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文學院......”
一字一句從嘴里蹦出來,字正腔圓,聲聲震人心扉。我甚至能感受到臺下同學的驚嘆,他們怎么都想不到,這樣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生,身體里會有那么大的能量吧!很多時候,我都會覺得,偶爾讓人驚訝一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當我說課講完,我沒有說謝謝大家,不過我也聽出有人想要鼓掌,但大家都沒有響動,那些想鼓掌的也就熄滅了自己的手掌。接下來就開始講課了。
按照練習了很多遍的流程,一步一步,一句一句,很流暢地走完了全程。可是,在分析三種馬的形象中,第二段講到“是什么原因將千里馬變成餓馬的呢?”以及“那此時的食馬者是什么樣的形象?”我好像受臺下觀眾眼神的誤導,改變了先前柔和的方式,過于刻意去追求音調的高昂和情感的憤怒,因此在講課過程中,呈現的是一種緊密的、緊張的甚至是馬不停蹄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容易讓人感到緊張、焦慮、以及疲倦。
起初,我只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在心底流過,并沒有在意。直到我發了一個大約一分鐘的小視頻給老師,她立馬打電話過來說,咱們之間就不客套了,但老師還是先說了一點夸獎的話,語音語調都很清晰流暢之類,然后開始提出問題,她說,她沒看到整個課,但從我發的這個不足一分鐘的視頻里,她感覺我的語速過快,語調過高,將語速放慢,音調降一點點,可能會顯得更柔軟,更從容。視頻中我給人的感覺就是挖了坑,拽著學生不斷往前跳,使勁往前趕,這樣很容易讓人累。不管有沒有學生,心里都要有學生。然后老師又給我示范了一句,“那是什么原因將千里馬變成餓馬的呢?”“這樣的食馬者是什么樣的形象呢?”柔柔的、充滿同情甚至淚水的聲音,讓我慚愧不已。在老師的聲音里,我聽出了對千里馬的同情,對人間萬物的大愛和慈悲,這樣的情懷才是真正的大情懷大格局。而我,按照參考書上,沒有自己思考的套用結論,認為對食馬者是憎恨甚至厭惡、抨擊的態度,顯得太狹隘。
在老師身上,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對人間萬物充滿真正的愛、同情和慈悲的力量,也啟發我真正去思考,哪怕是像《馬說》中的食馬者,難道他們就錯了嗎?他們不值得同情嗎?
當我們真正帶著愛的眼光,去信任、去同情這世間萬物的時候,也許我就真正成長了。當我能懷著同情和憐愛之心對待文中食馬者的時候,也許我就真正成長了。謝謝老師讓我再次有了對文本深看一眼的沖動,也知道了裸讀的重要性。
總之,代表院里參加校級比賽,賽課告一段落。官網上公布了消息,拿了一等獎。無比感謝一路鼓勵一路指點的老師,無比感謝給我鼓勵給我幫助的同學們。還記得那天,評委老師對每位選手進行了細致點評,唯獨我,只有一句話,他說,如果選聘教師,他會直接把我推薦到畢業班優秀語文教學崗位。更記得那天,許多同學在場內場外給我加油,許多幫我拍了照片,視頻,還有同學幫我錄了全程!深深感恩!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