影響呢?
答案是沒法擺脫,是人就會受影響,這個答案比較悲觀。
但知道這個還是有意義的,因為知道了他之后,我們可以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比如:投資、婚姻、買房)可以動用元認知能力,問問自己,現在做出的決定是根據邏輯做出的判斷還是知識詛咒,是否受思維定勢影響,有沒情緒化的做出的決定。做完決策之后堅定的篤行。比如:定投,就是基于選好優質標的,然后就是買,買,買,就不買。
希望大家在重大的決策面前,都能做個好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