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虐了,是被一群既正能量又優(yōu)秀的人無聲的痛擊了。而這,是我“自找的”。
你能想象一個連寫日記習慣都沒有的寫作小白和一群有基礎、有文采、有寫作習慣,對文字敏感,文字優(yōu)美又連貫,優(yōu)秀又充滿正能量的隊友一起堅持每日寫1000字的心理陰影有多大嗎?
緣起
1. 時間趕得剛剛好
最近的幾個月,學習英語一直是我的重頭戲,深知自己的自制力很差,所以參加了很多線上打卡活動,從一百天閱讀五本英文原著開始,然后是30天語音養(yǎng)成計劃,再后來60天VOA聽力練習,實踐營之前的謝孟媛老師的英語初級文法是自學的,初級文法共有60節(jié),按照我的原本計劃,每天兩節(jié),也是為期一個月。英語之外的也就只參加過行動派的7天運動打卡,寫作從來就沒有在我的預想之內(nèi),也從沒想過會把寫作列入計劃。說來也巧,實踐訓練營活動發(fā)布的那一天我正在思索著下一個階段的計劃,按照我原本的計劃,八月四號可以完成初級文法的全部課程,而夢想實踐營的開營時間是六號的晚上八點鐘,時間趕的剛剛好,中間的兩天我正好可以休息放松一下。
2. 越不擅長越要彌補
寫作一直是我的短板,從小我就害怕寫作文,因為我從來都不知道要寫什么,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因為我總覺得真摯的感情留在心里就好了,也羞于寫出來讓別人看(是我目光短淺)。不知道你的老師是不是也跟你說過類似的話,寫作文可以很簡單,龍頭鳳尾,中間寫三個實例就可以了,判卷老師沒有時間仔細去判你的作文。我深信不疑,套用這種模式,反反復復的幾個事例支撐了我上學時期大大小小的各種應試考試,雖然不是高分,但確實也不低,所以寫作這件事毫無疑問的被我刻意忽略掉了(是我無知,無知真可怕)。寫作的這塊板越來越短,不懂如何突出中心思想,我不會細節(jié)描寫,也不懂如何側面描寫,可以說我不懂寫作。
成長可能就是清楚自己的弱點在哪里,不再去逃避,而是直面它,并且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彌補不足,雖然我弱爆了,但是如果怕自己因為弱爆了而丟臉,我會越來越弱。
不是說語言能力決定發(fā)展?jié)摿幔繋еㄟ^寫作練習表達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開始了我的實踐訓練營的虐心之路。
過程
1.做了才體會到的不容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真正去實踐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一件事,其實真的不容易。以前總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覺得那些舞臺上的演員辛苦,卻無法體會他們切身的痛楚。寫作也是這樣,當自己開始動筆后才深深的意識到,曾經(jīng)無知的自己認為的那些枯燥無味、篇幅冗長的“長篇大論”是作者殺死了多少腦細胞,熬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嘔心瀝血啊。
2.像任務一樣,我必須去完成
實踐營開始了之后,每日千文的打卡好像成了我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一樣,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一直催促著我,心里總是有個聲音“一定要完成打卡。
3.我從夢中被驚醒
有幾次我都是因為還沒有打卡從夢中驚醒的。有一次是休息的日子,傍晚的時候不小心躺在床上睡著了,然后夢里就夢到晚上十一點半了,我還沒有打卡,忽然驚醒坐起來,抓起桌子上的手機看已經(jīng)是晚上的九點半了,捂著胸脯想:“還好還好,還有時間”。還有兩次是實踐營要結束的前幾天,因為工作的原因很晚才回家,寫著寫著實在是熬不住了便睡下了,夢里全是實踐營的人和事,仿佛意識還是清晰的,忽然意識到我還沒寫完呢,早早的就被驚醒了。
4.. 真羨慕你們,輕輕松松的就可以寫成范本
思路清晰,語言嫻熟;語言是你的優(yōu)勢啊,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分段落和層次,很清晰;每篇文章題目都很美,主題寫的都很深刻,看來融入了很多的思考;你的文章都很實用,抓住了寫作的靈魂。每次看到群里的小伙伴被表揚,我都是既羨慕又失落,有那么幾天我是極度焦慮的,沒得寫怎么辦,寫不好怎么辦,結果越焦慮越寫不出來。后來我安慰自己,不要著急,不要跟別人比較,專注做自己的事情,才慢慢的調(diào)整了過來。
不要總去關注別人,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總把自己和別人比較,找到自己的賽道,和自己比。
5. 堅持的感覺真好
堅持的25天,雖然有時因為沒有合適的選題或者想法而一本正經(jīng)的“胡言亂語”,但是我也沒想過要退縮或者放棄,圓滿的結束,感恩堅持。
小成長
1. 以前看文章總是走馬觀花,那些文字也就是僅限于過了眼,從大腦皮層掠過,事后想想,我也只記得文章的大概而已,如果讓我復述,大概也是斷章取義,磕磕巴巴。寫作讓我意識到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輸出和運用,學過的知識、看過的文章也無法變成“我的”。
2.我總喜歡把自己每天的小作文稱為“每日千文”,因為我覺得它稱不上寫作,或者說我覺得自己暫時還達不到可以寫作的水平。這樣的習慣養(yǎng)成,讓我每日雜亂無章的思緒有一個出口或者說是發(fā)泄口,讓我慢慢的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
3. 曾經(jīng)聽別人說話聽過場,現(xiàn)在聽他人說話聽話中的涵義;曾經(jīng)看綜藝看樂趣,現(xiàn)在看綜藝觀察說話的藝術;曾經(jīng)看書看情節(jié),現(xiàn)在看書看寫作手法,看文章脈絡,體會文字的恰到好處畫龍點睛。
4. 周圍的世界好像都被刻意放大了,每天從睜眼的那一刻我都在思索著今天的文章要寫些什么,所以我開始刻意的去觀察身邊的一切,來往的行人,周圍的環(huán)境,喜怒哀樂,動作神情,一舉一動。寫作會讓人變得更精準,更注重細節(jié),更刨根問底,更真切地關注他人。
而這些,都是付諸行動去做才能明白的事。
寫在最后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夢想的的人,但圓夢之路并不堵塞,那是因為,有的人走到了一半,卻又半途而廢。
這句話是當初夢想實踐營開營宣告中的寫在最后一段中的,也是這句話吸引了我,在很多事情上我都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但在夢想這條路上我不想放棄,現(xiàn)在走的每一步,我所有的積累都是為以后做鋪墊,雖然現(xiàn)在我走的很慢,但我不能停下腳步。
也許是長大了,也許是格局變了,也許是接觸的人不同了,也許成長道路中的跌跌撞撞讓我想明白了上學時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我為什么而學?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學習也不再是為了父母的期望,學習不再是為別人而學,而是為自己而學,人生不再是應試教育,不斷的讀書學習才是實現(xiàn)夢想的有效助力,也不能讓自己的短板成為自己夢想道路上的阻力。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希望心里有夢的我們都能克服心理障礙,去做那些認為困難但是對成長有益的事情。
回顧:再回頭看,每個詞每句話都變得深刻
1. 每個人目標不一樣,每個人水平也不一樣,寫作隨心而寫很好,但是一定要有之后的修改和整理才是正式的文章!大家不要跟別人比,放下評判心,只要自己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慢慢進步就好。
2. 你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先打個腹稿再下筆,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最終的結果就是呈現(xiàn)給讀者的一定是清晰的思路。
3. 其實逼自己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4. 開始寫作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對周圍事物的感知更敏銳了,因為要找題材啊。注意觀察還有輸入結合。
5. (1)大家不要把寫作看得過于高大上,其實寫作最重要的,不是文筆,而是思維。通過寫作,首先練習怎樣把一個事情說完整、說清楚,這需要的是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你會發(fā)現(xiàn),寫字和說話很不一樣,哪怕你平時口才不錯,但你不見得能用筆表達清楚。
(2)在寫作過程中,也是你對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的檢驗。我們平時說話用到的知識都是淺層的,你以為你自己懂了,但其實并沒有,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刺岢蠹议喿x后輸出筆記的原因。
(3)你可以回想自己平時喜歡看的文章,你為什么喜歡它?第一要素不是文采吧?你喜歡它,是因為文章言之有物,要么有趣,要么有用,要么顛覆你的認知。所以,寫作的功夫,是在寫作之外的,不要局限、糾結于文筆。只要開始寫,會越來越好。
6. 模范也是一種學習,開始寫作時,可以先模仿。建議你先仔細看一下你想模仿的文章,它的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布局的?你為什么覺得他好。有意識地模仿效果更好。
7. 【“超”文章法】文章撰寫指南推薦指數(shù):四星。? 在對話中尋找信息:如果沒東西可寫的時候,不妨去咖啡館里坐坐或者和有趣的人聊聊天。很多信息都是在對話中找到的。“深入思考”是自己內(nèi)部的過程。
8.標題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公眾平臺。
9. 細膩的描述就會有畫面感,會講故事的人,一定是用心生活的人。
10. 不輸入,真的很難輸出有價值有觸動的東西;思考比較少,也沒得寫。所以大家看了一篇文章,遇到一件事情,或者看了一部電影,看一本書,都可以仔細思考背后的深刻意義。
11. 好的文章除了積累的素材,還要查很多資料的,輸入和輸出相結合,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價值,而且要時刻想著讀者,不要以自己為中心,才會有價值。(好好說話就是把別人放在心上。)
12. 寫作能力怎么能一下子就提高呢,不可能的關鍵是思考和陪伴。寫作提高是個長的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3. 量變帶來質(zhì)變, 寫的多了,形容習慣,你可以達到說寫就寫的程度,根本不用再費力思考要寫什么,而且組織文章架構特別快。
14. 無論你聽的道理有多么正確,跟你說的人有多么掏心掏肺,你不自己經(jīng)歷,不會真正地相信、接受,也不會真正地有所觸動。
15. 學習的真諦不是為了加法,而是減法,提升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而是放下。
16. 簡單選擇,困難生活;困難選擇,簡單生活。就像我們現(xiàn)在選擇了每天寫作,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走出了舒適區(qū),挑戰(zhàn)了自己。
感謝一路相伴的你們,愿我們在夢想的這條道路上都能越走越遠。@Yuling @薄荷咖啡 @小夏汐 @阿柒柒 @Lina @花琪兒-宋 @雲(yún)鵬 @Jhone yue @星星 @panda @巴曉玉 @V @趙亮 @安小安 @Sinna @張凝希 @April @阿丹 @June RU @s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