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必定分為物質自由和精神自由。
精神自由,如果有0-100分的評定范圍的話,我敢說自己至少達到了60分。我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尋找,從未停止過思考。但出于本性六宮很重,總會給自己很多框定,并且需要合自己的理才算正確,這不可避免帶來了限制。我問自己,我的追尋也是出于恐懼尋求保護和歸屬嗎?并不是,也許某些時候會有,但我清楚清晰的情況下,知道一定不是,我要探尋的一定是真相,真的東西,足以打消我所有疑問的東西。到目前為止,每次讀克氏的話語,都能給我以精神上的紓解,在他的思想體系(我不太愿意用這樣的詞語去描述,只是不得已)里,我算是個還不錯的個體,這一點,我聊以慰藉。
在我這樣生性完美主義的人眼里,我做的很多事情是很讓自己抓狂的,我用了這些年的修行,來平息對自己各種不完美的自責,時常提醒自己安住于當下,世事無常,如實觀照。但水瓶和摩羯這兩塊又容不得我淡看風云,總想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付出。
物質自由,如果也是從0-100分的話,我絕對不超過10分,10分是我目前還可以自由行動,沒有因為這個失去人身自由(腦補一個我的苦笑謝謝)。我又問自己,如果我物質條件富足,衣食無憂,我會做什么。首先我不會再為錢擔憂(這花去了我很大的時間和心力),做事情不用總想著能不能賺錢,我可以去學我想學的課程,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安撫自己因窮困產生的畏縮和怯懦。我會讓我的兩個孩子都上華德福學校,做個積極的家長或老師,同時是一個平和的分享者。我時常覺得上天給我這樣的出身和際遇其實挺不明智的,我是個多么適合做學術的人啊。喜歡安靜,喜歡獨處,喜歡漫步,喜歡思考,喜歡休息,喜歡孩子和狗狗。但在物質條件極度拮據的當下,我安靜、獨處、漫步、休息的時候,無盡的不安和罪惡感彌漫著我,不舍得夫妻分離,就強忍著母子分離。賺錢這件事對我而言怎么就這么難呢?
還有一件挺有趣的事,我發現國內(國外我不知道)絕大多數從事華德福教育的老師,經濟狀況都很有限,難道理想主義與物質富足真的是相悖的嗎?我好像想通了點門道,我在想這么好的事情,這么利于人類福祉的事情為什么行進地如此艱難,為什么沒有強大的財力和資源去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而只是靠這些理想主義者的星星之火艱難前行?因為這個不好賺錢唄,至少不具備賺快錢的能力,而資本需要錢生錢、利滾利,最賺錢的除了資源置換,無非就是人的欲望所在最容易掏錢,食色男女、柴米油鹽的基本需求。
做真正以愛與自由為心魂的教育,從事者為的是精神追求,買單者是覺醒的父母,為孩子真正的幸福,而接受教育者完全靠運氣。這樣的事業,除了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會全力支持,還會有誰呢?所以,也就是說,強大的財力、資源支持,除非來自富足的理想主義者群體,這樣的群體在哪里,我就去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