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作為現代化科技的代表作之一,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為手機操作系統的翹楚代表,Android系統以其開源、優質的性能深受廣大廠商、開發者以及用戶的喜愛。今天趁著飯后小憩,我們就來隨便聊聊平常不在意的那些Android小事兒。
Android的市場前景
首先呢,先聊下Android的市場份額。隨處可見的Android手機幾乎人手一部,印象中的Android已經席卷全球市場,但究竟有多瘋狂呢?我們還是要用數據說話。
曾幾何時,智能手機系統以Android、iOS及Windows三分天下。
但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已是Android一家獨大,除了iOS外,Windows Phone、黑莓以及其它市場份額都在1%以下。
從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發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報告來看,Android的市場份額已達84.1%,同比增長5.3%,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iOS屈居第二,為14.8%,同比下降3.1%,Windows已經由2.5%跌破至0.7%,與黑莓等其他品牌合占1.1%。
這還是2016年的數據統計,看表中這增長趨勢,2017年Android的市場數據想必更為驚人。
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中低端被安卓占據,高端則是iOS的天下,其它陣營想要分一杯羹已經幾乎沒有可能,Windows Phone 的市場份額是一路下跌,微軟甚至將 NOKIA 品牌授權賣給了富士康,以后智能手機應該就是安卓和iOS的天下了。
Android的由來
Android這名字是從何而來呢?想必我們心中都有這個疑問。
Android一詞的本意即“機器人”,來源于
- 法國作家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
同時也是谷歌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臺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的名稱,該平臺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件組成,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開放和完整的移動操作系統。
說起Android的由來,就不得不從一位硅谷著名的極客說起。
- 極客指擁有超群的智力,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有狂熱興趣并投入大量時間鉆研的人
他就是人稱“Android之父”的Andy Rubin(安迪.魯賓 )。
- Andy是Andrew的昵稱。
他曾先后在蘋果、General Magic、WebTV等公司工作,2000年參與創辦了Danger公司。該公司生產的Hiptop(T-Mobile Sidekick)智能手機具備上網、全鍵盤和照相功能,2003年曾在美國風行一時。離開Danger之后,安迪魯賓創辦了新的公司,致力于研發手機操作系統。因為Linus Torvalds把自己寫的操作系統稱為Linux,安迪魯賓的名字是Andrew,再加上他本身是個機器人迷,所以新公司就取名為Android。
2005年7月,成立僅22個月的Android公司被急于開拓無線互聯網業務的Google收購,安迪魯賓也隨 Android加入了Google,繼續領導手機操作系統的開發。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業界就開始盛傳Google公司將進軍移動通信市場,并推出自主品牌的移動終端產品。更有人將其與蘋果公司剛剛推出的iPhone相提并論,取名為“Gphone”,而網絡上關于Gphone的各種猜想圖片也是滿天飛。
在沸沸揚揚傳了兩年多,經過無數次的媒體報道和猜測之后,2007年11月5日Google終于公布了答案,令人意外地是并沒有出現傳說中的 Google Phone或gPhone。Google宣布與其它33家手機制造商(包含摩托羅拉、宏達電、三星、LG)、手機芯片供貨商、軟硬件供貨商、電信運營商 (包括中國移動)聯合組成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發布了名為Android 的開放手機軟硬件平臺。
2008年9月23日,Google與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聯合在紐約正式發布第一款Google手機——T-Mobile G1。該款手機由宏達電(HTC)制造,內部研發代號為Dream(中文含義:夢想),是世界上第一部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
Android系統今后將每半年升級一次,分別定在每年的夏天和年終。
“小綠人”身世大揭秘
雖然Android系統目前已在全球擁有了巨大的市場占有率,但多年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Android這個標志性的綠色機器人logo究竟出自哪里。是誰設計了它?它為什么可以代表安卓系統?它的原型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了解下。
2013年10月18日,外媒對安卓機器人標志的設計者Irina Blok進行了專訪,結果讓人大吃一驚——舉世聞名的Android小綠人標志的靈感來自于一個奇怪的地方:衛生間。
多年前,Google 正準備將 Android 軟件平臺應用于移動設備中。時任 Google 設計師的 Blok 及其團隊受命為 Android 設計一個消費者容易辨認的 logo,并且 logo 中必須含有機器人形象。
Blok 開始研究科幻玩具和太空電影等任何可能獲取靈感的事物。最后,她居然從廁所門上的男、女圖形符號獲得了啟發。Blok 繪制了一個擁有錫罐形軀干、頭上插著兩根天線的簡單機器人,就是這個簡單呆萌的形象被奉為經典,流傳至今。
大部分的品牌 logo 都是恒定不變的,或僅有關聯的幾個變種,但 Android logo 卻衍生出無數的版本,它可以是超人,可以是忍者,可以是甜蜜的女教師,也可以是風度翩翩的紳士。而這些同 Android 自身的開放風格一脈相承。
Blok 在設計 logo 的時候與同事一致認為,Android logo 應該同 Android 軟件一樣是開源的。
“我們決定把它做成一個協作的 logo,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對其進行定制。”她對紐約時報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做法。大部分公司都會極力保護自己的商標,絕不允許被人仿冒,甚至不惜花費百萬美元進行訴訟,但 Android logo 將保持開源。”
在 Blok 看來,創作 Android logo 就像培育一個孩子。
“你給予了它生命,然后它將開始自己的生活。”
Android logo 的綠色也頗有意味,Blok 選定的是 PMS 376C、#A4C639 十六進制,因為其代表了懷舊的代碼顏色,并且在黑色背景中非常顯眼。
其實,早在2013年一月份,谷歌員工Dan Morrill在Google+上也發布了Android小綠人的早期設計草圖(當時被稱為Dandroids)。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包含黃、綠、藍、紅四色的機器人。這四個早期的Android機器人外觀像極了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形象,雖然造型也在賣萌,但是看上去十分另類,與目前簡單的小綠人相差甚遠。
而早在外媒報道之前,2010年就有網友腦洞大開,說Android Logo來源于早期的一款游戲,你能猜到這是哪款經典的游戲么?還別說,看起來還真有點意思,只是沒小綠人那么呆萌吧。
Android版本號與甜品
如果你去過位于美國加州山景城的谷歌總部,一定會被大樓草坪上的綠色機器人和各種甜點雕塑所吸引,這便是Android系統的吉祥物和各個版本代號。顯然,在2005年收購Android,可能是谷歌最正確的投資之一。其實,Android的版本從1.5開始,每代Android系統版本都以甜點命名。
那么,谷歌為何要用甜品來命名Android歷代版本號呢?
據了解,一般有兩種較為普遍的說法:
- 在美國的飲食文化中,甜品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而谷歌作為美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再加上本身具有極客屬性,以這樣一種輕松、詼諧的方式命名公司產品,本身無可厚非;
- Android系統是從A開始以字母順序命名每一代系統,最初的測試版叫Astro(阿童木),1.0叫Bender(發條機器人),后來考慮到版權問題,把名字都改為一種甜點。
下面,我們就隨Android設計師一起回顧下Android的甜品文化吧。
Android 1.5Cupcake(紙杯蛋糕):2009年4月30日發布。
Android 1.6Donut(甜甜圈):2009年9月15日發布。
Android 2.0/2.0.1/2.1 Eclair(法式閃電泡芙):2009年10月26日發布。
Android 2.2/2.2.1 Froyo(凍酸奶) :2010年5月20日發布。
Android 2.3.xGingerbread(姜餅) :2010年12月7日發布。
Android 3.0 Honeycomb(蜂巢):2011年02月03日發布。
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發布。
Android 4.1Jelly Bean(果凍豆): 2012年6月28日發布。
Android 4.4 - KitKat(奇巧): 2013年11月1日發布。
Android 5.0 - Lollipop(棒棒糖):2014年10月16日發布。
Android 6.0 - Marshmallow(棉花糖):2015年9月30日發布。
Android 7.0 - Nougat(牛軋糖):2016年8月31日發布。
關于Android8.0的命名,將在今年5月17日-19日的谷歌I/O大會上公布。谷歌官方已經確認了這一代的產品將會命名為Android O,所謂“O”肯定是一種甜品的名稱,不過谷歌還沒有最終確認是采用那種甜品,但很有可能使用“奧利奧”。據傳,這次谷歌會給Android系統帶來很大程度的提升,8.0會進一步優化性能和流暢度,做到完全和iOS同步流暢的地步,隨著越來越多的系統新特性被曝光,甚至有人評價這將會是成為超越iOS的一代系統,真的會如此強大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