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于私募、公募、基金、金融、經濟、炒股的朋友來說,一定會關注一家公司的好壞,但是究竟什么是好公司,什么是壞公司?好壞的標準是什么?基于微觀層面公司業績的增長,中觀層面的產業發展,宏觀層面的國際大勢。對于小白的我們,究竟如何入手?從微觀層面,如何分析一家公司?從中觀層面,怎樣看待產業的發展?從宏觀方面,如何判斷大勢?
? ? ? ? 當下,能夠做到的是收集第一手資料,其中包括官方指定的網站巨潮網、證監會的官網,其中包括說明書,年報、季報等資料,通過大量的閱讀,建立對企業的敏感度,抽取核心數據的能力。從概要中找到公司的從業范圍,從會計報表中挖掘公司的供研產銷的收入與支持。在風險分析中,分析出面臨的潛在風險。記得先生說過,學習經濟學,最好的教材就是招股說明書,在A6時,每周讀一篇招股說明書, 對我個人的敏感度提高還是很有幫助的,每當走到一個城市,總要想一下有沒有上市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每當走進一家商場,總要尋找一下上市公司的身影。閱讀招股說明書也許是最基礎的內容。
用一個簡單的二分法去判斷事情,世界上做事情分為兩種,有用的和沒用的,顯然,讀招股說明書是有用的。從興趣度方面,讀招股說明書又是乏味的,每個字都認識就不知道說什么,就如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一樣,不知所云。我們會面臨很多這樣的事情,有用的但無趣,我們要從重找到快樂,去堅持做就好。如何給自己制定計劃,其實最好的計劃就是不停的讀,不停的寫,突破時間的限制,突破空間得限制。
? ? ? ? 是否有另一種方式去判斷一家企業的好壞。我的個人觀點是,當下有很多模型,要總結完所有的模型,將20個模型用的嫉妒熟練,信手拈來,再將公司的內容添加到模型中,判斷公司的好壞。
? ? ? ? 在我所閱讀的書中,有一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是從身邊是事物做起,比如說牛奶企業,他會留意超市中的牛奶銷量,他會觀察接觸的人對牛奶的感興趣的程序,會從生活中找到企業的線索,然后再做進一步研究。
? ? ? ? 其實方法很多,殊途同歸。
? ? ? ? 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這是對產業的描述。很多公司,公司的發展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處在了一個夕陽產品,當人們都已經開始使用數碼相機的時候,還在產膠卷的公司必然生意沒有那么好。究竟怎樣判斷產業的好壞?中觀的產業層面有256種,如何判斷產業的好壞?市場的大小,未來發展的潛力是否可以判斷,市場的大小可以判斷出資金的比例,未來的發展潛力可以預判出想象空間。
? ? ? ? 我究竟要如何做?形成自己判斷標準。這些問題都值得我不斷的思考,也許某一天, 我真的總結出自己的模型,不斷的實踐,加以應用,也許是我在股票,往大了說資本市場的成熟度的提高。形成一本類似于達里奧《原則》那本書一樣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經驗教訓之上,能夠成為我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