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北地區一直是冒險家追逐的神秘之地。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美國冒險家約瑟夫·洛克,他曾贊嘆道:“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能讓探險家和攝影家找到心動和無與倫比的壯麗景色?我想不會是別處,只有在至今無人涉足的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的察龍山脈(橫斷山脈)。”
導演田壯壯于2004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德拉姆》,背景便是云南西北部的丙中洛地區。紀錄片一經放映,無數人爭相來到這里,尋找廣袤天地間當地少數民族質樸的生活印記。
田壯壯說:“居住在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脈一樣,不卑不亢,充滿了傳奇般的色彩,與自然和諧地并存—我們這些從外邊來的人,只能仰視他們、欣賞他們、贊美他們—這里能給你一種力量,一份祥和及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們并不會因為你的贊美而改變自己。”
丙中洛位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東鄰迪慶州德欽縣燕門鄉,南連捧當鄉,西接與緬甸接囊的獨龍江鄉,北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瓦龍鄉,是滇西北三大山脈(高黎貢山、怒山、云嶺)與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區。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
隨著前人的不斷探索,丙中洛早已不再神秘,傳說中的滇藏新通道“丙察察”即從丙中洛的秋那桶村經察瓦龍鄉到察隅縣。這段270公里的進藏路,成為戶外界的終極挑戰。
丙中洛被外界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因為這里共有怒族、僳僳族、藏族、獨龍族等10多個民族在這里生活,這里的人們信仰基督教、藏傳佛教、天主教、原始宗教。通常一個家庭至少由兩個民族組成,家庭成員的信仰也有所不同。
丙中洛全鄉共有怒族、僳族、藏族、獨龍族等10個民族,是一個三教并存和多民族共居的地方。二十世紀初,隨著基督教的傳入,丙中洛幾個民族中兼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喇嘛教、基督教在這里共存。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在這里無比的和諧包容。
想要更多了解宗教文化,一定要去這里的普化寺、重丁教堂、基督教堂以及眾多的喇嘛寺廟。
高黎貢山主峰嘎娃嘎普神山下的普化寺,是這里最具代表性的藏傳佛教寺廟,史料記載,喇嘛教是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由西康省(現四川)德格八蚌寺傳入丙中洛。1825年(道光二十五年),藏傳佛教在丙中洛建立了一所喇嘛寺飛來寺,幾年后再建普化寺(藏語稱迪慶郎頓林)。怒江普化寺廊下和內壁繪壁畫11幅,另有小幅“聳吉”計2000幅,寺內有泥塑佛像,位于兩虎一獅的中間,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筑古樸精美。
重丁天主教堂是丙中洛地區最吸引的宗教建筑,原來是座法式教堂,建于1935年,采用厚重的墻壁和拱形門窗,制成尖細高聳的整體輪廓,教堂的創建者是法國神父任安守,1936年,任安守去世后安葬在教堂院子里自己親手種下的板栗樹下。墓碑上書:“任安守神父,1854年4月14日生于法國多姆山縣克萊蒙市。1886年晉封,同年來華,西藏教區傳教。1898年到貢山丙中洛建教堂傳教,直到去世。”現在的教堂于1996年在原址上重建,規模遠小于過去的大教堂。
丙中洛被群山環保,其中有名有姓的神山有10座。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噶哇嘎普雪山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海拔5128米,也是整個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最高峰。
位于丙中洛南邊的貢當神山,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意為白色的獅子。因山形酷似獅子,巖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故此得名。登上山頂,整個丙中洛壩子和氣勢磅礴的怒江第一灣一覽無余。
來到丙中洛,你一定要去體驗的幾大項目
▼
⒈重走茶馬古道
丙中洛往東翻過山是迪慶的德欽,西北方向是獨龍江,再往西是緬甸,往北是西藏的察瓦龍,察瓦龍和丙中洛之間的那條山路就是傳說中的茶馬古道。這條歷史悠久,承載著無數故事的古道,確實應該去走一遍。道路很窄,一定注意安全。
⒉觀神奇的日出日落
一天兩次日出日落,一定是你在其他地方沒有的神奇體驗。冬至上午,太陽從碧羅雪山緩緩而出,太陽在狹長的天空行走不到兩個小時,就匆匆地落入矗立在丙中洛西 南角的貢當神山背后,時隔半個小時,太陽又一次從貢當神山背后露出歉意般的萬道霞光,半個小時后才落入高黎貢山的背后,形成丙中洛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
⒊永不熄滅的火塘
丙中洛當地人家有常年不熄火塘,做飯、燒水、取暖都用它。即使沒有火塘,也一定會有個火盆。火塘里燒柴,火盆里燒炭,燒炭是無煙的,不會把房間熏黑。人坐在火塘邊,想吃什么順手就可以烤。
⒋怒江上的溜索
到了怒江如果不嘗試溜索過河,就等于沒有到過怒江,就無法真正感受到怒江的驚濤巨浪,換個角度看兩岸的迤邐風光。由于怒江大峽谷地勢結構,兩江之間巍巍神山,祖祖輩輩生活在兩岸的怒族、傈僳族、獨龍族等人民選擇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他們用智慧戰勝自然條件的不足、用勤勞建起和諧家園,在懸崖絕壁上開鑿通道,在奔騰的江河上架起飛橋。人馬吊橋、溜索,就是他們智慧的發明之一。
⒌怒江第一灣
怒江從北部的秋那桶深谷進入丙中洛,從丙中洛南邊一直到大拉,形成彎彎曲曲幾道彎,當地的傈僳族人叫它“火夾”,后來通稱為“怒江第一灣”。
⒍丙中洛田園風光
丙中洛觀賞田園風光的最佳地方在霧里村,霧里村其實是外來的驢們按當地的口音加上詩意的想象起的。本來應該叫“翁里”,意思是“一個像鳥窩的地方”,霧里村位于云南怒江州丙中洛鄉那恰洛峽谷中一個緩坡上,36戶村民在一小塊山地上造就一副天然圖畫。鐘靈俊秀,畫卷如詩,世人不見,只在深山。它藏在濃霧下,秀美而又神秘。四十一戶農莊傍水而居,悠然自得!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內蒙古蒙游假期
微信號:myjq-trip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