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情感創作者,希望能帶給你溫暖,也歡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說給我聽!
錯過上篇文章的讀者,可以點擊藍色標題繼續閱讀。
愛迪生說:“如果你年輕時沒有學會思考,那就永遠學不會思考。”
深以為然,人最難得的就是學會思考,很多人在年少時放不下,離不開,想不通,以至于自己到了中年還對未來充滿迷茫。
我們深受社會的磨練與苦難,有人從中獲益,也有人從中一蹶不振。這不是境遇的偏心,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
短淺思考和深度思考的結果注定不同,就好比富人和窮人對待錢的態度不同一樣。富人獲得收益后會讓其變成自己的生錢資產,譬如理財;而窮人則為了眼前的方便,會用自己的工資購入費錢資產,譬如買車。
很多事情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變富”這件事一樣。如果因為攀比和虛榮,把自己包裝成“富人”,那么,這只會讓你顯得幼稚而可笑。甚至最后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
人生在世,最輕松的姿態就是“活得通透”,讓我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我們自己。
或許,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我們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有挑戰風險的勇氣,可是到了30歲,再想去闖蕩,恐怕只是一個很難下定決心去實現的“笑話”。
人到中年,很少去折騰,學會釋然,放下那些所謂的“雄心壯志”和困擾我們的人與事,便是一種高級的“活法”。
1、人到三十,隨緣是一種坦然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是一種坦然面世的態度,凡事不強求,遇事不焦慮,也是我們人生的真諦。
走過幾十載,風雨兼顧,我們也終將明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誠然,如果我們一味去追求不屬于自己的事物,可能只有一種結果,那就是:浪費了精力,錯失了美好。
可能,我們到了三十歲,已經聽過不少經驗,懂得不少道理,但是一個現實的真相就是:我們并沒有去做,或者說是明知故犯。
為什么要強調“隨緣”?不僅僅是因為緣分難得,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用自己的期待,去強迫應該發生的事情出現時,我們已經失去了選擇“幸福”的權利。因此,我們為何要去促進一件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發生呢?
隨緣意味著我們內心的坦然,這是我們友善的體現。正如我們期待的一樣: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那么,除了你讓別人接受自己外,你首先得學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這樣,你將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社交的意義也在于此。
2、人到三十,看淡是一種超然
《流金歲月》里有一句臺詞:“每個人不一樣,你經歷的我沒有經歷,我經歷的你也沒有經歷,所以誰都不要小看誰。”
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你沒有經歷別人所經歷的,就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別人。
倘若別人有冒犯我們的地方,也不要過于計較。因為放不下只不過是在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樣不值得。
身處在這個復雜的社會,誰都不容易。雖然我們常把那句“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掛在嘴邊,但有一件事我們必須要明白:把錢看得太重,我們可能會與很多美好的事物擦肩而過,或者說,有一天我們會因此讓自己后悔。
如果你不知道“看淡”這件事的意義,那么,你可以去醫院里看看。刺鼻的藥水味,排隊看病的人臉上掛著的憂慮,會讓你覺得世界上除了健康,任何讓我們追求到奮不顧身的事情,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所以,還有什么比生命更應該看重的呢?
人到三十,看淡一些人與事,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停止對外界的思考。相反,這更能體現我們思想上的成熟,并不會因為外界的變故而使自己情緒不受控制的波動。
看淡,或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修煉的品格。
3、人到三十,隨緣,看淡,也就釋然了
我們為什么會因為小事而生悶氣?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放不下,理不清,心結自然無法釋懷。我們成年后,已經不能再用小孩子的那套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因為小孩子只在乎自己玩得開不開心,至于成年人,尤其是已經30歲的成年人,已經過了愛玩的年紀,處理問題也逐漸只在乎得失。
而關于“得失”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得不到的隨它去,已經擁有的就珍惜。
簡言之,繁瑣的生活永遠不及簡單的生活輕松。倘若我們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舍棄,并切斷對它們的眷戀,那么這種簡單清爽的生活,一定會讓我們對生活釋然,也對這個世界釋然。
你覺得呢?
小媛寄語:“一個人臉上有太多笑,是因為心中有太多淚。”
深以為然,中年人的生活有很多身不由已的行為,或許笑也只是他們的一種表情,而不是他們內心真實的心境。
這樣的生活累嗎?當然累。可是為了生活,總有人把自己喜歡的事物藏在心底,把自己的對生活的期待當作前進的動力。
我想說,這種行為并沒有錯,但是也請在自己做出決定之前慎重考慮。畢竟,人到三十,如果有了家庭,就不應該背負著全家的“幸福”去作為自己冒險的“犧牲品”。
既然有了家庭,難道大家期待的理想狀態不應該是歲月靜好嗎?
所以,一切隨緣,凡事看淡,釋然后,我們終將于自己和世界和解。希望你是如此,我亦是如此,共勉!
話題:你覺得人到三十,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告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