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就是兩個新人(A和B)一起進的公司,但是后來只有A升職了,而B卻沒有任何進展,于是就去問經理,經理讓只是讓B去問土豆的價格(其實我還看過西紅柿的版本),B回來后經理把A叫過來,又讓A去問土豆的價格,等A回來后開始問他們問題。A僅僅知道價格,而B卻幾乎完美的回答了經理接下來的問題的故事,而A也知道了B升職的原因。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的話,很難在一開始就把問題考慮的如此全面的。接下來,就介紹一種我認為很實用的能夠把問題想得全面的5W2H模型。接下來介紹模型的使用
拿上面的事情舉個栗子:
老板讓你去詢問某個物品的價格,但是并沒有告訴你其他更加明確的信息,這個時候為了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問老板而讓老板對你的做事能力不信任,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考慮。
1.老板為什么要讓我買土豆?(Why)
2.買土豆要用來干什么,大概需要多少?(What)
3.買土豆的這個人什么時候走,如果老板要的話我能否當天就把土豆買下來?(When)
4.如果買下來了土豆要送到哪里?(Where)
5.有沒有人跟著一起來?(Who)
6.賣的土豆的質量怎么樣?(How)
7.有多少預算可以使用?(How much)
這樣考慮問題考慮的只會全面而不會少,也會給人留下思維縝密考慮周全的印象,相信老板會提拔一個做事情周全的人而不是丟三落四的人吧。
不僅買東西,在很多的時候都會使用到這個模型個人認為這個比定目標使用的SMART模型的使用范圍更廣。
分割線
今天看了有關思維訓練的書,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就是,現在信息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你之前是一個靠送信為生的人并且假設你能夠活4000年的話,你將因為你的趕馬技巧成為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送信人。但是但是從收音機的誕生一直到現在的使用APP通信中間的更新不超過200年。
現在我們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處于一個時間碎片化的時代。
所以,如何才能更加快速的汲取知識,比別人更加快速的掌握技能成為了我們的必備。因為社會發展的太快了,他根本不在乎,有誰會被落下。掌握思維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快速的成長。
太正經了,不像我hiahiahia,不能發表情,好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