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臨時室友從成都專程來山東游玩,昨天游完山東博物館,對山東博物館的大氣和藏物贊賞有加,于是已經在濟呆了近半個月的我蠢蠢欲動,雖然自認為逛完國家博物館足矣,但鑒于悶在房間太久還是決定前往!不想這一去卻改變了我以前到每一個地方游覽必看景點只有大學的認知,地方博物館也值得一看啊!
說起來我游覽過的博物館確實不多,國家博物館,浙江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還有墨爾本博物館,總體感受是還是國內的博物館更有歷史感,也更有跨越時空之感!國家級有國家級的高度,地方級有地方的特色,多多欣賞學習!
1.關于名字——你竟然寫得如此隨意
前面說了,我對地方博物館知之甚少,所以對于這個題字的故事也是第一次聽說!其實剛到博物館門口時就看到兩個男人對著題字詭異的笑,心里還覺得怪怪的,不就是名字嘛,雖然沒有其他題字那么端莊大方,但畢竟漢字端如宋體,狂如草書,皆是藝術,不過博一字我還是一直覺得像傳或情!
游覽完百度了一下這名字,只是想知道這字是誰題的!不想名字里的故事更有故事,頓時不覺得那倆男士詭異了,山東情婦館,心在情婦館,山東情婦報……仔細看還頗有幾分相似!話說回來,博物館這么嚴肅到可以鬧鬼的地方,有這么幾個字調侃倒多了幾分活潑!沒想到思想一貫保守的山東被思想開放了一把!蠻有意思!
2.關于服務——好客山東歡迎你
山東人的熱情好客自不必多說,尤其是在南方呆久了,會覺得這種人情味很暖心!
這次博物館之行,租借了免費解說器,自動感應,非常方便,移步換景間,解說器就像私人導游,及時的奉上知識大餐!不過有一點需要提一下,山東這邊的公共服務機構只收現金,所以很不方便,希望能盡快跟上互聯網發展的步伐,好在小哥哥同意我把租金先打到他的私人微信上,才沒有錯過這場知識大餐!
3.關于建筑—藝術來源于生活
周代大玉璧出土自魯故國曲阜,是古代禮器和裝飾用器,圓形有孔,多為玉石質,常用于祭祀,喪葬,朝聘等活動,此玉器飾紋繁縟精美,器身分三區,內區和外區均為夔龍紋,中區為谷文,三區紋飾之間以弦文相隔!此物也是山博鎮館之寶之一,而且山博大廳圓頂的設計就是仿照此設計,蔚為壯觀!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從此大廳設計與大玉璧的關系,可見一斑!
4、關于藏品——答案在這里
游覽千佛山萬佛洞時,我注意到很多佛像的手勢,當時只覺得學會了很多新的手勢,但不解其意,在山博佛教文化館里卻得到了答案,欣喜不已!
除此之外,這里有幾件印象深刻的物品值得記錄!
原諒輸入法里找不到chou 字,鉞是斧頭或刑具,器身透雕人面紋,猙獰中透露著威嚴,是權力的象征!
原來孟姜女哭長城,所哭并非北京秦長城,竟是齊長城,另外孟姜女姓什么,您知道嗎?答案是姜哦,原來孟為庶長的意思,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女兒,而且,孟姜女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世族婦女的統稱!
該壺是大汶口文化獨有的器型,后背為注水口,嘴部為出水口,集藝術與實用為一體!
下面兩件是魯荒王展館陳列的藏品,魯荒王是朱元璋第十子,名朱檀,但沉迷丹藥,十九歲便離世,埋葬在鄒城九龍山!許是看了明朝那些事,大明王朝1566,個人對明朝情有獨鐘,以致愛屋及烏!
在孔子展館里,可以一覽曲阜孔廟的風貌,旁邊也一直在播放祭孔大典的視頻,每年9.28日曲阜都會舉行祭孔大典,同時,各地方的孔廟也會舉行儀式,一般我們游覽的夫子廟,文廟都是祭祀孔子的!
孔子后代姓氏包括孔,孟,顏,曾,仲!
印象中,文物給我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爾后,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著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溫度,意識到原來“文”是心,“物”只是載體;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播文化,而不是僅僅將其作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5.關于找人拍照
一個人旅行,找人拍照,可得到千奇百怪的照片,不信,你看:
我:姐,人拍小點沒事,麻煩把背景那個大玉璧拍上,謝謝哈(精神飽滿擺造型,滿心期待看照片)
鐺鐺鐺~~~~
寫在后面
歷史不會重演,歷史又在重復!移步在靜靜地文物前,一秒即跨越千年,渺小的人創造了厚重的歷史!
每一次走入博物館,都是對自身認知的更新,每一次都是在解答問題也在提出問題,以待下一次在某個時刻解答!
? ? ? ? ? ? ? ? ? ? ? ? 寫于租來的房子-Y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