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幾次要跟我語音通話,我都拒絕了,是她有什么問題嗎?
我當時在吃飯,后來我回復了她,我的大概意思是:“其實是我這個人不喜歡講電話,因為覺得沒有安全感。不過比這個問題還要嚴重的事,為什么每次有什么問題的時候,你都下意識覺得是你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會這么想?然后還有一個問題,你的問題其實還反映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總是期待別人給你提供情緒價值,你的喜怒哀樂不由你自己掌握,而是由別人如何對待你決定。”
其實,上面這兩個問題,可能大多數人都有。
這幾個月我都在參加線上社群,然后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 在寫社群自我介紹的時候,我發現有梳理自己的成就事件是個特別難的事,因為我不覺得自己這兩年有做出什么成績。然后在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這個感覺就更明顯了,因為別人都是收入多少多少萬,幫助了多少多少人,創業的創業,逆襲的逆襲,如此一比我就顯得更不值得一提了。
可是在大家把自己的介紹發出來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會收獲一堆驚嘆:好牛啊,好厲害啊,怎么做到的!為什么如此優秀?然后在這樣一直有人夸你優秀的氛圍里,有些人就真的開始找到了自信,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區,甚至找到了一些新的機會,開創了新的局面。
而我的疑惑在于,你還是那個你,為什么一開始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優秀?
因為我們都太熟悉自己,既明白自己的優點,更清楚自己的缺點,就因為清楚自己是怎么樣的人,所以對于自己在外呈現的“完美”和“優秀”反而不怎么認同,因為知道自己私底下到底是怎么樣的。但是其實,做出優秀成績的那個我們也是我們自己,那個被激勵出來的不一樣的自己,是真實存在的,只是要如何一直讓我們保持這樣的狀態,卻不是靠雞血可以做到的,而是靠長久的堅持去養成一種習慣,這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多人容易半途而廢,所以太多人對自己失去了那份肯定和信任。
而情緒價值這回事,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和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戀愛中的男女,女生更明顯,常常因為得不到快速回復或者需求沒有被照顧到而患得患失。但是事實上,現實生活里真的很難有人每時每刻都注意到我們各方面的需求,忙起來的時候連吃飯喝水這些基本需求都顧不上,更何況是這種更高級別的需求呢,甚至于有可能對方壓根就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們自己。
終究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對自己感覺不夠良好,才需要從別的地方去汲取養分,來填補心靈的空缺,當我們自己的心里都被自己填滿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滿足。當然這里的自己不是指只考慮自己,而是對自己的認同,認同自己的不好,欣賞自己的好,真誠地面對自己的一切,坦誠地與自己對話,有興趣愛好,有讓自己過得很好的能力,有應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這樣的我們,自然不會只依賴別人,而是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