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某事--最好是我至關重要的私人關系鐵板釘釘了,那么我就能從容地把注意力轉向其他事情。假如我在最深的關系方面沒有安全感,那我也無法真正關注其他事。我老是要回過頭去,焦慮地看看那個人是否還在那里。
2.喜歡說自己缺點是低自尊。喜歡說自己缺點,其實是在討好別人。希望別人覺得自己謙虛,或安慰自己。如果你不是特別理解,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個人經常對你說他身材不好、腦子不好、或自貶能力不行,你慢慢的也覺得他低自尊。有時間就反思一下,自己在和別人的對話中,有沒有不自覺的強調自己的缺點或自我貶低。你改變了喜歡說自己缺點的模式,你的自尊一定會得到強化。
3.成熟的重要標志:要相信邏輯。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個事情之所以能夠發生,必然有背后的原因,這個就是邏輯。我們要相信這個邏輯,要遵循這個邏輯,要利用這個邏輯,而不是違背邏輯。一件事,如果它不符合邏輯,我們就不應該相信。一個人,如果做事不講邏輯,我們就應該遠離。
4.不成熟的人是怎么樣的呢?
他總是在強調感覺,這個事他感覺不對,他第六感怎么怎么樣,直覺告訴他該怎怎么怎么樣,他覺得自己第六感比別人強。
所謂感覺,都是最低層面的安全的范疇,除了這個范疇,所有的感覺都是不可靠的。
在重大決策面前,很多人拍腦袋做決定:
①看著別人一窩蜂的買房,自己覺得租來的房子不是家,砸鍋賣鐵也要買房。
②看著一個人長得帥氣漂亮,就覺得遇到真愛了,愛得要死要活的。
這兩個決策,背后需要遵循什么邏輯呢?
根本沒考慮過,全憑感覺,所謂全憑感覺,就是沒用腦子。既然這樣,你不倒霉誰倒霉呢。
要在一切事情上相信邏輯,應用邏輯。
5.人和人,底層價值觀一致,其他小事上不要強求每一個地方都一樣,就連底層價值觀一致,每個人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關系好的朋友,也有很多時候對某件事的想法不一樣,不一樣也不影響我們互動。
有的人是無神論,有的人是有神論。
有的人婚姻幸福,有的人離婚了一輩子不想結婚。
有的人喜歡汪小菲,有的人喜歡大S。
這有啥的呢?只要他有能力為自己的愛好兜底,別的無所謂,又不是讓你們時時刻刻相對,又不是讓你們過日子,不用管人家怎么想。
交朋友,你就看對方大體上是不是一個好人,懂感恩,懂回饋,懂你來我往。
放在自媒體上,那就是愿意用自己的流量跟對方互相成全,放在生意上就是不小氣,愿意跟對方互換資源,記情記恩,這就可以了,這就是朋友。
非要人家每個細節都跟你想得一樣,控制欲就太強了。
一個人要求他目之所及得一切都要符合他的想象,而真實的世界是做不到的。
我們喜歡一個人,他們身上但凡有一樣優點,那就值得我們接近和學習,至于其他的地方,要么是我修為沒到還不懂,要么就是喜好不同。
水至清則無魚,不是說你清清白白,別人都渾濁不堪,別把它當褒義詞用來形容自己,過分【清】的水,是沒有營養的,魚也不想接近。
(配圖:冰凍的花朵 | Joe Hor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