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氣候變暖,災害頻發,黑天鵝事件經常出乎意料地降臨。
生活中,不是疫情,就是洪水、臺風,干旱等等,大自然好象正在以它的方式,對我們人類進行著獨有的懲罰。
特別是最近的河南洪水,江浙一帶的臺風暴雨,更是給我們敲響了一次警鐘。
看著外面粗大的樹枝被刮倒,步行的人兒被吹翻,破舊的居民建筑開始倒塌,城市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如地鐵等也出現故障,不能正常使用。
這讓居住在城市間的人們,那些曾經讓大家引以為豪的交通便利,突然一夜之間顯得是那么脆弱。那些便利消失了,甚至影響正常通勤,大家被困住了。
所幸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太嚴重,相關部門緊急搶修,十幾個小時候后恢復運行。
細想,如果長期如此,這得有多恐怖啊!
據歷史記載,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發生在2.4億年前。那時長年下雨,對地球上的生物進行了一次大洗牌。
那么,如果地球長期這樣下雨,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呢?
1、光照不足,植物大面積死亡,農作物腐爛,人類將會面臨糧食危機。
2、長年光照不足,會引發人們的情緒低落,甚至出現崩潰。
3、長期下雨,電力系統會出現問題,最終導致無法使用。
4、洪水會沖毀大壩,破壞道路鐵路,地下排水系統也將徹底癱瘓。
5、大片城區將被淹沒,大家只能搬到海拔比較高的地方居住,比如一些山脈。
6、長期下雨,氣候潮濕,加劇人類的風濕疼痛,更有可怕的傳染病瘧疾,會大規模地流行,人類數量將會斷崖式下降。
長年下雨,最終會使各大城市慢慢地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一些山區則會形成泥石流,村莊被催毀。最后,整個地球會變成一片汪洋大海。
這樣的歷史記載,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不太可能發生。
但是誰又敢說,它最初不也是在大家的不經意間,才慢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呢?
據了解,我們的地球,在1972年,還是一個清澈的藍色星球,而時至2021年,已經變成了一個灰色污濁的家園,實在令人震驚。
不難想象,如果我們還是以各種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方式,來發展經濟,來獲得我們所想要的便利,來滿足我們人類自己的欲望,最終我們居住的地球會變成什么樣?我們的下一代又將如何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呢?
我們對大自然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總想著那一刻離我們很遙遠,我們只關注當下自己的快樂就可以。
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會先到,又有誰能預測呢?些也正如我們常說的,欠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我們常常在現實和所謂的夢想之間,以錯誤的方式來解決一個錯誤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愈演愈烈。
生態環境的好壞,地球的明天,也是我們人類的未來。如果我們仍不加以節制,破壞地球,那樣的事件是否會再次上演呢?
綠色出行、少用一次性快餐、不浪費糧食、節約能源……這些日常措施我們倡導了很多年,但事實上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頻繁意外的發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