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元
睡眼惺忪中,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原來是領導讓我幫忙改一個宣傳材料。心情頓時一落千丈,唉,因為主角不是我。這當然還不是主要的,關鍵是,主角大鵬是和我同時進入單位的,可五年后,人家大鵬成為了崗位能手,可以領到特殊津貼,而我,卻依然是一個小科員,在稀里糊涂地混日子。
說實話,我開始還真是有點不服氣,憑什么啊?我哪點比他差?可靜下心來這么一捋,從業務學習到工作態度到工作方法再到溝通交流,從頭到尾細細地一比較,我頓時就蔫了。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真不短,它可以讓一個對業務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變成業界達人,也會讓一個豪情萬丈的夢想家變得毫無理想,坐吃山空。想當時,我們可是分別以一、二名的成績進入同一家單位的,可五年的時間竟讓我們之間的距離如隔了一道鴻溝。我忍不住憤慨起來,是誰告訴我干不干都一樣的?是誰說領導沒長眼睛的?可即便是人家都這么說了,我能去怨人家嗎?還不都是因為自己意志不堅定,總想著投機取巧,不思進取?與別人有半毛錢關系?
于是,我痛定思痛,決定痛改前非,可要怎么改呢?對了,這不是有現成的嗎?還是先學學人家“能手”身上的優點吧!
千萬不要小看基本的業務知識。
我們是在一家與經濟有關的單位工作,可我們兩人都不是學經濟的。初入單位時,我也曾立志要好好地干一場,可這一場到底要怎么干呢?我的心里并沒有譜。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直到現在,心里仍然沒有什么具體的規劃。一會想考注會,一會想考注稅,別人學什么,我也跟著學,別人考什么,我也跟著考。但因為并不是自己真心想去做,所以一窩蜂似地跟著做了,也就一鼓腦兒地放棄了。而人家小鵬卻是心里早就有底了。入職之初,便決定要先考注稅,因為注稅簡單啊。考完注稅,有基礎了,就考注會。在他看來,就是先打好基礎關,所以,他從來都是隨身攜帶一本書,方便時常查看。各種與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相關規則,只要你問他,他都會有條不紊地一條條地給你背出來。當然,因為人家這么用心,考試也就屢屢名列前茅,雖說已經工作了又不是在上學,要那么好的成績似乎沒啥用,可你連基本的業務知識都沒學好,你又拿什么去干好本職工作呢?所以,考試好的人總會因此而略勝一籌,你沒意見吧?
認真扎實的工作態度就是一張超大號的宣傳牌。
我們被分在不同的科室,雖說分工不同,但平臺并沒有多大的差別。剛接手的工作瑣碎而繁雜,開始的時候,我還能認真而仔細地完成任務,可看到有的同事稀里糊涂地應付過去,領導也沒說什么,我的心里便有些不平衡了。天性中偷懶的本能占了上風,對待工作的態度慢慢地有了變化。上報的數據再也不經過幾次三番地審核,投送的稿件由當初的一周兩篇變成了兩周一篇,有些任務不被催上三遍都不想及時完成。更可怕的是,領導找我談話,讓我轉變工作態度,我竟然可以充耳不聞了。而人家大鵬呢,下班了還在研究怎么才能讓報送的數據更精確,怎樣才能讓派發出去的表格更容易讓人看懂,即便是熬夜也會把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寫成稿件投出去,所有的工作任務都會提前兩三天就順利完成并一再檢查是否有疏漏。有時,看他一直在加班,我也會過去“慰問”一下,勸他別那么死心眼,干個差不多也就行了。他卻總是憨厚地笑笑,說:“沒事,現在干得麻煩一些,以后干得順手了,就會越來越輕松了。”說心里話,當時我的心里閃過一絲不屑,心想,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可時間證明,誰是朽木還真是不一定。因為他干工作一向認真、踏實,從不出錯。上級部門非常信任他報送的數據和材料,并經常引用,所以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幾乎上面所有的領導都知道他的名字。曾聽一位曾是他上司的同事說:“新老板剛來到單位時,一聽說我是╳╳科的,立即便問我,你是大鵬吧?讓我好生地羨慕嫉妒……啊!”
你一定要相信,人也是有品牌效應的。初到單位的幾年,一旦你在別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形象,那這種形象會一直牢牢地占據著別人的頭腦,很難改變。而這種好印象是會傳染的,一傳十、十傳百,以后的很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
人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其實,不只是財,時間也是這樣。如果你不學會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那工作著的每天都像是一場戰爭,當然,被打敗的肯定是你嘍。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管理時間的方法往往會讓自己做起事來事半功倍。像我這種沒有條理的人,習慣于“兵來將擋,水平土掩”,什么事需要急著應付,我便會先去應付什么,于是,經常手忙腳亂,還經常干著這個想著那個。而人家大鵬從不這樣,他有一個小本子,每天早晨,他都會提前十分鐘到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前制定一天的工作計劃,重要又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緊急不重要的,不緊急也不重要的。把所有的事情一條條地羅列并排好順序之后,一天的工作便開始了。因此,你會看到他每天也很忙,卻不像我忙得那么心累,關鍵是,人家忙得有效果啊。需要完成的一項也不會落下,并且是保質又保量。單位上的人都喜歡看他制定的表格,因為他做出來的東西清晰又明了,一看就明白。你說,這樣的員工誰能不喜歡?
多溝通交流會為你的事業注入更多的活水。
我曾經一度認為,經常去領導跟前匯報交流(拍馬屁)的人很讓人討厭。每個人干好自己的工作就OK了,何必要去宣傳自己,讓領導知道呢?后來,我才慢慢發現,其實,溝通交流真的很重要。也許你并不是非要讓領導知道你多么能干,但在與領導的交流過程中,往往能激發很多的工作靈感,也更容易洞悉彼此的工作思路,當然,也就更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人家大鵬還從不放棄任何能夠表現自己的機會。我們的單位上下級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上級部門經常需要從下面抽調人員去幫忙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如果抽到我,我通常會想辦法拒絕,即便勉強去干了,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可大鵬卻每次都會搶著去,他說,只有多出去參加參加這些項目,才能開闊眼界,也才能學到更多在單位上學不到的知識,一向老實的他還狡黠地說:“人家好吃好喝地管著,還能學到一身本領,為啥不參加呢?”現在想來,人家大鵬才是最聰明的。如果只是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就永遠看不到外面的天空,多與有能力、有見識的人交流才會讓自己提升得更快啊!
正如歌里唱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而路是靠自己踏踏實實一步步走出來的,這每一步都離不開我們的付出與努力。我終于看清了自己與大鵬的差別,也明白了自己到底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我已經奮起直追,行走在路上,親愛的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